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 近年来,南方有的乳牛场常发生犊牛腕关节机械性破损,往往因此而导致浆液性关节滑膜炎,严重者感染、化脓,甚至死亡。患畜关节滑液(SP)及血清(S)成分的检测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1~3月龄健康及关节炎黑白花乳牛患畜腕关节滑液及血清总蛋白(TP)及蛋白各组分,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某养鸭场送检的7~17日龄疑似鸭瘟的病、死雏鸭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送检鸭和试验鸭皆表现出典型的鸭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经组织病原分离及病毒中和试验、PCR试验、免疫保护试验,鉴定得出所分离的病原为鸭瘟病毒。临床采用鸭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获得了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根据动物年龄、生活状态和免疫情况等因素进行病原流行分析,并根据病毒基因片段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FPV、FAstV和FECoV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34/349)、23.2%(81/349)和19.5%(68/349)。在混合感染方面,以FPV/FAstV(9.5%,33/349)、FAstV/FECoV(4.6%,16/349)和FPV/FECoV(4.3%,15/349)双重感染为主。基于部分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间FPV VP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发病猫毒株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T240136)和加拿大毒株(GenBank登录号:MF069445)遗传关系较近;另一支与中国的CPV毒株(GenBank登录号:KY937664)关系较近。样本间FAstV ORF1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0.9%~99.7%,发病猫的毒株的两个分支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F374704)和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M017743)关系较近;另一分支与中国香港毒株(GenBank登录号:KF499111)关系紧密。样本间FECoV的N基因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9.3%~100%,与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FJ938059)、意大利毒株(GenBank登录号:GU017092/GU017107)和中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T852997)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区猫携带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猫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且病毒基因序列存在明显变异,增加了病原流行及带毒猫发病的风险,需积极地进行临床防控。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小动物外科感染的病原分布及感染情况,从成都部分动物医院18例小动物(犬、猫)外科感染病例中,无菌采集病灶浓汁、伤口分泌物等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及细菌的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鉴定,得到13种共39株细菌。通过真菌的ITS区序列扩增测序,得到3种共11株真菌。39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56.4%),常见病原为葡萄球菌属细菌(13株)、粪肠球菌(5株)、屎肠球菌(3株)等;革兰阴性菌17株(占43.59%),常见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大肠埃希菌(3株)和阴沟肠杆菌(3株)等。结果表明,革兰阳性菌是小动物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要病原,且伪中间葡萄球菌是优势病原。18例病例中,混合感染为16例,占比高达88.89%,其中以三重感染率最高,占50.00%,其次为二重感染,比例为22.22%。证实成都地区小动物外科感染类型以混合感染为主,在6个病例的样本检测到真菌,占33.33%,与细菌或多种真菌形成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5.
为建立检测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DHAV-C)血清抗体的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DHAV-C作为包被抗原,抗DHAV-C单克隆抗体(MAb)5E3-9与待检血清竞争结合抗原,采用方阵法确定包被抗原、MAb及待检血清的最佳工作浓度,经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DHAV-C抗体的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仅对DHAV-C血清检测为阳性,与DHAV-A、鸭圆环病毒、鸭乙型肝炎病毒等相关病原的鸭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标准阳性血清1:128倍稀释时,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比中和试验灵敏性更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64%~5.21%和6.02%~8.68%,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中和试验比较,阳性符合率为100%(15/15),阴性符合率为77.8%(14/18)。本研究基于纯化的DHAV-C及其特异性MAb建立的MAb竞争ELIS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DHAV-C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46.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 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考GenBank中发表的BVDV毒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引物,利用套式RT-PCR方法首次成功克隆牦牛体内分离鉴定出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 1基因,并扩增出预期的585 bp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 Vector,经质粒PCR鉴定及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克隆得到的E 1基因与Osloss株同源性最高,但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3.3%,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2.6%,表明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存在较大的基因突变。这可能是该病毒为适应牦牛这种特有生物体和牦牛所生活的高原生态环境的结果,或该病毒也可能具有独立的遗传衍化来源。  相似文献   
47.
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引起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造成疫苗的免疫失败,对鸡的养殖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很多,包括病毒性的、化学性的、应激性的、营养性的等,其中病毒性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作者对几种常见的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的病原学特征、病毒检测及疾病防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这些疾病的研究及防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旨在明确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炎症因子在犬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RT-qPCR方法检测45例犬乳腺肿瘤组织(15例良性肿瘤和30例恶性肿瘤)以及16例肿瘤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LRP3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成都地区宠物犬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和犬呼吸道冠状病毒(can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CRCo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应用RT-PCR对采自成都地区8家动物医院共计420份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宠物犬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从420份样本中,检出213份CDV阳性,检出率为50.71%;检出247份CRCoV阳性,检出率为58.81%;CDV和CRCoV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41.19%。表明成都地区宠物犬感染CDV和CRCoV较为严重,且二者混合感染率较高。宠物犬CDV和CRCoV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品种、季节和免疫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1~3月龄幼犬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4.40%和79.20%;纯种犬的检出率较其他犬种高,分别为59.37%和62.22%;春季CDV的检出率较高,为56.19%,而冬季CRCoV的检出率较高,为67.59%;未免疫犬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4.42%和63.46%。该研究丰富了成都地区宠物犬CDV和CRCo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宠物犬CDV和CRCoV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50.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LCauleryi)又称白冠病。是鸡的一种血液原虫病。1993年来我院禽病研究所就诊的病例中发现此病,近3年该病流行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四川省乐至、、绵阳、金堂、新津、双流、都江堰、蒲江、温江、大邑、简阳等地区均已发现此病。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