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武光宇  杨萌  杨明月  鲁琳 《中国乳业》2021,(11):118-123
固定化的微生物系统可用于多种用途。然而,对固定化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应用研究,阻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实际应用。为研制具有扩大培养和固定化两种功能的载体材料,以微生物的数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了复合载体的种类、配比、温度等单因素对载体吸菌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菌ZX5及ZH9的储存温度均在40 ℃时为最佳,但ZX5的最适复合载体为C,而ZH9的最适复合载体为B,复合载体C的麦麸、锯末量均高于复合载体B,而硅藻土含量却远小于复合载体B,麦麸、锯末的透气性及养分含量要远高于硅藻土,由此可见,ZX5对氧气及养分的需求要高于ZH9;而真菌ZZ9的最适储存温度为30 ℃,最佳复合载体为A,其麦麸的含量占到50.0%,说明ZZ9对于养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62.
为了更好地研究潍坊市暴雨落区,减少暴雨灾害发生,为以后的暴雨预报工作总结经验,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对2012年7月9日临朐地区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 MICAPS 3.1,对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剖面分析、探空分析,最后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得出暴雨的产生和漏报原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中纬度短波槽带来的干冷空气与低空急流带来西南暖湿气流的叠加,同时临朐县南部沂山造成的地形影响和弥河的水汽蒸发也是其中重要原因。漏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分依赖数值产品的降水预报和忽略中小尺度系统的演变以及对物理量场分析不深入。通过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要做好暴雨的预报必须综合考虑天气实况,重点分析各物理量,同时加强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订正工作。  相似文献   
63.
为了更好地研究潍坊市暴雨落区,减少暴雨灾害发生,为以后的暴雨预报工作总结经验,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对2012年7月9日临朐地区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3.1,对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剖面分析、探空分析,最后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得出暴雨的产生和漏报原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中纬度短波槽带来的干冷空气与低空急流带来西南暖湿气流的叠加,同时临朐县南部沂山造成的地形影响和弥河的水汽蒸发也是其中重要原因。漏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分依赖数值产品的降水预报和忽略中小尺度系统的演变以及对物理量场分析不深入。通过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要做好暴雨的预报必须综合考虑天气实况,重点分析各物理量,同时加强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订正工作。  相似文献   
64.
【目的】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广西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性,为广西抗旱玉米品种筛选和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14个广西玉米品种进行萌芽期抗旱性试验,测定对照(蒸馏水)和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胚芽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萌芽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参试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均受到明显抑制,表现出种子萌发困难,胚芽生长缓慢,但不同品种受到的影响存在差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生理生化指标在品种间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隶属函数法评价中指标权重系数最大为MDA含量,达46.96%,其次为SOD活性,为21.77%。各品种隶属函数法D值在0.176~0.795,其中兆玉215和桂单162的D值大于0.7,属于强抗旱品种;桂单6205、桂单666和兆玉200的D值在0.5~0.7,属于抗旱品种;桂单660、桂单658、桂单673、桂单6209、桂单203和桂单6203的D值在0.4~0.5,属于中抗旱品种;桂单669、桂单671和桂单668的D值小于0.4,属于弱抗旱品种。【结论】叶绿素、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均可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其中以MDA含量和SOD活性为主要评价指标。14个玉米品种中,兆玉215、桂单162、桂单6205、桂单666和兆玉200的抗旱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5.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与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都是兼顾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的毒理学生测数据处理方法,而吡虫啉和敌百虫则是有着不同杀虫机理的2种化学杀虫剂。对这2种药剂应用浸渍法进行室内防治麦叶蜂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并利用SVM模型和TDM模型对其生测数据进行了分析。SV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 min敌百虫的LD50为20.995 mg/kg,吡虫啉为102.886 mg/kg;SVM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TDM模型,且MSE(均方误差)均较小。所以,SVM模型有很好的鲁棒性,在击倒活性化学杀虫剂生测数据处理中所得的结果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66.
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有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没有人权思想,许多的思想家都有人权思想,仅以其中的平等精神便可以窥豹一斑。通过对历史上代表性的平等思想的梳理,可以让我们对中国人权理论的渊源和发展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7.
近30年吴桥县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地处黑龙港地区的河北省吴桥县制定冬小麦稳产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1981—2013年吴桥县的气象数据和SIMETAW模型,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及播种—返青期、返青—拔节期、拔节—开花期、开花—成熟期4个生育阶段的降水量、需水量、耗水强度及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5年滑动平均法将分析年份冬小麦实际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计算了不同降雨年型下冬小麦减产率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近30年河北省吴桥县冬小麦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指数和需水量均呈现轻微的上升趋势;冬小麦发生干旱的概率为93.75%,其中,中旱和重旱发生概率为65.52%。冬小麦生育时期的平均日降雨量呈现从冬小麦生育中期向后期转移的趋势,日耗水强度表现为从生育后期向生育中期移动的趋势,这是导致返青—拔节期和拔节—开花期水分亏缺指数较大的重要原因。冬小麦减产率的变异系数的绝对值在缺水年最大,为154.241;在丰水年最小,为1.999;正常年份为24.776。因此,冬小麦拔节—开花期的及时灌溉对于保障冬小麦的稳产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缺水年份调整冬小麦的水分管理制度,在冬小麦拔节初期一次性充分灌溉或在拔节初期和中后期分次进行少量灌溉。  相似文献   
68.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改变了叶绿素构成,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延缓衰老;间作提高了玉米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了CO2补偿点;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变化不明显。间作明显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单株干物质,主要在于促进了籽粒的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偏土地当量(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06.6%-120.3%,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这说明间作玉米产量间作优势主要来源于其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羧化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提高,增强CO2的固定能力实现的,而非是光能传递、转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红花花丝采摘难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适用于大规模机械作业的红花花丝采摘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HC-HR04超声波测距模块与Arduino构成的超声波测距仪检测红花采摘区域,使用E6B2-CWZ1X旋转式编码器测量采摘机构的行程,使用FX_(3U)三菱PLC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3个步进电机协同工作,完成红花花丝的夹持、采摘、传送和收集。使用GX-Works2软件编写程序,并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采摘机构模型。该系统初步实现了红花花丝采摘的自动化控制,促进了红花花丝采摘由人工采摘向机械采摘的转变,有利于红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红花分枝力学特性测试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红花丝采摘机喂入装置喂入过程中红花分枝及种球的运动特性,以新疆区域主栽品种无刺红花为试验对象,在DF-8000动态疲劳试验机上对红花分枝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得到了红花分枝的弹性模量及抗弯强度。建立ANSYS中的Explicit Dynamics模块,并求解喂入装置与红花分枝及种球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LS-Prepost进行结果后处理,分析了喂入装置在不同转速下分枝的运动姿态、种球的喂入角度及速度,为更好地将种球端部红花丝喂入采摘装置,提高采收效率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