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响应面法优化产琥珀酸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昆  詹晓北  陈蕴  张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11-6614
[目的]提高琥珀酸产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显著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琥珀酸放线杆菌JNUBE0709的发酵培养基,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优化的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碳源麦芽糖的浓度为50 g/L,氮源酵母膏的浓度为25 g/L,酸碱中和剂MgCO3的浓度为40 g/L。响应面法优化得麦芽糖、酵母膏、MgCO3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1.1、24.5、40.4g/L,此条件下琥珀酸的产量达33.45 g/L,比优化前提高了14.28 g/L,与模型预测值33.68 g/L基本吻合。麦芽糖与酵母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MgCO3与麦芽糖、酵母膏的交互作用均显著(P<0.05)。[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培养基后的琥珀酸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74.49%。  相似文献   
42.
[目的]揭示驱动盘龙江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的影响因子,以及影响因子各属性值对不透水表面扩张的影响程度,并在分析驱动机制的基础上,模拟预测盘龙江流域的扩张趋势,为流域生态建设合理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来描述和融合多种空间数据,在已有的不透水表面(impervious surfaces,IS)信息与多种空间数据的量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分配基本概率函数(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经过定义多种空间数据的BPA函数,然后采用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融合多个BPA函数以获取研究区域IS的信任函数、不信任函数、不确定函数、似真函数。[结果]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水系距离,人口密度,GDP,IS邻域单元数,坡度,高程驱动因子对盘龙江流域不透水表面的扩张影响比较大,而坡向对不透水表面扩张的影响程度变化不明显。不透水表面扩张模拟的精度达到78.04%。[结论]采用D—S证据理论方法来描述空间数据和融合多种空间数据具有比传统逻辑回归模型更好的分析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43.
磷素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方法,以ROC22、云蔗 06–407、云蔗 05–211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磷浓度分别为0.2、1 000 μmol/L,分别记为P1 、P2)对3个甘蔗品种(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 06–407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比P2处理分别增加了19.50%、31.63%、11.11%、42.25%、14.21%、39.99%和36.31%,ROC22、云蔗 05–211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均低于P2处理;在P2处理下,ROC22 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在P1和P2处理下,云蔗 06–407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1 处理下,云蔗 06–407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P2 处理下,ROC22、云蔗 05–211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44.
分别选用实生苗阶段不同丛有效茎水平品系120份和28个杂交组合不同成苗数实生苗840份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实生苗无性繁殖后出苗率、有效茎、丛有效茎和芽成茎数4个芽成茎指标在品系间和水平间的差异及广义遗传力,以及实生苗成苗数、成茎数和成茎率的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无性繁殖后出苗率和有效茎数、丛有效茎数、芽成茎数的品系间和水平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8、0.65、0.84和0.84;实生苗阶段丛有效茎数≥5的品系芽成茎指标总体显著高于4条及以下的品系,且主要为强丛生性品系,占61.29%以上;实生苗成苗数和丛有效茎数组合间的差异极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7和0.76,成苗数和丛有效茎数的遗传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成苗水平实生苗丛有效茎间的差异极显著,丛有效茎数随成苗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成苗数≥7的实生苗仅占30.24%,丛有效茎数≥5的实生苗仅占13.81%。  相似文献   
45.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曲靖市烤烟种植区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率的Sentinel-2A数据,提出了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多特征的烤烟遥感提取方法.然后将支持向量机和分类回归树算法与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了对比试验,3种分类器与光谱+地形+纹理+缨帽特征组合的平均验证精度分别为63%、88%和94%,随机森林分类器结合光谱+地形+纹理+缨帽特征组合的分类精度最佳,制图精度达到90%,用户精度为98%,总体精度为96%,Kappa系数为0.94.结果显示,研究区烤烟的最佳分类时相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光谱+地形+纹理+缨帽特征的方法能够精确地对研究区烤烟种植区进行遥感提取,为云南高原山区农作物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6.
云蔗02-58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系.多年多次试验,该品系10月份平均蔗糖分可达13.99%,全期(11 ~3月)平均蔗糖分达17.26%,最高蔗糖分可达20.97%,早熟、高糖种性十分突出.该品系兼具有效茎多、宿根性强,高抗黑穗病和脱叶性好等优良性状.可在蔗区热量充足、水肥条件好的蔗地作为特早熟高糖品种推广应用,同时可作为特早熟、特高糖基因源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47.
利用酵母双杂交法检测甘蓝SCR与SRK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深入研究甘蓝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以具有典型自交不亲和性的甘蓝D3为材料,利用巢式PCR分别扩增SRK胞外域(eSRK)和SCR,通过酵母双杂交检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SRK与GAL4报告基因DNA活化域融合(pGADT7eSRK)以及SCR与GAL4报告基因DNA结合域融合(pGBKT7SCR)。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酵母Y187和Y2HGold后未出现自激活现象。融合的二倍体酵母(pGADT7eSRK× pGBKT7SCR)能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SD/–Ade/–His/–Leu/–Trp/X-a-Gal/AbA)上生长,并且菌落呈蓝色。结果表明, eSRK与SCR蛋白能够相互结合, 为深入研究二者作用位点成功建立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8.
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臂重复蛋白(ARC1)是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的两种重要的信号元件,SRK-ARC1之间的互作决定着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进程。本研究利用PCR技术获得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 var.capitata)SRK激酶结构域(SRKJ)的编码区以及羽衣甘蓝(B.oleracea var.acephala)ARC1基因不同片段长度的基因组DNA与编码区,分别构建以pGBKT7为载体的长度依次递减的ARC1a、ARC1b、ARC1c和ARC1d的重组诱饵质粒和以pGADT7为载体的SRKJ的重组猎物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株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结果显示:羽衣甘蓝ARC1存在5个连续的臂重复区,与结球甘蓝ARC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98%;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在酵母细胞中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产生;3个实验组Y2HGold[pGBKT7-ARC1a]×Y187[pGADT7-SRKJ]、Y2HGold[pGBKT7-ARC1c]×Y187[pGADT7-SRKJ]和Y2HGold[pGBKT7-ARC1d]×Y187[pGADT7-SRKJ]同时激活了4种报告基因AUR1-C...  相似文献   
49.
氟苯尼考新制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氟苯尼考由于具有抗茵谱广,吸收快,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无潜在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也无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等缺点,而享有“最新一代兽药明星”的美誉,在兽医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进步,氟苯尼考的多种新制剂也相继被报道,文章综述了分别采...  相似文献   
50.
采用DTOPSIS法对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试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是云蔗03-258、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3-68、赣蔗95-108和云蔗02-2332,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云瑞03-902综合性状较差,不宜在开远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