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电站厂房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诸如蜗壳、尾水肘管等异形结构,此类异形结构也是施工的重难点部位,针对这些重难点部位,文章阐述如何利用BIM技术来更好地解决水电站厂房蜗壳、尾水管结构施工难题,以及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2.
选取太湖东、西山之间水域底泥作为基质,以该基质(TN1 520.12mg·kg-1,TP544.27mg·kg-1)为本底,加入KNO3和K2HPO4以及泥沙,配置5个不同营养水平基质:A(TN 627.47 mg·kg-1,TP 237.38 mg·kg-1);B(TN 1 094.23 mg·kg-1,TP 317.72 mg·kg-1);C(原位底泥);D(TN 2 047.83 mg·kg-1,TP 738.37 mg·kg-1);E(TN 2 537.20 mg·kg-1,TP 942.37 mg·kg-1)。通过分析5种营养条件下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形态变化及水质参数变化,探讨不同营养水平基质对莕菜生长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位底泥C处理下莕菜植株生物量、叶片数、总叶片面积等形态指标(除根系生物量)均优于其余4个处理,且差异显著(P0.05),高营养基质E中莕菜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处理下莕菜对水质影响的差异较大,高营养水平E下水质状况明显差于A~D处理下,其中水体溶解氧、叶绿素a含量以及浊度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每个处理下,水体TN、TP去除率在莕菜生长初期快、中期下降;A~D处理下,后期去除率提高;高浓度E处理下,后期莕菜腐烂速率快于生长速率,水体TN、TP去除率进一步下降,水质恶化。结果分析可知,基质营养较低或较高均不利于莕菜生长且莕菜环境效应差,而如今太湖的基质营养适中,可能导致莕菜种群在太湖进一步扩张,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需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3.
在海洋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园林中的植物体现海与岛的特性。日本园林植物造景以常绿树、红叶树、整形灌木、苔草等为主要元素,植物用量不多,却很精致,运用修剪、吉配等手法,创造独特的日本园林植物景观,给予中国园林的植物造景以启示。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旨在探究黄鳝对饲料中铜的需求量及铜在黄鳝组织中的蓄积规律,为确定黄鳝配合饲料中铜水平和保障黄鳝食品安全提供依据。试验以五水硫酸铜为铜源,采用等对数间距的形式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36.8、135.7、500.0 mg/kg的铜,实测饲料铜水平分别为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投喂初重为(62.09±1.07)g黄鳝60 d后测定生长指标、形态参数、体成分、组织铜蓄积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每种饲料投喂4个养殖箱(重复),每个养殖箱投放30尾黄鳝。结果显示:随着饲料铜水平的升高,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为先升高后降低,饲料系数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在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均表现最佳。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全鱼、肝脏、肠道、脾脏及皮肤铜蓄积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肾脏和肌肉铜蓄积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各组黄鳝肌肉铜蓄积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黄鳝不同组织铜蓄积量表现为肝脏>肠道>脾脏>全鱼>皮肤,其中499.63 mg/kg铜组肝脏铜蓄积量超过国家食品中铜安全限量标准(50 mg/kg)。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及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铜水平的升高,黄鳝血清谷丙转氨酶(GPT)、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先升高后趋于平稳,其中血清GPT活性表现为135.63、499.63 mg/kg铜组显著高于14.21、23.95、37.01 mg/kg铜组(P<0.05),血清Cu-Zn SOD活性和T-AOC表现为37.01、135.63、499.63 mg/kg铜组显著高于14.21、23.95 mg/kg铜组(P<0.05)。由此得出,摄食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可提升黄鳝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铜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降低黄鳝的生长性能。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及肠道,摄食高铜饲料会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并存在肝脏损伤风险,但对肌肉的食用安全性未见显著影响。以饲料系数及增重率为评价指标,60~95 g的黄鳝对饲料中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  相似文献   
75.
蛇足石杉是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该试验以蛇足石杉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 殖以提高繁育速度,通过孢子不同接种方式及不同初代、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比较,最后得出,接种时最佳的接种方 式是将1cm 大小的孢子叶直接接到培养基上;初代诱导阶段选用MS+6-BA 1.0 mg/L+NAA 0.1 mg/L 配方最好;增值 阶段选用MS+KT 1.0mg/L+NAA 0.2 mg/L+ GA3 1.0mg/L配方最好并能降低玻璃化;生根阶段选用1/2 MS+IBA 0.5 mg/L配 方效果最好。希望该试验的结论能为整个蛇足石杉快繁提供依据,加速其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76.
77.
杨鑫 《湖南农机》2013,(6):117-118
文章主要讲述了复合材料的优点以及在汽车行业、机械设备、船舶和海洋结构建造、航天航空领域、医学领域及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宋文龙  杨鑫  贾鹤鸣 《森林工程》2013,(2):74-76,134
针对采摘机械臂的位置终端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PID增益的滑模控制器。为实现位置跟踪误差系统对模型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的鲁棒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通过自适应律来在线调节PID控制增益参数,设计饱和函数来抑制滑模控制器的高频抖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能够驱动采摘机械臂精确跟踪期望的位置,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曲靖市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对曲靖地区5个蔬菜主产区农户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蔬菜种植户农药使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曲靖地区农药的使用存在农药来源不规范、对农药的认识程度低、对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知识认知浅薄、农药在施用上无技术人员指导等问题.[结论]可通过加强对农民与宣传、增加对农技人员和和农药生产经营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加强使用生物农药的宣传力度、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来应对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和小行距大株距种植3种机械化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等行距和小行距大株距相比,木薯采用机械宽窄行种植,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供应能力;同时木薯出苗率也增加,还可促进木薯生长及块根形成,提高木薯产量。与相同密度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宽窄行种植土壤容重降低了2.5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2.87%,产量增加了8.07%。由此可见,宽窄行种植对于木薯机械化生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