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卫星DNA是一类由1~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元而形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由于它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鉴定亲缘关系、构建遗传图谱、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遗传多样性估计、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本文就微卫星标记在家兔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蛋氨酸水平对繁殖期蓝狐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雌性初产蓝狐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均为单笼饲养。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5%、0.70%、0.95%和1.2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5月31日。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组蓝狐最先开始发情,也最早结束,Ⅰ和Ⅴ组蓝狐发情时间稍晚。受配率、受胎率均以Ⅱ组最高,Ⅱ组受配率分别比Ⅰ、Ⅲ、Ⅳ和Ⅴ组高出17%、3%、10%及14%。窝产仔数和初生个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Ⅰ和Ⅱ组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组初生成活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0.45%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98%时,可满足繁殖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用(60±3)日龄雄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90、890、1 39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Ⅰ,E组、F组和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30、830、1 33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Ⅱ,H组和I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90、99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Ⅲ。预试期13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组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B组、C组、E组和F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的脂肪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食入氮和尿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B组水貂的氮沉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D组和H组(P<0.05);B组和C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适宜配伍和水平的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890 mg/kg复合酶制剂Ⅰ(25.7%淀粉酶+25.6%酸性蛋白酶+20.5%阿拉伯木聚糖酶+12.8%果胶酶+2.6%甘露聚糖酶+12.8%植酸酶)的饲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菌丝体生物质材料优化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最小缓冲系数和弯曲强度为评定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菌种接种量、基质颗粒度和水添加量对平菇菌丝体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试验9组菌丝体材料中菌丝平均直径最大为1 641 nm,最小为520 nm,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表明不同工艺参数显著(P<0.05)影响菌丝生长状态。影响菌丝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大因素是颗粒度,其次是水添加量和接种量。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颗粒度10 mm和水添加量60%,对应菌丝体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最低为4.17、弯曲强度最大为417.43 kPa,与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的弯曲强度相近。研究结果可为菌丝体材料制备工艺参数与性能的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参照水貂(Mustela vison)近缘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克隆、测序、再拼接的方法获得6个水貂品种和左家型水貂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用DNAstar v6.13和DnaSP4.0分析显示,水貂Cytb基因全长为1140 bp,平均碱基含量为29.8%A、13.0%G、30.3%T及26.9%C,检测到12个多态位点,全为转换.用Clusta1X1.8进行多序列比较分析表明,水貂个体间Cytb基因相似性非常高.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14种鼬属动物同源序列,用MEGA4.0基于邻接法分别构建鼬属动物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两种进化树得出相似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我国水貂与美洲水貂亲缘较近,与欧洲水貂(M.lutreola)亲缘较远,推算美洲水貂与欧洲水貂分歧时间在中新世.  相似文献   
17.
苹果渣营养成分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年产苹果约360万吨 ,其中有15 %~20 %的残次果加工为浓缩果汁 ,产生了大量苹果鲜渣 ,多数作为垃圾处理 ,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评估苹果渣的饲料价值 ,对陕西省10个果汁厂产生的苹果渣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分别用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微量元素铜、铁、锌、锰、钾、钠、铅、镉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砷、汞、硒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 ,氟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氨基酸采用121MB型氨基酸分析仪 ,样品处理用6mol/LHCl ,110℃水解22小时。总糖采用氧化还原法测…  相似文献   
18.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在调节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鹿生茸区骨膜和角柄骨膜分别含有鹿茸发生和再生的干细胞。应用RT-PCR的方法对离体培养生茸区骨膜和角柄骨膜细胞进行检测,得出Notch信号通路各信号因子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1、Notch-2、Notch-4、Dll-4J、agged-1J、agged-2、Hes-1等信号因子在这2种干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说明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他们的增殖、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频率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采用3种饲喂频率 ,按4×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NH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率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增加饲喂次数 ,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梅花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P<0.01)。不同饲喂次数 ,对瘤胃内NH3-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率。  相似文献   
20.
酶制剂作为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目前正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行业。毛皮动物属于肉食动物,主要采食动物性蛋白为主的鲜饲料,这一特点限制了酶制剂在毛皮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从酶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酶制剂在野生动物养殖方面进行了综述,对酶制剂在毛皮动物饲养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酶制剂在毛皮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