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阐明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其在农作物中的积累和潜在健康风险,探讨了硒镉高背景区茶叶中硒、砷、汞、镉4种微量元素的积累特征,分析了采集时间、叶片成熟度、炒制温度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硒的最大浸出量为参考,研究了富硒茶最佳的冲泡条件,并对4种微量元素的浸出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茶园土壤均达到高硒水平,其中46.67%的土壤硒过量。镉的含量远超土壤风险筛选值,且57.31%为可交换态。所有茶叶均达到富硒茶标准,而砷、汞、镉未出现超标。土壤硒对茶叶中重金属的积累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反而会促进汞的积累。高温炒制导致茶叶中63.51%的硒损失,而采集时间和叶片成熟度对茶叶中砷、汞、镉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硒的浸出主要受冲泡温度和次数影响,最高仅有26.06%的硒能进入茶汤;砷主要受冲泡次数和时间影响,而汞主要受冲泡温度影响。茶汤中硒、砷、汞、镉的浸出量很低,目标危害系数远小于1,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在茶叶中的积累特征及相关的健康风险与人为污染区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明黄淮麦区不同干旱敏感型冬小麦品种对不同灌溉方式的响应特征,以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2个冬小麦品种抗旱型的矮抗58(AK58)和干旱敏感型的郑麦7698(ZM7698)为研究对象,在隔离池中通过不同时期定量灌水研究总灌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拔节期和开花期水分调配对2个小麦品种的群体数量、个体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ZM7698在拔节期灌水100 mm+开花期灌水100 mm(B1F1)处理下具有最高的群体数量和次生根数,而AK58在拔节期灌水200 mm+开花期不灌水(B2F0)处理下群体数量和次生根数最高;2个小麦品种均在B2F0处理下株高最高,B1F1和B0F2(拔节期不灌水+开花期灌水200 mm)处理株高均较其显著下降。与B2F0处理相比,B1F1和B0F2处理ZM7698和AK58两个品种旗叶SPAD值均显著下降,ZM7698叶片SPAD值下降幅度大于AK58。ZM7698和AK58的小穗孕性对不同灌水处理的响应明显不同,ZM7698结实小穗比率表现为B0F2B1F1B2F1,AK58则表现为B1F1B0F2B2F0。AK58的产量表现为B1F1B2F0B0F2,穗数表现为B2F0B1F1B0F2,穗粒数表现为B1F1B2F0B0F2,千粒质量表现为B0F2B1F1B2F0;而ZM7698的产量则表现为B1F1B0F2B2F0,穗数表现为B2F0B1F1B0F2,千粒质量表现为B0F2B1F1B2F0,穗粒数表现为B2F0B0F2B1F1。AK58和ZM7698的强势粒千粒质量均随着开花期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AK58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ZM7698; ZM7698弱势粒千粒质量仅在B1F1和B0F2处理间有显著差异,而AK58弱势粒千粒质量在B1F1和B0F2处理下均显著高于B0F2处理。综上所述,抗旱型品种AK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ZM7698均在拔节—开花期均匀灌水(B1F1)条件下产量最高,但是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不同,AK58和ZM7698小穗发育过程和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对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水分敏感性的不同是造成2个小麦品种产量构成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剪叶方式对烤烟漂浮育苗中病毒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剪刀蘸取病毒液后剪叶和剪病叶后剪叶2种方式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式均能传播TMV病毒病,发病率分别为57.1%和50.5%,剪叶是烟草漂浮育苗苗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TMV的传播效率随剪苗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且95%以上集中在前30株被剪烟苗中。此结果对漂浮育苗生产中确定剪叶工具消毒方法和相关试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在大理州局部烟区发生一种尚未明确病因的烟草褐色凹陷状的叶斑性病害,给当地烤烟生产带来较大危害。通过田间调查分析病害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比对文献资料,开展了可能的致病因子——臭氧(O 3)危害试验。经臭氧处理后的烟株出现褐色不规则凹陷状的斑点与发生在大理的一种烟草叶斑病症状相符,初步认为该叶斑病是由臭氧(O 3)所致,属烟草气候性斑点病的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85.
比较了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对太行花叶片总DNA的提取效果,并对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在多种分子标记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难以完全溶解,且有褐化现象;SDS法提取的DNA产率及纯度都很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产率高且稳定,无明显降解,杂质少,OD260/OD280值在1.8左右.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应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通用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性的高效产物,ISSR和RAPD引物对总DNA的扩增也获得理想结果.因此,改良CTAB法适用于太行花总DNA提取,其产物能满足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分子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6.
以云南烟草丛枝症病株为毒源,通过蚜虫传染接种大十字期、猫耳朵期、摆盘期、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的烟株,观察症状反应并检测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研究表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程可分为4个阶段:潜育期、过敏反应期、缩顶期和丛枝期,烟株从感染到表现丛枝要经过约1个月;蚜虫接种后约1周,在蚜虫口针刺吸部位开始出现褪绿斑,继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即从褪绿斑中心开始坏死出现蚀点斑,叶片上布满坏死斑纹,有典型的环纹和蚀纹,严重的烟株叶片破裂,细脉坏死;随后进入缩顶期,烟株生长缓慢,叶间距明显缩短,顶部几乎成为一个平面,叶色稍黄,大十字期和猫耳朵期接种烟株缩顶后生长极其缓慢,萎缩成为僵苗,不表现丛枝症状,也不会开花结实;感染约4周后,摆盘期、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接种的烟株开始腋芽丛生,生长速度加快,几天后便表现为典型的黄化丛枝症状,叶黄化且变圆,能够开花结实.其症状和文献记载的所有烟草丛枝、丛顶和丛蔟类病害有明显区别,初步认为是1种未见记载的新病害,建议称之为“烟草簇矮病(Tobacobushydwarf)”.文中附病程症状图2版.  相似文献   
87.
系统地调查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和介体发生情况,并实验测定烟草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烟草丛枝症病害在病区常年均有发生,最早发病时间在4月下旬,保山市1994,1995和1997年属一般年份,1993,1996和1998年属流行年份,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苗期和移栽初期的两次蚜虫迁飞期高峰,以网罩隔离培育无毒烟苗、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移栽并同时施药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生产上审定推广的品种全为高感品种,测定31个烤烟和145个晒晾烟品种未发现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88.
以蚜虫传染发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烟株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连续培育3代,以第3代组培烟苗为毒源经蚜虫传染健康烟株,提取毒源和各实验烟株的总核酸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第3代组培烟苗为毒源经蚜虫传染的烟株发病表现丛枝症,并检测到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说明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病原能在寄主离体培养组织中长期保存,成功建立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标准毒株.  相似文献   
89.
来自云南省22个县市的烟草丛枝症标本均检测到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稳定RNA,大小相当于800bp左右的DNA;病株的根、茎、叶、花和枯叶中含有此RNA,种子中未检测到此RNA;此RNA的最大吸收峰为269nm;能被蛇毒磷酸二酯酶I消化,不具有类病毒结构特征,推测可能是病毒的基因组分;支持莫笑晗等对此RNA的结构推测,即可能是有广泛内部配对、具有类似发叉结构的线性长度为161kb的单链RNA.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目前发现的超稳定RNA.  相似文献   
90.
通过甘肃黑猪与大约克、长白进行二元、三元杂交,获得约×黑、长×黑、约×(长×黑)、长×(约×黑)四个杂交组合,并设一对照组黑×黑,进行肉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杂交组合为约×(长×黑),其平均日增重为650 g,饲料转化率3.06%,屠宰率74.97%,瘦肉率63.67%,肉色3.00分,大理石纹2.5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