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2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选用45只成年来航公鸡,应用套测法和强饲法相结合的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活性肽蛋白对鸡的氨基酸代谢率和有效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家禽日粮中添加10%活性肽蛋白时,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分别为70.84%、60.53%、56.74%和62.4%,真实代谢率分别为81.13%、72.95%、68.14%和76.99%;添加15%活性肽蛋白时,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分别为70.82%、59.97%、56.53%和62.06%,真实代谢率分别为81.2%、72.55%、68.09%和76.91%;添加20%活性肽蛋白时,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分别为70.23%、59.13%、55.83%和61.49%,真实代谢率分别为80.82%、71.97%、67.55%和76.61%。由此证明,48.55%粗蛋白质活性肽蛋白的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分别为70.63%、59.88%、56.37%和61.98%;真实代谢率分别为81.05%、72.49%、67.93%和76.84%。活性肽蛋白有效赖氨酸的含量(g/100g)为2.17,有效蛋氨酸的含量为0.64,有效苏氨酸的含量为1.68。  相似文献   
132.
选用12头30kg仔猪,应用全收粪法,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酶对猪蛋白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基础日粮的蛋白表观消化率为84.20%,添加80mg/kg和100mg/kg复合酶的试验猪蛋白表观消化率为85.50%和86.28%;基础日粮的能量表观消化率为89.50%,添加80mg/kg和100mg/kg复合酶的试验猪能量表观消化率为90.25%和91.03%。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复合酶80mg/kg和100mg/kg,可以提高猪蛋白质消化率1.30和2.08个百分点,提高能量消化率0.75和1.53个百分点。复合酶能提高猪的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3.
玉米植株剪切力与其饲料特性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后期植株剪切力和饲料营养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个玉米品种,从播种后第78天开始,每隔5 d,分7个时期(每期每个品种选24株)测定植株主要营养器官(茎秆、叶片、叶鞘)的剪切力、线性密度、营养成分含量;分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测定三大营养器官营养成分的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随着玉米的生长,茎秆剪切力和线性密度线性增加,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叶鞘剪切力线性增加(P<0.05),叶鞘和叶片线性密度线性降低(P<0.01),品种间无差异(P>0.05)。叶鞘、茎秆的剪切力与线性密度相关显著(P<0.05)。在鲜样基础上,茎秆、叶鞘中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总能(GE)线性增加,茎秆中粗蛋白(CP)含量呈线性降低,不同品种间有差异(P<0.05);叶片中DM、OM、NDF和ADF含量逐渐增大(P<0.05),品种间无差异(P<0.05);叶鞘、茎秆的剪切力与营养成分相关显著(P<0.05)。所测定营养物质的48 h瘤胃降解率,不同器官之间差异显著,结果为叶片>叶鞘>茎秆(P<0.05)。叶鞘的剪切力与营养成分降解率相关显著(P<0.05)。【结论】玉米生长后期(播种后78-108 d)剪切力、营养成分和养分降解率呈动态变化;植株剪切力与其饲料特性存在相关关系,选用剪切力预测植株营养成分含量和利用率,需根据植株的不同器官和具体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旨在观察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 CLA)对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1)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加工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使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使用不同浓度t10c12 CLA处理乳腺上皮细胞后,用油红染色法检测胞质内的脂滴分布,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试剂盒法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结果】随t10c12 CLA添加量的增加,细胞质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75、112.5和150 μmol•L-1 t10c12 CLA均对胞质内甘油三酯的积累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t10c12 CLA 的添加对SREBP-1基因和参与SREBP-1蛋白加工调节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根据蛋白质电泳结果推测,t10c12 CLA对SREBP-1前体蛋白的合成并无影响,可能对SREBP-1的加工活化产生抑制作用或对其分解产生促进作用。【结论】t10c12 CLA能抑制胞质内甘油三酯的积累,对SREBP-1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翻译均无影响,可能影响其加工活化过程和活性蛋白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35.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补充异亮氨酸(Ile)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且状态良好爱拔益加(AA)肉仔鸡10 5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400 mg/kg Ile(ILE400组)和800 mg/kg Ile(ILE800组)的试验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LE400组和ILE800组能够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F/G)和死淘率(P<0.05),ILE400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升高(P<0.05);ILE400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值和红度(a*)值显著升高(P<0.05),ILE400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高于ILE800组(P<0.05);ILE400组和ILE800组能够显著提高肉鸡腿肌中粗蛋白含量(P<0.05)。此外,与对照组和ILE800组相比,ILE400组能够显著提高胸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相对表达量和小肠绒...  相似文献   
136.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36日龄罗斯308肉仔鸡64只,分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研究日粮中添加乳化剂以及添加乳化油替代不同比例油脂,对日粮中脂肪、能量、蛋白质和干物质代谢率的影响。处理1为对照组(不添加乳化剂或乳化油);处理2、3、4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减少10%、20%、30%大豆油,并同时分别添加100、120、140 g/t乳化剂;处理5,6,7添加乳化油,乳化油中含油量分别与处理2、3、4中油脂含量相同,即对照组日粮中油脂的90%、80%、70%。结果表明,乳化剂及乳化油替代不同比例油脂可以提高日粮中脂肪、能量、蛋白质和干物质利用率,并且改善肉鸡脂肪利用率的效果优于能量、蛋白质和干物质。由此可见,以乳化剂及乳化油替代日粮中不同比例油脂可改善肉鸡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37.
本试验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岁内小尾寒羊半同胞羯羊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铜、钼水平对小尾寒羊血清CPL和血浆SOD活性的影响。试验分两期进行,每期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第一期试验不添加钼(基础日粮钼水平:0.31mg/kg),第二期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5mg/kg钼。每期铜的添加量分别为5、10、15mg/kg。结果表明:在低钼日粮条件下,提高铜水平不影响血清CPL的活性(P>0.05);日粮中添加2.5mg/kg钼时,铜水平的提高可显著增加血清CPL的活性(P<0.05)。当铜水平一定时,提高日粮钼水平可降低血清CPL和血浆SOD的活性(P<0.05);而当钼水平一定时,提高铜水平并不能增加血浆SOD的活性(P>0.05)。日粮钼水平为0.31mg/kg时,添加5mg/kg铜可满足机体需要;日粮钼水平为2.81mg/kg时,添加15mg/kg铜较适宜。羊在缺铜时,与血浆SOD的活性比较,血清CPL更宜作为评价铜营养缺乏的指标;铜满足机体需要后,血清CPL和血浆SOD均对铜和钼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8.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氨基酸水平饲养试验进行里岔黑猪的生长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试验选用16头去势(11.66±0.34 kg)的健康里岔黑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进行饲养试验。整个试验期分为保育期(11~30 kg)、生长期(30~60 kg)和育肥期(60~90 kg)3个阶段,分别饲喂4个不同氨基酸水平的饲粮,各阶段饲粮的赖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比例保持一致。结果发现:饲粮中氨基酸水平对整个饲养阶段以及各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保育期,饲粮总赖氨酸水平不影响里岔黑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生长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7%和0.8%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为0.7%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育肥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6%和0.7%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平为0.7%组的料重比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结合各项,在理想蛋白质模型下,里岔黑猪在保育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适宜的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7%和0.7%。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断奶小母猪子宫形态学和子宫内热应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阳性分布规律及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5-28日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小母猪40头,产床上适应环境10 d后转入单体笼(0.48 m2)。根据日龄(35-38)和平均体重(14.01 ± 0.86 kg),将40头试验小母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饲粮,处理1(ZEA0.5)、处理2(ZEA1.0)和处理3(ZEA1.5)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5、1.0和1.5 mg·kg-1的ZEA(ZEA的测定值分别为0、0.52±0.07、1.04±0.03和1.51 ± 0.13 mg·kg-1),小母猪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预饲期10 d,正式期35 d。试验结束前一天对小母猪禁食12 h,全部放血屠宰,打开腹腔后无菌条件下迅速切取一份子宫组织置于2 mL无RNA酶的冻存管中液氮速冻,而后转至-80℃冻存,检测HSP70的mRNA相对表达量,另切取子宫组织块迅速固定于Bouin’s液,待做组织切片检测子宫形态学的结构和HSP70的阳性分布规律。【结果】随着饲粮中ZEA水平的升高,子宫肌层和内膜明显增厚,子宫腺数量明显增多,子宫腺密度明显增大;子宫肌层和内膜厚度随着饲粮中ZEA水平的升高呈一次(P<0.001)和二次(P<0.001)线性升高,1.5 mg·kg-1 处理的子宫肌层和内膜厚度显著高于1.0 mg·kg-1处理(P<0.05),1.0 mg·kg-1处理显著高于0.5 mg·kg-1处理(P<0.05),0.5 mg·kg-1处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SP70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子宫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内,偶见胞核着色。对照组免疫阳性较弱呈浅黄色,随着饲粮中ZEA水平的升高,HSP70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颜色加深,呈黄色和棕黄色块状分布。断奶小母猪子宫中肌层、腺上皮、腔上皮及所测部分总HSP70免疫阳性物质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随着饲粮中ZEA水平的升高均呈一次(P<0.001)和二次(P<0.05)线性升高;总体上,1.5 mg·kg-1 处理的子宫HSP70免疫阳性物质的IOD显著高于0.5 mg·kg-1处理(P<0.05),0.5和1.0 mg·kg-1处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随着饲粮中ZEA水平的升高,断奶小母猪子宫内HSP70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一次、二次线性升高(P<0.001),尽管1.0 mg·kg-1和1.5 mg·kg-1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1.5 mg·kg-1 处理显著高于0.5 mg·kg-1处理(P<0.05),0.5 mg·kg-1处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饲粮中0.5 mg·kg-1 ZEA足以使子宫肌层和内膜明显增厚,子宫腺数量明显增多,使得子宫形态发生改变;本试验条件下,随ZEA浓度升高,HSP70免疫阳性反应增强,诱导子宫内HSP70的高水平表达,抵抗毒素应激对子宫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盛花期紫花苜蓿与灌浆期冬牧70黑麦草茎形态学、化学组成及养分48 h瘤胃降解率与剪切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种牧草后,测定茎直径、长度、重量和线性密度,测定剪切力、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48 h瘤胃降解率,比较各项指标随茎直径变化的规律,探讨剪切力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盛花期紫花苜蓿茎的线性密度、剪切力、木质素含量随直径增大而提高,直径、线性密度、木质素含量与剪切力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含水量随直径增大而降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P<0.01);DM、NDF 48 h瘤胃降解率与剪切力存在线性负相关(P<0.05)。灌浆期黑麦草茎的茎厚、线性密度、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纤维素、含水量、剪切力均随着外直径的增大而提高,外径、茎厚、线性密度、ADF、木质素和含水量均与剪切力呈线性正相关(P<0.05);DM、NDF 48 h瘤胃降解率与剪切力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盛花期紫花苜蓿及灌浆期冬牧70黑麦草,茎剪切力受形态学指标、化学组成的综合影响;紫花苜蓿茎剪切力与DM、NDF48 h瘤胃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可用剪切力估计紫花苜蓿茎养分降解率的大小。黑麦草茎剪切力与养分降解率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