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农学   12篇
  18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3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汉春 《兽医导刊》2016,(21):19-20
杨汉春教授认为,猪场疫病监测的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猪场疫病监测可以系统掌握猪场疫病发生的流行状况及危害程度。首先要摸清猪场疫病的本底——病原与疫病的种类,了解病原感染状况、各类疫病的临床发生状况——发病率与死亡率,清楚疫病在猪群中的传播与流行状况,评估各类疫病的危害程度,制定和调整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六株猪圆环病毒2型国内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PK15细胞从临床发病猪和死亡猪淋巴结中分离到6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深圳分离株(SZ)的基因组全长为1768nt外,其余5株均为1767nt;6个分离株之间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08%;与欧、美毒株之间同源性高,介于94.4%~99.7%。  相似文献   
13.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对养猪业危害很大,严重影响养猪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养猪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丹麦、瑞典、英国等实施猪伪狂犬病根除计划,经过数年或十来年的努力,陆  相似文献   
14.
杨汉春 《兽医导刊》2016,(15):10-12
正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目前,猪场PRRS疫苗免疫或PRRSV感染十分普遍,商品猪场普遍阳性,阴性种猪场越来越少,PRRS已成为许多猪场的"常在性"疫病,阴性种猪场使用减毒活疫苗后变成阳性,能独善其身保持的种猪场屈指可数。现在疫苗种类多,而使用无序,很多人盲目使用,而且是长时间使用,高频度免疫。但PSRRV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首次完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出PRRSV北京地区分离株BJ-4株的21条cDNA片段,分别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并进行测序,按顺序将这些序列进行拼接得到PRRSV BJ-4株全基因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PRRSV BJ-4株基因组全长15504b,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5′端有190nt先导序列;3′端有256ntUTR,其中包括95ntPoly(A)尾。PRRSV BJ-4株与美洲型毒株VR-2332和Nebreska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为99.5%和98.4%,而与欧洲型代表株LV株的核苷酸同源率为62.5%,与另一国内分离株CH-1a株编码构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3.3%。  相似文献   
16.
<正>1仔猪流行性腹泻仍将继续流行,危害最大1.1基本情况从2010年底开始,不少地区的很多猪场发生仔猪腹泻,流行面较广,呈暴发性流行。2011~2012年流行面进一步扩大,疫情继续蔓延。1.2临床症状发生于哺乳仔猪,大多3~10日龄以内,发病猪呈水样腹泻,发病最严重,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往往整窝发病、整窝死亡。发病率100%,病死率80%~100%。其他阶段的猪和母猪也有发病,但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7.
夏业才  杨汉春 《中国家禽》2012,34(16):10-14
通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SD060311和GD080122(肾型)的基因组进行RT-PCR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大小分别为27 788 nt和27 407 nt,与已报道的IBV全基因组序列大小不完全一致,但基因组编码基因的顺序与已报道的IBV一致,均为5′cap-Replicase-S-3a-3b-3c-M-5a-5b-N-poly (A)3 ′.与已报道的IBV毒株和火鸡冠状病毒进行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SD060311和GD080122(肾型)分离株自成一支,与中国分离株BJ株和A2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冠状病毒的生物信息数据库,且为进一步研究IBV致病机理和变异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多发生在夏季,特别是雨后及潮湿天气最易发生,临床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防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汉春 《猪业科学》2006,23(5):18-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vndrome,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所致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自该病发生以来,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球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控制一直是养猪生产国家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即使在养猪业发达的美国及西欧国家,也是一大难题。我国于1995年底在华北地区首先爆发该病,之后的数年问规模化猪场经历了由该病引起的“流产风暴”,因繁殖障碍给我国的养猪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的流行特点与表现形式已有所变化,但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作为一种近年来新被发现和重新认识的猪致病病原,已广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由PCV2引起的主要影响断奶仔猪和早期生长猪的新猪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和皮肤苍白,有时表现为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