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Neuritin(Nrn1)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成员,能够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的生长,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Neuritin基因在整体动物水平的系统生物学功能,通过PCR扩增Neuritin基因片段,将该片段用In-fusion无缝克隆技术连接至用限制性内切酶Asc1酶切后线性化的CTVIRES-EGFP质粒,转化至Stellar感受态细胞后,对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子进行大量提取质粒,酶切使之线性化后将其电转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细胞,经G418筛选,挑取抗性克隆,用PCR方法鉴定出同源重组的ES细胞DNA。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CTV-Nrn1-IRES-EGFP基因打靶载体载体并筛选出阳性同源重组胚胎干细胞,为制备Neuritin条件性基因打靶小鼠模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蕨类太白七药的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野外实地采集,走访调查,标本鉴定,对太白山蕨类七药植物种类,药用部位,性味,植物形态,分布,生长环境,功效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蕨类太白七药共6科6属9种,占太白山蕨类科、属、种的约28.6%,15.4%,8.2%;性多苦寒,功效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为主;多生长在林下、山谷或溪边。结论:蕨类太白七药植物资源丰富,民间用药历史悠久,采集方便,但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够,可以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加大对蕨类太白七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3种赤霉素GA4、GA4+7和GA3对蓝莓生理活性影响的差异,为赤霉素的应用提供依据,用3种赤霉素分别对蓝莓进行喷雾处理,观察蓝莓成熟时间,测定蓝莓果实水分、pH、维生素C(VC)、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等理化指标,并对其口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赤霉素可以促进蓝莓提前成熟,喷施25、50和100mg·L-1GA4,蓝莓成熟果数均多于对照。3种赤霉素处理对蓝莓的果实水分、pH、VC、花青苷等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50mg·L-1GA4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9.44%。25、50和100mg·L-1GA4均能显著提升蓝莓的口感,25mg·L-1GA3、50mg·L-1GA4+7对蓝莓口感提升也有一定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蓝莓提前成熟,提高蓝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蓝莓口感,其中GA4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病毒(CDV)93039与CDV MD-77株感染Vero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镜技术对犬瘟热病毒(CDV)93039株和CDV MD-77株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和所致病变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株病毒的形态发生过程与文献报道相符。CDV93039株与CDVMD-77株相比,少见长丝状核衣壳聚集及曲型的胞膜上出芽病毒粒子,涵体以电子致密小体为主,与文献报道的CDVond株较为相似 ;CDV MD-77株可见成堆存在的核衣壳结构,胞膜上出芽增殖明显可见,早期包涵  相似文献   
16.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进行分析;原核表达并纯化多表位重组蛋白(multi-epitope protein, MEP),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纯化效果;搭建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表位肽为亲水性蛋白非过敏原,具有一定抗原性,抗原表位均呈现在蛋白表面,能与MHC分子H-2-Dd稳定结合;可在BL21(DE3)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中稳定表达,并能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构建的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包封为54.42%,纳米颗粒饱满,大小均一。成功设计并构建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为弓形虫新型纳米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场常见的10种蔬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检测了16种酚酸和11种甾醇的存在形式及含量,用SPSS22.0对检测值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中总酚酸含量最高为426.03μg/g,黄瓜与尖椒中总甾醇含量较高,分别为106.67和103.71 mg/100 g,南瓜中酚酸和甾醇含量最低,分别为31.97μg/g与9.15 mg/100 g。蔬菜中酚酸的存在形式主要以酯型为主,甾醇则以结合态的形式为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酚酸和甾醇的含量分布差异与蔬菜种属有显著关联性。本研究为居民膳食营养均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个杂交朱顶红品种不定芽诱导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品种的杂交朱顶红(Hippeastmn vittatum)鳞茎切块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最适于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 4.0mg/L BA 2.0mg/L NAA 2.0g/L活性炭,其诱导频率达83.3%;有活性炭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没有活性炭的处理,1/2MS培养基的诱导频率略高于MS培养基;就品种而言,品种“奇妙的丁香”诱导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对干燥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环境适宜时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并继续感染宿主.为初步探讨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抗干燥的分子机制,试验对该期幼虫施以不同干燥条件的处理,筛选出虫体存活率达到90%的干燥条件.在筛选到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为50%,时间为60 h)处理虫体,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干燥环境下培养的虫体和正常虫体的mRNA表达差异.经验证获得了48个差异表达的EST序列,其中25个(52.08%)序列与现有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数据库有高度同源性;15个(31.25%)序列与已知线虫的cDNA序列或基因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9个(18.75%)序列与其他线虫已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差异表达序列AF-U01C与多种线虫的蛋白酶体β亚基家族成员同源性达90%,差异表达序列AG-U01A与多种线虫的β酮脂酰CoA硫解酶(3-ketoacyl-CoA thiolase)同源性达65%.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寄生性线虫抗干燥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第5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和气溶胶单因子历史试验降水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分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AOD的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影响。1860—2000年,中国区域的AOD整体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01),AOD的增加趋势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1945年以后AOD的增加趋势〔0.380 7·(100a)-1〕显著大于1945年以前的趋势〔0.029 0·(100a)-1〕。在气溶胶单因子驱动试验中,中国有89.1%区域的降水呈显著减少的趋势(P<0.001),其中东南部、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降水减少最明显的区域,西北地区降水减少趋势较弱,并在1962年以后降水的减少趋势〔118.04 mm·(100a)-1〕显著大于1962年以前的趋势〔26.67 mm·(100a)-1〕。气溶胶主要通过抑制弱降水显著降低了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与降水强度,降低速率分别为3.160 d·(100a)-1、0.162 4 mm·d-1·(100a)-1。研究工业革命以来气溶胶对降水的气候效应,为更好的应对区域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