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1篇
  4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草被覆盖度对坡面流水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减沙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坡面生物措施减蚀作用,利用试验土槽和放水冲刷方法,探讨不同流量、覆盖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力学参数的特征,以及草被拦沙效应。结果表明,有草被覆盖的坡面薄层流的流态基本上呈过渡流和紊流;坡面流的弗劳德数与雷诺数分别为0.27~2.04和326~1538,阻力系数为8.30~16.29,且随着流量的增加,草被覆盖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减弱;与裸坡相比,30%和70%覆盖度坡面水流平均流速降低25%和47%,草被具有显著的减沙效应,但随着流量的加大,草被对坡面流的阻滞作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2.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明晰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输移特征是研究黄河泥沙淤积问题的关键。采用水力、风力、冻融复合侵蚀实体模拟技术,研究在35°坡度和110 mm/h雨强条件下单一水蚀、冻融+水蚀、冻融+风蚀+水蚀3组不同侵蚀动力复合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砒砂岩坡面在单一水蚀作用下以整体侵蚀为主,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稳定;冻融+水蚀作用下粗颗粒产出明显,冻融作用对粗颗粒的影响凸显;冻融+风蚀+水蚀作用下坡面稳定性最差,侵蚀泥沙颗粒变化最剧烈。复合侵蚀作用下坡面侵蚀过程以搬运粒径较大的泥沙颗粒为主;各粒级侵蚀泥沙颗粒随侵蚀动力的增加起伏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通过对营建于赣北地区的火炬松引种家系子代测定林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引种家系总体保存情况完好,平均保存率达到了91.11%;火炬松引种家系生长良好,平均树高3.9 m、平均胸径6.6 cm、平均材积0.0072 m3;火炬松引种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通过ASReml软件估算的火炬松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151±0.1150和0.5054±0.2290,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820±0.1284和0.4373±0.2124,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189±0.1136和0.4919±0.2224。据BLUP估计的参试火炬松家系性状育种值进行估计和排名,确定12号和13号家系为最优家系,平均树高遗传增益为7.72%,平均胸径遗传增益为10.43%,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6.49%。  相似文献   
24.
含有NHL结构域的基因在人类、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植物中关于该类基因的研究还未曾有过报道。为了探究该类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南林895"杨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PeNHLd基因,并通过RT-PCR对预测的ORF框进行了验证。杨树PeNHLd基因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其c DNA全长为1 971 bp,包括1个1 449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482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3.9 kD,理论等电点7.24;该蛋白含有3个跨膜螺旋和2个保守的NHL结构域。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e NHLd基因在干旱、高盐、激素、病原菌侵染等胁迫下有着明显的动态表达模式,对这些胁迫做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响应;同时该基因在杨树根、茎、叶等不同组织器官中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有着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为探究PeNHLd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轴流泵多目标优化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整体提高轴流泵的水力优化设计水平,找出影响轴流泵性能的主要几何参数,运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扬程、效率、轴功率和压力脉动作为试验评判指标,将综合频率分析法应用到轴流泵多目标优化设计中。基于L_9(3~4)正交表得到了9组方案,研究叶片数、翼型、轮毂比和叶片与导叶间距离对轴流泵的扬程、效率、轴功率和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综合频率分析法确定了一组最佳试验方案。结果表明:该最佳试验方案在设计流量下,水流在叶轮及导叶段中的流态较好,水流流线顺畅,分布相对均匀;轴流泵模型在流量和扬程满足改型要求的同时,效率提高了5.7%;轴功率下降了1.21%;压力脉动系数降低了11%,验证了综合频率分析法在多目标正交优化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泰州市三大农区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年土壤监测数据分析表明,里下河农区与沿江圩区土壤基础地力较高,产出能力(常规管理条件下的产量)也较强;高沙土农区基础地力较为瘠薄,产出能力较弱;不同农区与不同年度间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对投肥水平与耕地养分含量的关系分析认为,提高施肥水平是增强土壤地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以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为例,基于开源WebGIS软件GeoServer建立橡胶树施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橡胶园基础信息查询、橡胶树营养和胶园土壤养分空间查询以及橡胶树施肥配方自动判断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28.
云南山地橡胶树的养分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临沧植胶区的 16 个橡胶种植农场开割橡胶树,进行系统规模化的普查, 并评价其营养类型,以全面了解云南山地橡胶树的养分特征,为制定云南山地胶园专用的肥料大配方提供依据。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植胶区橡胶树营养状况不尽相同,同一植胶区不同农场橡胶树营养状况亦有差异。云南植胶区橡胶树 叶片氮含量 24.62~47.46 g/kg,平均 34.69 g/kg;磷含量 1.57~4.92 g/kg,平均 2.45 g/kg;钾含量 5.67~26.91 g/kg,平均 13.57 g/kg;钙含量 4.03~28.55 g/kg,平均 11.05 g/kg;镁含量 1.41~6.98 g/kg,平均 3.63 g/kg。橡胶树叶片养分含量变 异系数为钙>镁>钾>磷>氮,依次为 26.14%、23.43%、19.04%、13.76%、9.04%。正常型、缺镁型、缺氮磷型、缺钾型 4 种营养类型的橡胶树占总普查橡胶树的 86.11%,为云南橡胶树的主要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29.
选择适时种植的当年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产区,根据不同生长期,于块茎收获期(霜降)前第0、14、28、42、56和70天,分6个时间点取样。每次取样根据大田地形和土质,选择5个不同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 m2,收获地上和地下部分。测定植株地上(下1/3,中1/3和上1/3)和块茎(地下)产量,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及生物总能。结果表明,菊芋生长后期,新鲜、风干和绝干物质产量的地上不同部位、地上、地下部分、全株以及地上/地下的比例,都随着生长期发生极显著的变化(P0.01)。整个地上生物粗蛋白产量霜降前两周最高,地下部分霜降最高,全株分析霜降前两周最高(P0.01)。整个地上生物总能产量霜降前两周最高,地下部分霜降最高,全株分析霜降前两周最高(P0.05)。菊芋生物蛋白产量为3 206 kg·hm-2,比玉米+小麦总生物蛋白质产量(3 146 kg·hm-2)高2%。菊芋生物总能为8.33×105MJ·hm-2,比玉米+小麦总生物总能产量(6.06×105MJ·hm-2)高37%。从饲料产量来看,菊芋块茎收获前两周,生物产量最大,是用作饲料用途的适时收获期。菊芋种植生物产量优于玉米和小麦总生物产量。种植菊芋是解决生物能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0.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果汁中痕量砷的方法。试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微波消解样品,用体积分数为3%的盐酸作载流,质量浓度为10g/L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测定样品中的砷。对负高压、灯电流、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等进行考察并优化。结果显示:砷标准溶液在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值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标准物质测定值和标准值相吻合,加标回收率在90.9%~107.1%。该法具有低检出限、高精密度和良好的重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