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0篇
  121篇
综合类   422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带状套作复光后不同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套作下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的干物质积累特征,本研究共采用14个高、中、低产量水平的大豆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大豆产量类型品种与玉米套作,复光后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积累量为32.99 g·plant?1,较中、低产类型分别高26.82%和91.51%(两年均值)。2)不同产量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复光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呈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低产类型,高产类型大豆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在复光后41~42 d,中低产类型则在复光后33~37 d;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渐增期天数、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中、低产类型。3)产量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时间、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渐增期的持续时间及干物质增量、快增期平均积累速率及干物质增量、缓增期平均积累速率及干物质增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套作下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表现在复光后渐增期,而复光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  相似文献   
152.
添加紫云英后2种水稻土的DOC动态特征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2种典型中低产田(红泥砂田和灰黄泥砂田)为研究对象,在15和25℃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淹水培养试验,研究添加等量紫云英后二者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动态变化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温度培养下添加紫云英均显著提高红泥砂田和灰黄泥砂田的DOC含量,2种温度下灰黄泥砂田的DOC含量分别比红泥砂田高29.38%~694.98%和45.40%~471.22%,且二者均呈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25℃条件下土壤DOC峰值(10 d)较15℃条件下(20d)提前了10 d.可见,中低产水稻土添加紫云英后DOC含量均显著提高,不同肥力水平和培养温度下土壤DOC动态变化规律相似,但其动态特征差异较明显,肥力相对较高的灰黄泥砂田有利于DOC的形成,培养温度升高则加速DOC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3.
为延长梭子蟹的保存期,以即死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以冷藏及冰藏为对照,研究冰温(272K)贮藏对梭子蟹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梭子蟹的理化指标变化和零级化学动力学模型与Arrhenius方程,建立梭子蟹货架期预测模型,对其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冰温保鲜可有效缓解梭子蟹品质劣变,在贮藏过程中,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VC)及K值的变化速率均较冷藏、冰藏缓慢,货架期延长了1~2 d;建立的梭子蟹货架期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10%,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梭子蟹在特定条件下的剩余货架期。本研究结果为冰温技术在梭子蟹保鲜中的应用及梭子蟹剩余货架期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杨文 《上海农业科技》2010,(4):12-12,24
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农民在失地后由于自身浓厚的小农习气、对市民意识的陌生,以及非农就业能力的缺乏,造成就业机会少、就业水平低,进而生活面临困难,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政府和失地农民共同努力,尤其是失地农民要通过教育培训,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非农技能。  相似文献   
155.
四川水稻丰产科技工程主推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四川水稻生产突出问题,通过品种优化和综合技术配套集成,分区构建了"四川盆地麦(油)茬杂交中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盆地丘陵杂交中稻抗逆稳产栽培技术模式"、"两熟制稻田水稻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三大主推技术模式,在项目区应用效果显著。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产量11 733.6 kg/hm2,连续3年超过11 550 kg/hm2的目标产量,并创造了12 802.65 kg/hm2的成都平原高产纪录。2004~2008年,项目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累计新增稻谷223 840万kg,新增产值35.61亿元,节支13.83亿元,新增效益49.44亿元。  相似文献   
156.
为探讨小麦/玉米/大豆多熟套作体系下小麦根系分泌物的分泌特性及其对根系生长环境和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2006-2008年连续两个生长季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大豆、小麦-甘薯、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4种种植模式下小麦根系分泌物的数量与种类、小麦根系生长、土壤水分、土壤氮含量及植株吸氮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与小麦-大豆和小麦-甘薯两种净作模式及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相比,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降低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小麦生长区的土壤湿度、pH值及NO3--N和NH4+-N的含量,提高了小麦植株地上部总吸氮量、根系活力、根干重及土壤总氮含量,并且,开花期小麦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表现为套作>净作,大豆茬口>甘薯茬口,边行>中行,其中以小麦边行处理的分泌量最高。拔节期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净作处理以乙酸含量较高,占总量的47.8%~51.6%,套作处理以柠檬酸含量较高,占总量的31.7%~55.1%;开花期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净作和套作处理均以乙酸含量较高,占总量的33.3%~78.3%。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对小麦根系分泌有机酸和可溶性糖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提高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7.
天然保鲜剂对韭薹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本课题组自制的天然保鲜剂在韭薹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0 mL/L天然保鲜剂处理可显著抑制韭薹储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花苞开放率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肉桂酸脱氢酶(CAD)活性,抑制纤维素和木质素积累,从而延缓韭薹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达到保鲜目的,显示出天然保鲜剂在韭薹采后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8.
作物DNA指纹库构建后,如何有效应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设定品种间某(些)分子标记位点遗传距离大于零者为某(些)分子标记可鉴别的品种,分析DNA分子标记鉴别品种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设定品种间某(些)分子标记位点最小遗传距离大者为优,筛选出鉴定参试品种所需的最少标记数.然后利用聚美分析,从20个SSR标记构建的48个玉米杂交种的指纹库中,可以筛选出鉴别能力最强的标记和鉴据别效果最优的标记组合.结果表明,该方法直观、易行、快速、高效,可为指纹图谱库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为了优化蟹肉酶解肽的锌螯合工艺,以细点圆趾蟹肉为原料,制得蟹肉酶解物,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物与硫酸锌的质量比、pH、反应时间、酶解物浓度、反应温度对锌修饰蟹肉酶解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蟹肉酶解肽的锌修饰工艺。结果表明,在酶解物与硫酸锌的质量比2∶1、pH值6.5、时间60 min、酶解物浓度5%、温度55℃条件下,酶解肽-锌的螯合率为91.52%,螯合物得率为25.83%,该工艺条件下酶解肽与锌的螯合率和螯合物得率均较高。本研究结果为新型生物态锌的研制、细点圆趾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