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择45日龄健康公母水貂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其中A、AB、AC、AD组均为新型窝箱且构造各不相同,E组为传统窝箱。结果表明:窝箱环境对母貂的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AD组公貂的体重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E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组别水貂采食量所呈现的差异性基本上与水貂体重所呈现的差异性大体一致;窝箱环境对水貂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显著性作用(P>0.05);不同组间母貂的氮代谢水平基本一致(P>0.05),E组公貂食入氮和粪氮最高,但在氮沉积和净蛋白利用率上与其他各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C窝箱干净度最高,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窝箱环境不能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能力,但能影响公貂的采食量及体重。  相似文献   
52.
毛皮动物养殖如何突破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毛皮动物(貂、狐、貉)皮张市场行情稳定,部分优质皮张价格较高。但要实现盈利,还需要了解我国毛皮动物行业的特点和问题。(一)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存在的问题1.优良品种毛皮动物养殖比例小。良种在毛皮动物养殖业经济效益上的贡献占到近50%,优良品种,如芬兰狐、丹麦水貂、美国短毛黑水貂等,皮张较大、质量好,  相似文献   
53.
对94只母貂的体重(x1),体长(x2),管围(x3)与其产仔数(y)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产仔数的估测模型^y=1.666-0.005x1+0.332x2,经检验此模型的适合度,回归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均差异显著(P<0.05)。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为准备配种期母貂的体况调整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外源褪黑激素(MT)水平对水貂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90只50日龄体重一致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采用3×2两因子试验设计,即3个饲粮CP水平(32%、36%和40%)和2个皮下埋植的外源MT水平(0、10 mg/只)。试验期64 d。结果表明:1)40%CP水平时,10 mg/只MT组水貂末重显著高于0 mg/只MT组(P<0.05);32%CP水平时,10 mg/只MT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 mg/只MT组(P<0.05);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末重、平均日增重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2)32%和40%CP水平时,皮下埋植10mg/只MT可极显著降低水貂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1);32%CP水平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5);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血清ALB含量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对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T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10 mg/只MT组中,32%和36%CP水平的水貂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0 mg/只MT组水貂中,32%CP水平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4)10 mg/只MT组中,36%CP水平的水貂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32%和40%CP水平(P<0.05),32%CP水平的水貂钙消化率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32%CP水平的水貂磷消化率极显著高于36%和40%CP水平(P<0.01);0 mg/只MT组中,36%CP水平钙消化率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32%CP水平的水貂磷消化率极显著高于36%和40%CP水平(P<0.01);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CP、粗脂肪、钙和磷的消化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本试验各项测定指标可以得出,皮下埋植10 mg/只外源MT时,水貂较适宜的饲粮CP水平为32%~36%。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55日龄蓝狐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个重复(公母占1/2),每个重复1只。Ⅰ~Ⅴ组蓝狐分别饲喂铜含量为7.89、20.00、40.00、80.00、160.00 mg/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公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Ⅴ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Ⅴ组(P<0.05);Ⅲ组母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Ⅲ组公狐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Ⅴ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组公狐的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母狐之间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母狐的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显著低于Ⅳ、Ⅴ组(P<0.05)。3)Ⅲ组公狐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Ⅰ、Ⅱ、Ⅲ组公狐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Ⅲ组母狐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当饲粮铜水平为40.00 mg/kg时,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且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1±0.60)kg的9周龄健康雄性蓝狐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6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基础饲粮(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和1.0%(Ⅵ组)蛋氨酸的试验试粮。对照组(Ⅶ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2%的基础饲粮(适宜蛋白质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Ⅴ组与Ⅵ组的末重(第45天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16~30天的平均日增重,Ⅳ组、Ⅴ组、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31~45天的平均日增重,Ⅴ组、Ⅵ组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且Ⅴ组还显著高于Ⅵ组和对照组(P<0.05)。Ⅴ组、Ⅵ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Ⅵ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和Ⅵ组的胱氨酸排出量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和对照组(P<0.01);Ⅵ组的胱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照组的胱氨酸消化率与Ⅴ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蓝狐的蛋氨酸消化率相应增高,Ⅵ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总氮排出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Ⅴ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本试验的各项测定指标,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8%的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1.14%时能够满足育成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量,此时蓝狐的生长性能、蛋白质消化率和氮沉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7.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村级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当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的银黑狐、蓝狐及其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表达基因1(Meiosis expressed gene 1,MEIG1)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MEIG1基因在银黑狐、蓝狐、银霜狐(银黑狐♀×蓝狐♂)和蓝霜狐(银黑狐♂×蓝狐♀)睾丸中均有表达。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MEIG1基因在可育的银黑狐、蓝狐睾丸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不育的银霜狐、蓝霜狐(P0. 01);在可育的银黑狐、蓝狐中,配种期MEIG1基因表达量较准备配种期极显著升高(P0. 01),但是在不育的银霜狐、蓝霜狐中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旨在检测红眼白水貂促卵泡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beta subunit,FSHβ)和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1,NCOA1)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了红眼白水貂215个个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针对红眼白水貂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利用SAS 9.4统计软件对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红眼白水貂FSHβ基因上存在2个多态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处的g.1228GA突变和外显子2处的g.1866TC突变;在NCOA1基因上存在1个多态位点,为第6外显子处g.151536TC突变。在红眼白水貂群体中,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NCOA1基因的优势基因为A等位基因;FSHβ基因g.1228GA位点的AA和AB基因型个体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上均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1),g.1866TC位点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上呈现BBABAA的趋势;NCOA1基因的AB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g.151536TC与g.1228GA的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可以利用以上突变位点对红眼白水貂的繁殖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影响因素为半胱胺添加水平和添加方式。选取167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水貂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60、90、120 mg/kg半胱胺的试验饲粮,半胱胺添加方式为连续添加,Ⅴ、Ⅵ、Ⅶ组试验饲粮分别同Ⅱ、Ⅲ、Ⅳ组,半胱胺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连续添加1周,间隔1周)。预试期7 d,正试期51 d。结果表明:1)Ⅲ、Ⅴ、Ⅵ、Ⅶ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Ⅳ组(P0.01);间隔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极显著优于连续添加组(P0.01);90 mg/kg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120 mg/kg组(P0.01)。各半胱胺添加组的毛皮品质均有所改善,Ⅵ、Ⅶ组皮长及针毛、绒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间隔添加组针毛长度极显著高于连续添加组(P0.01),90 mg/kg组针毛长度显著高于60和120 mg/kg组(P0.05)。半胱胺添加水平和添加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针毛、绒毛长度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2)各半胱胺添加组粗蛋白质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物质、粗脂肪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各半胱胺添加组粪氮排出量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Ⅵ组氮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Ⅳ组(P0.05),间隔添加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连续添加组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半胱胺能够促进冬毛期雄性水貂的生长,并提高毛皮品质、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冬毛期雄性水貂饲粮中半胱胺的最适添加水平为90 mg/kg,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连续添加1周,间隔1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