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53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151篇
  40篇
综合类   506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2008年以来的土壤测试数据,对比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象山县耕地土壤的养分现状、土壤环境的变迁情况、土壤养分变化特性与基础地力的关系等,并就耕地质量的提高,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2.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20世纪80年代,拉萨七一农场、城关区、堆龙德庆县、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日喀则等地开始建造温室或大棚进行设施蔬菜生产,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人民对各种蔬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20世纪80年代,拉萨七一农场、城关区、堆龙德庆县、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日喀则等地开始建造温室或大棚进行设施蔬菜生产,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人民对各种蔬菜的需求,西藏蔬菜播种面积由1985年占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61%提高到201 1年的9.49%.由于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设施内的环境特点,加上连茬栽培,导致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根部病害发生严重,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2011年笔者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设施蔬菜主产地进行了根部病害种类调查.  相似文献   
94.
家畜子宫垂脱症多因孕畜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子宫过度扩张、产后发生强力努责,或非孕母畜长期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等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科疾病。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经调查分析研究,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昆虫1 456种,隶属23目192科。鳞翅目502种,占34.48%,鞘翅目436种,占29.95%,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分别占7.42%,7.35%,7.07%,5.84%。其余17目115种,占7.89%。有大量可开发利用天敌昆虫、观赏昆虫、药用昆虫和食用昆虫。保护区所在的竹山县,利用肚倍蚜培植的肚倍,年产1 200 t,产值近亿元。  相似文献   
96.
玉米耐旱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方法Ⅰ,分析不同耐旱性双亲组合类型对后代耐旱性的影响及其亲本间耐旱性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反交效应,同时对耐旱性主要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耐旱性的GCA效应存在显著差异,SCA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反交(R)效应的差异不显著,6个亲本之间的耐旱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郑58耐旱性最强,PH4CV最差.用郑58、吉853、新自8717作耐旱亲本改良对后代耐旱性提高具有增益优势.基因的加性效应对后代耐旱性的提高因亲本和组合而异.因此,耐旱性遗传基因的表达仅取决于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而与反交效应关系较小,玉米耐旱性的选择宜在高代进行.  相似文献   
97.
不同土壤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四环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探究不同土壤环境因素对于微塑料吸附抗生素的影响,选用三种常见的微塑料: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以四环素(TC)代表抗生素,通过批平衡试验来研究微塑料对TC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发现,3种微塑料对TC的等温吸附方程均可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其吸附能力为PEPSPA,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154、0.086、0.075 mg·g~(-1)。在中性条件下PE对TC的吸附量达到最大,pH对PA吸附TC影响较小,而PS在酸性条件下对TC的吸附量最大,且随着pH增加吸附量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Ca~(2+)和Mg~(2+)会影响微塑料对TC的吸附,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降低。富里酸的存在抑制了TC在PE上的吸附,但低浓度的富里酸(1 mg·L~(-1))会促进PA和PS吸附TC。结果表明,不同微塑料对TC的吸附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土壤环境因素明显影响了微塑料对TC的吸附行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热-流耦合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减小运行期土石坝热-流耦合模型参数校正过程的工作量,为土石坝热-流耦合模型参数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某水库土石坝为例,基于大坝热-流耦合模型,以坝体与坝基平均温度作为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指标,对大坝热-流耦合模型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渗透率和土体比热容对土石坝温度场影响较敏感,其极差值分别为0.124 5和0.086 2,其余参数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孔隙率(n)、饱和含水率(θs)、导热系数(λ)、残余含水率(θr)和土体密度(ρ),极差值分别为0.046 5,0.029 3,0.026 6,0.014 3和0.011 3,相对于渗透率和土体比热容,这5个参数对于温度场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结论】在对土石坝温度场进行校正时,应将模型中的渗透率和土体比热容作为重点参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竹荪个体大小、品质和产量的变化。[方法]于田间和毛竹林建立竹荪样地,测定不同出菇期竹荪鲜菇和干菇的个体大小、产量和养分含量,比较田间和林下栽培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毛竹林下栽培竹荪出菇时间晚于田间栽培,但有效采收时间增加100%,产量提高47.2%。林下栽培竹荪鲜菇粗脂肪、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田间栽培分别高39.8%、37.0%和72.9%,粗蛋白含量比田间栽培低20.4%;林下栽培竹荪干菇粗脂肪、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田间栽培分别高33.0%、2.9%和57.3%,粗蛋白含量比田间栽培低32.4%。[结论]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有利于竹荪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是提高竹林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针对土地使用项目的真实经济成本,考虑到土地项目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土地使用项目真实经济成本进行计量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方法为确定土地使用项目的真实经济成本,综合考虑土地使用项目在农业、工业、房地产业、环境4个方面影响生态服务系统的成本以及土地自身的成本,利用MATLAB、SPSS,运用因子分析对中国各地区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基于经济效益理论对土地使用项目真实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最后利用ARIMA模型对土地使用项目的未来真实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的土地使用项目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西藏自治区的土地使用项目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工业真实经济效益与农业、房地产业的真实经济效益正相关。北京市农业的真实经济效益在各个地区都是最大的,工业都是最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使用项目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会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污染的治理。结论因子分析中因子得分越高的地区真实经济成本越高,土地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越大,甚至有可能造成生态退化;工业、农业、房地产业土地使用项目的真实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经济效益与GDP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真实经济效益就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使用项目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会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方向取决于人们对污染的治理。未来应科学规划土地使用项目,并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