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智慧矿山是对矿山生产、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和后勤保障等进行自主感知、分析,并快速处理的智能化矿山。矿山在信息化时代中有数字矿山、感知矿山、智慧矿山三个阶段。结合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并按照综合调度指挥设计了总体的框架,形成了功能模块的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92.
93.
94.
<正> 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为了统一对立木材积的度量标准,部颁了[Y208-77]二元材积表。各省(区)为了减少外业测树工作量,都要根据部颁各树种二元材积经验式导算区域性、使用方便的一元立木材积表。这就提出了编制区域性树高表的问题。笔者仅就内  相似文献   
95.
基于PS123作物生长模型的黑龙江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计算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概括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PS123模型进行方法的改进,将PS123作物生长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计算黑龙江省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寻求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生产潜力计算方法,也为PS123模型在东北地区不同作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选取海伦市1999~2001年数据进行计算,取平均值代表近年来该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结果显示:修正的PS123模型科学、合理,计算简便;海伦市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别为:54008、11998、9531、8006 kg/hm2。与实际产量相比,光能、光温、气候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业自然潜力利用率分别为:10.7%、48.3%、60.9%、72.4%,海伦市玉米生产仍然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6.
为筛选适合套作的大豆品种提供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以耐阴型品种'南豆12'和不耐阴型品种'C10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套作和大豆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进行了不同品种的节间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力学指标的测定和相应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套作模式下,两个品种的惯性矩明显小于单作模式,而弹性模量明显大于单作模式。'C103'在单作模式下茎秆的抗弯刚度明显大于套作模式,而'南豆12'在两种种植模式下茎秆的抗弯刚度差异不大。在两种种植模式下,两个品种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刚度均为第一节间最大,且由低位节向高位节递减,可以作为筛选耐阴型品种的生物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97.
耕作方式对稻田碳循环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双季稻田碳循环及其生态服务价值,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土壤固碳潜力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于湖南省宁乡县进行,通过静态箱法测定翻耕秸秆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免耕秸秆还田(NT)稻田CH4及CO2排放,根据美国橡树岭国家生态实验室得出的碳折算系数计算各项农资投入的碳释放。结果表明:(1)机械操作造成的碳排放为CT〉RT〉NT,免耕分别比翻耕和旋耕碳减排61.69、35.70bC·hm^-2;(2)含碳农资碳减排对于稻田碳减排具有较大作用,其中减少含碳农资投入对于免耕碳减排作用最大;(3)免耕促进了稻田土壤碳固定,稻田生态系统总体碳固定为NT〉CT〉RT;(4)采用免耕、减少含碳农资投入有利于固碳及增加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研究得出免耕秸秆还田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及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建议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采用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98.
对氮肥利用效率若干传统观念的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巽浩  陈阜 《耕作与栽培》1991,(1):33-40,60
一、氮肥利用率30%? 国内普遍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氮肥利用率仅30%。在几个权威性的文件中(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都将化肥氮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作为2000年的一个科学发展目标。我们不是专门从事肥料研究的,但在生产实践中意识到,如果氮肥利用率真是30%,那么施的这些肥料为何产出那么多的粮食?于是我们从宏观上对全国和黄淮海地区作了养分平衡分析。有两种作法:  相似文献   
99.
夕阳泪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已达1.2亿,其中农村的老年人占70%.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0.
森林抽样调查中的实测样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过往森林资源调查的经验,就森林抽样调查中实测样地的种类、形状、面积量测和调查方法提出了见解,并对不同样地形状和面积大小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