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了研究鹅α干扰素(goIFN-α)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并进行goIFN-α抗血清的制备,试验首先根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对goIFN-α基因进行优化,随后采用PCR方法扩增goIFN-α编码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将goIFN-α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oIFN-α,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通过切胶回收的方法回收目的条带,将碾碎的蛋白胶与PBS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15 d后回收血清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扩增出goIFN-α基因;与多种IFN-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goIFN-α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2.5%~98.1%;随后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oIFN-α,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重组蛋白goIFN-α的分子质量约为18 ku,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回收血清进行Western-blot检测,鼠抗goIFN-α血清制备成功。说明重组goIFN-α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大小符合预期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并成功制备出鼠抗goIFN-α血清。  相似文献   
22.
白细胞介素-2(IL-2)是免疫学研究的重细胞因子之一,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发挥重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就IL-2作为免疫佐剂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和提高动物抗感染性疾病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利用PCR技术扩增FBA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获得pET-30a-FBA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His-FBA蛋白,通过His-tag 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FBA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再利用PCR技术将FBA基因与表达载体pYA3681连接,构建了表达载体pYA5129,电转至延迟裂解性沙门菌χ11802后以制备的FBA多抗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试验,验证了其免疫原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阿拉伯糖对重组沙门菌生长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阿拉伯糖最佳添加浓度,为后续研究其作为肉鸡坏死性肠炎疫苗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整个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寄生在机体的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药物治疗会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等弊端。青蒿素作为一种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对多种原虫具有治疗作用,与化学药物相比更加安全、廉价甚至更高效。本文对青蒿素在原虫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应用于原虫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杂交株F2[F1(JL×HB)×SD]的总RNA中扩增了651 bp的SO7基因ORF。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中,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PCR及酶切鉴定确定阳性克隆pMD18-T-SO7,然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成功克隆SO7基因ORF。经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扩增出了完整的SO7开放阅读框架,含651个核苷酸,富含AGC重复序列,编码216个氨基酸。与国外株SO7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有1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9个为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9%。将获得的重组阳性克隆质粒pMD18-T-SO7与融合型表达载体pGEX-6p-1均以BamH I和EcoR I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与克隆鉴定。将阳性克隆pGEX-6p-SO7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43.8 Ku融合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E-tenella抗原性,从而为进一步研制E.tenella杂交株F2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为构建乳酸菌Nisin诱导表达载体,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在乳酸菌中的可控表达,本研究以产Nisin乳酸乳球菌染色体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双组份调控元件nisRK基因和诱导型启动子nisA基因,并克隆至乳酸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W425et中,以nisA基因替换原组成型启动子P32,构建乳酸菌Nisin诱导表达载体pW425N。为检测载体的诱导表达功能,以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W425N-gfp,以分离自仔猪肠道内嗜酸乳杆菌为受体菌,电转化法制备重组乳酸菌pW425N-gfp/L.acidophilus。结果表明,重组载体能够在Nisin诱导下表达目的荧光蛋白,并且最佳Nisin有效浓度为30 ng/mL,最佳诱导时间为3 h。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外源功能性蛋白在乳酸菌中的诱导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正>山羊的翻胃吐草症是常发生于老龄瘦弱牲畜的一种慢性疾病。一般是由于脾虚弱,胃部受寒,脾胃功能虚弱,消化不正常,胃不受纳,导致胃内的食物经食道上逆而吐草的疾病。一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治愈率不同,一般轻症的治愈率较高,可以达到70%~80%。1病因造成该病的病因在临床上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饲养条件不良,管理不当,牲畜外部感染风寒造成身体内部阴冷,牲畜的身体瘦小,体质虚弱,对牲畜的使役过度,没有节制等。例如:牲畜长期处在阴冷潮湿的厩舍,遭受风吹日晒雨淋;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 rhamnosus)共发酵产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复方中草药(青蒿、常山、白头翁、仙鹤草、槐花、黄芩、甘草)与L. rhamnosus共发酵12h,患球虫病雏鸡灌服共发酵产物,连续用药5日,观察雏鸡临床症状,并检测各组雏鸡的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盲肠病理切片,每克粪便卵囊值(OPG),并计算各组药物抗球虫指数(ACI)。结果显示,服用复方中药发酵制剂后的感染球虫的雏鸡体重显著上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发酵产物可以明显减轻盲肠病理变化,同时可以降低受感染雏鸡卵囊的排出量。发酵产物组的ACI为130.59,达到中等抗球虫水平。复方中草药与L. rhamnosus共发酵提高了中药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为益生菌中药发酵治疗球虫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鸡球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鸡寄生虫病,长期以来药物防治成为抗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使得鸡球虫病的免疫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阶段重要的免疫保护性抗原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鸡球虫病的免疫防治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建立一种用于比较猪带绦虫六钩蚴(Taenia solium)激活前后蛋白差异表达的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本研究对人工肠液激活前后的六钩蚴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和二维反相色谱分析,以0.3pH为单位在pH7.71~pH5.31的范围内梯度分离出208个激活和197个未激活的六钩蚴蛋白.Mapping tool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六钩蚴激活前后的差异蛋白数量为77个,其中激活的六钩蚴差异蛋白44个,未激活的六钩蚴差异蛋白33个.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为研究六钩蚴与其宿主间的寄生机制提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