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2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1.
212.
213.
214.
215.
猪失水情况大多发生于仔猪,尤其是初生仔猪。病猪体质瘦弱,食欲较差,如发生水泻,病猪很容易出现全身性脱水、虚脱并迅速死亡。猪因胸水或腹水太多引起全身脱水的疾病极少。猪大多生活在圈舍内,因大量出汗造成脱水现象常见于中暑。在中暑或热应激时,猪未及达到明显失水时已死亡,可见猪失水大多因腹泻所致。  相似文献   
216.
肉鸭不同季节蛋白质需要量及析因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大群生产试验方法,对标准化饲养的2 847个批次、3 094.4万只樱桃谷肉鸭,按统一的饲养方式和管理程序进行生产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对肉鸭生产性能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肉鸭不同季节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达到基本一致的出栏体重的目标条件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饲养天数均差异显著(P<0.05),且夏、春、秋、冬四个季节依次减少;秋季的饲料消耗量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冬季的料重比显著高于春季(P<0.05)。樱桃谷肉鸭地面饲养模式下,维持需要的粗蛋白质: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增重需要的粗蛋白质: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季节蛋白质需要量可用以下析因模型进行预测:春季:CPR=211.0BGW+6.315W0.75;夏季:CPR=220.9BGW+6.013W0.75;秋季:CPR=202.5BGW+7.591W0.75;冬季:CPR=185.5BGW+8.138W0.75。式中:CPR——肉鸭粗蛋白质需要量[g(/d.只)];BGW——活体增重[kg(/d.只)];W0.75——代谢体重(kg)  相似文献   
217.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和残留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由镰孢真菌产生的类雌激素毒素.本文综述了ZEA的污染现状及其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现状,并且总结了ZEA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姜粉对内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选择年龄、体重[(400±20) kg]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鲁西黄牛阉公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和1.5 g/kg生姜粉的试验饲粮.试验分4期完成,每期21 ...  相似文献   
219.
选用(25±2)日龄的PIC五元杂交断奶仔猪300头,根据哺乳期使用的4种不同的日粮(对照日粮,以及含有2%血浆蛋白、2%植物小肽和4%植物小肽日粮)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探讨哺乳期使用植物小肽对断奶后仔猪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日粮中使用植物小肽,对减少断奶后仔猪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繁殖,增加断奶仔猪肠道内有益菌属乳酸菌的繁殖有一定作用(P>0.05)。使用4%植物小肽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和绒腺比(P<0.05),减小了隐窝深度(P<0.05)。植物小肽能够刺激断奶后仔猪肠道发育,使断奶后仔猪肠道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变浅,这种趋势随着植物小肽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20.
1药敏试验的意义可以相对快速有效地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以对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监控,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株的流行。因为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