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燕麦叶斑病是燕麦Avena sativa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由燕麦德氏霉菌Drechslera avenae (Eidam)Shoemaker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多发于燕麦的灌浆期,严重影响燕麦的正常生产。为有效控制该病害,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及水解酶活性测定试验,从燕麦生境中分离获得一株生防菌株Qh-618,对多种病原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达60%以上,对德氏霉菌D.avenae的孢子萌发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水解酶活性检测发现,Qh-618具有较强的蛋白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嗜铁素酶及吲哚乙酸产生活性;经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及gyrB基因测序鉴定其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us。进一步温室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Qh-618在对燕麦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65%以上;与此同时,Qh-618对燕麦的生长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生防菌Qh-618处理组燕麦的叶绿素含量、根长、苗长、根重、苗重等生物量增加方面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植株。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胞杆菌Qh-618对燕麦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58.57%,此外,燕麦的叶绿素含量、株高、生物量等均有显著的提高,燕麦产量也显著提升,增产11.2%。综上所述,枯草芽胞杆菌Qh-618是一株对燕麦叶斑病具有较高防治潜力的生防促生菌株。  相似文献   
12.
依据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涵盖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3个子系统的石化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石化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某石化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是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犬和其他食肉动物造成的多发性、致死性传染病,本文从分子水平上探讨CDV遗传进化特性、变异情况与流行规律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2002-2010年在中国地区分离的14株CDV野毒株、2006-2007年在全球各地分离的12株CDV野毒株以及从不同宿主分离的12株CDV野毒株和4株疫苗株,将其分为4组,将前3组野毒株分别与国内外正在使用的4株疫苗株的H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分析发现,CDV野毒株与疫苗株间H蛋白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2%~92.1%,其氨基酸相似性为89.1%~91.9%;H基因的584位的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是Asia-Ⅰ型CDV所特有的;H蛋白3555区域的非同义氨基酸替换概率较高.作者推测H蛋白抗原变异可能造成弱毒疫苗免疫效力降低,不能为某些CDV株的感染提供完全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利用林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林区多种经营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金秋时节,又是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利用秸秆资源的有利时机,也是储备草食家畜过冬饲草和青贮的大忙季节,在这里要提请广大养殖者要以科学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高度重视秸秆饲料的原料、运输、加工、贮存饲喂安全。  相似文献   
16.
燕麦田杂草危害日趋突出,严重威胁燕麦的高效生产,目前主要依赖于化学除草等防治手段.为筛选适宜燕麦生产上使用的安全、绿色、高效除草剂组分,选用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与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的单剂及组合,施用于燕麦田间,探讨其对燕麦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燕麦生理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除草剂及组合对燕麦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组合防效高于单剂,其中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与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组合防除效果高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组合.生长指标及产量统计结果表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组合对燕麦具有一定的药害.综合安全性及对燕麦产量的影响,筛选出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与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组合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此外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施用除草剂能够引起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导致POD活性及MDA含量增加,因此在除草剂施用过程中注意用量,以免引起药害,进而影响燕麦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虾稻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淤泥层较深、易陷机等问题,开展了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与轮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作业效率略低于轮式拖拉机,但碎土率提高4.9个百分点、耕深增加2.3 cm、机体下陷深度减少11.1 cm,作业后平整度优于轮式拖拉机,且履带自走式拖拉机未出现田间陷机现象,减少了耕整机具对田间土壤的碾压,保护了耕作层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风险因素对陕北白绒山羊布鲁氏菌病个体阳性率的影响,通过对陕北某9个市县的1138个白绒山羊养殖场、养殖户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所调查养殖场的34841份血液样本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种前不进行检疫与引种前进行检疫的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61%和1.89%,差异显著(P<0.05);外来人员可以随意入场以及外来人员不可以随意入场的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05%和1.63%,差异显著(P<0.05);同群饲养犬猫及不同群饲养犬猫的养殖场,布鲁氏菌病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1%和1.97%,差异显著(P<0.05);产羔地未进行消毒处理及产羔地进行消毒处理的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1%和1.85%,差异显著(P<0.05);饲养方式为完全放养、圈养兼放养、完全圈养的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09%、2.43%、1.54%,其中完全圈养与圈养兼放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结果表明,引种前是否进行检疫、外来人员是否可以随意入场、是否同群饲养犬猫、产羔地是否进行消毒处理以及饲养方式是影响陕北白绒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重要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早籼晚粳"(早稻"两优287",晚稻"鄂粳403")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组氮肥组合,包括早稻3组(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1/N2(6∶4∶0)、N3/N4(6∶3∶1)和N5/N6(5∶3∶2))、晚稻2组(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1/N3/N5(5∶3∶2)、N2/N4/N6(5∶2∶3)及不施氮肥处理(对照,CK,N0),考察双季的分蘖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LAI)和SPAD值、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早稻氮素施用后移显著提高成穗率,N5/N6的成穗率达到95.5%,晚稻以N3处理有效穗最高;早稻叶面积指数以N3/N4处理最高,较N1/N2提高42.6%,前者叶片衰老速度低于后者,晚稻LAI也以N3处理最高;早稻氮素施用后移后,N3/N4和N5/N6产量较N1/N2显著提高,增产分别达到17.3%、14.6%,晚稻N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周年产量以N3处理最高;N3处理的周年氮肥农学利用率(AE)比其他处理的平均值高43.3%,氮肥偏生产效率(PFP)高11.7%。研究表明早籼稻氮肥施用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6∶4∶0,晚粳稻以5∶3∶2的搭配组合对提高周年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及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农机所使用的柴油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农机作业成本相应提高。节约燃油不仅能提高农机作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提高农机的生产效率。燃油是机器的血液,燃油不净,机器生病。正确选择和使用燃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