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论毒素与仔猪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养殖过程当中的仔猪腹泻是困扰养殖户及兽医工作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养殖场每年都会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因腹泻造成的死亡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段时间,由该病引起的死亡率占11.5%~29.5%。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较多,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及营养不良性等多方面,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病率为56.2%、死亡率高达24.7%。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大肠杆菌的一种,其致病性并不是由于细菌本身对宿主细胞的侵害所引起的,而是由于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毒素。肠毒素大肠杆菌致病因子包括:粘附素、肠毒素、水肿病毒素等,现将上述致病因子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2.
利用自配羔羊饲料,在放牧条件下,对短期育肥贵州半细毛羊羔羊的增质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48 d内,试验2、3和4组平均总增质量为1.7、2.4和1.6 kg,对照组平均总增质量0.6 kg,试验3组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多盈利1 620元。  相似文献   
33.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高寒草甸关键物种,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样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高寒草甸植被盖度、高度、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土壤含水量和紧实度(P<0.05),而显著增加了多样性指数、表层土壤容重(P<0.05);2)随干扰强度增加,植被盖度、高度和土壤紧实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为375~735个/hm2时达到最高;3)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禾本科和豆科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和重要值,而显著增加了杂类草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和重要值(P<0.05),不同干扰强度下,各植被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变化明显,其中,豆科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功能群多样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所述,高原鼠兔的干扰显著改变了川西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土壤物理性状,适度的高原鼠兔干扰不仅增加了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还改善了土壤条件,而高强度的鼠兔干扰降低了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34.
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起到维持、调节代谢的作用,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前者包括B族维生素和VC,后者包括VA、VD、VE、VK等。水溶性维生素可从水溶性的饲料  相似文献   
35.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设置6个可控放牧强度样地,进行连续4年的植物功能群变化研究。应用多重比较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放牧干扰对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3大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1)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群落总多度和各功能群多度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2)不同放牧强度区,莎草科多度均随放牧年份基本保持不变。低强度放牧区,禾本科和杂类草多度显著增加;高强度放牧区,禾本科和杂类草多度显著降低;(3)不同放牧强度区禾本科相对多度比例随放牧年份降低,而杂类草相对多度比例增加。综述所得,高寒草甸莎草科对放牧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且禾本科与杂类草对放牧干扰的差异化响应导致了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群落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6.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炉霍县饲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摸底分析,梳理了饲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宜当地的牧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7.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发生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长有丘疹和痘疹。近年来,由于山羊流通,交易频繁,引起了山羊痘的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发展。2013年11月,山羊痘在纳雍县某养殖场首次发生.经过及时采取扑灭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38.
笔者对甘草、淡竹叶、穿心莲、板蓝根、蒲公英这5种常用抗病毒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最新研究进行了介绍。首先简要介绍其功效和应用范围。然后,针对每种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着重介绍1种~2种所含的有效成分,包括该成分的理化性质、功效和应用等信息。同时,对重要的活性成分还介绍其提取分离方法,以便中兽医研究工作者进行查找及借鉴。  相似文献   
39.
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为研究对象,在5个不同放牧强度区,连续3年监测高原鼢鼠种群相对密度变化,并调查反映其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植被盖度、高度、频度、生物量,地下根系生物量、根系碳水化合物,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土壤水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因素,结果得出: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植被均匀度、地上生物量、放牧强度、土壤容重、地下生物量、根系碳水化合物为影响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土壤环境因素(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对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影响比食物资源(地下生物量、根系碳水化合物)的影响重要。  相似文献   
40.
枯草期选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180只,后备母羊38只,羔羊40只,进行为期171 d的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暖棚舍饲)平均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增加5.1、9.8和6.9 kg,增幅为:11.72%、30.81%和32.86%;对照组(放牧)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7.3、5.0和1.0 kg;试验末,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毛长度试验组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羊毛每只分别平均增长3.9、3.8和2.7 cm,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比对照组提高10.4%和16.0%,羔羊比对照组降低11.2%,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各年龄段产羊毛量分别达5.24、4.56和3.79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0.24%、73.38%和49.8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纯收入分别为成年母羊5.35元/只,后备母羊45.65元/只,羔羊59.57元/只,对照组由于掉膘损失严重,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分别损失28.32和13.05元/只,羔羊收益29.3元/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