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3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49篇
  61篇
综合类   342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平台结构的稳定性是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的最基础保障。为探究浮式风力机平台阵列的动态响应特性,该文提出一种3×3方阵排布的共用系泊系统多平台阵列方案,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 5 MW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通过辐射/绕射理论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并对比了单个平台和3×3方阵排布的多平台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在纵荡、垂荡和纵摇方向响应均集中于低频波浪(波浪频率低于0.5 rad/s时);3×3方阵排布位于四顶点处的平台存在一定的横荡响应,响应范围约为?0.2~0.2 m,其余平台横荡响应可忽略不计;随着环境载荷的加剧,单平台纵荡响应急剧增大,响应范围由?0.25~0.25 m增大到?1.5~1.5 m,多平台时纵荡响应变化不明显,均保持在?1.5~1.5 m,同时,多平台纵摇响应明显低于单平台,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案的有效,从而为未来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八师奶牛养殖优势突出,已形成以奶牛养殖为基础、乳制品加工为支撑的“养-加-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掌握师市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管理和发展现状。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支撑,提高繁育水平,降低饲养成本。助力师市奶牛养殖扩繁增量突破10万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为了提高沿黄河包头地区牧草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效解决当地牲畜在冬春季节草料短缺的现实问题,助力包头固阳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方法】课题组提出了推广种植巨菌草这种高产牧草的方法,并在固阳县下湿壕镇引入四种不同的巨菌草种植模式进行测试,包括A80(铺膜扦插,行距80 cm,株距40 cm)、A100(铺膜扦插,行距100 cm,株距40cm)、B80(铺膜开沟平放,行距80 cm,株距40 cm)、B100(铺膜开沟平放,行距100 cm,株距40 cm)。并分阶段对巨菌草的成活率、高度、分蘖数、叶片数等数据进行测录,研究不同阶段该地区的巨菌草生长特征。【结果】1)6月到8月初是巨菌草的分蘖期,每穴的巨菌草分蘖数从3~6株增加到16~20株;8月到9月是巨菌草的拔节期,此阶段植株日均生长高度为4 cm~6cm。整个巨菌草植株生长阶段的日均生长高度为2 cm~3 cm。2)采取行距100 cm、株距40 cm的开沟平放铺膜的种植模式,更适合耕地面积少的包头地区。开沟深度在5 cm左右,覆土3 cm,然后下放健康种节,可以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巨菌草出苗成活率,从而提高亩产饲...  相似文献   
84.
为了明确外源硅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研究以工业大麻品种云麻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个不同浓度(4、8、12、16、20 g/L)硅酸钠(Na2SiO3·9H2O)叶面喷施处理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硅在大麻植株中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钠可不同程度提高工业大麻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同时,硅酸钠能够增强大麻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其中,以12 g/L硅酸钠处理促进工业大麻生长的效果最佳。最后,通过对大麻植株各部位硅含量分析发现,叶面喷施硅酸钠处理后,硅主要富集于大麻叶片,且随着硅酸钠处理浓度的增加,硅在大麻各部位的含量也呈增加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外源硅能够影响工业大麻生长与生理活动。研究结果将为工业大麻合理地施用硅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以休耕轮作13年黑土农田为研究对象,探讨耕层土壤中微生物量碳(MBC)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层土壤中,休耕轮作下覆盖带、休闲带MBC平均含量分别比常规耕作高17.27%、8.92%(P0.05);覆盖带MBC含量比种植带和休闲带高17.64%、7.66%(P0.05)。MBC含量土层差异极显著(P0.01),休耕轮作和常规耕作处理下表层土壤MBC含量明显高于下层土壤,休耕轮作的三个条带及常规耕作下的MBC均随土壤深度降低而降低;0~10 cm土层MBC含量显著高于10~20 cm、20~40 cm土层。休耕轮作及常规耕作条件下MB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土壤MBC的变化主要受到土壤活性组分与水热状况的影响,土壤MBC与易氧化态碳(EOC)、水溶性碳(DO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休耕轮作有利于耕层中水分与温度的保持,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MBC含量高于常规耕作处理。  相似文献   
86.
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郑州市植物物候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1年MODIS NDVI 500 m空间分辨率的16 d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和郑州市域植物分布图,利用MODIS数据中高质量的植被指数研究河南省郑州市域植被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通过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和滑动平均法提取3种植被类型的关键物候期。结果表明:2011年郑州市域大部分林地、草地在第85~110天集中生长,到第220~240天基本成熟,在第305~325天逐渐停止生长,生长季长度为200~220 d。大部分冬小麦开始期在第40~60天,在第100~120天生长达到极限,在第135~150天逐渐停止生长,玉米生长期集中在第165~180天,在第220~235天进入抽穗期,在第260~270天生长结束,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度为90~110 d。研究结果与实地调研、前人研究资料基本相符,具有可靠性,因此利用MODIS NDVI数据能快速监测植被、有效获取区域植被物候信息。  相似文献   
87.
为探明山东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种植区土壤质地及营养水平特征,调查了烟台4个酿酒葡萄产区的23个蛇龙珠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质地及矿质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石砾(≥2 mm)含量≥10%,为砾质土;土壤颗粒≤2 mm的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占74.8%;土壤机械组成中,粗砂粒(2~0.2 mm)和细砂粒(0.2~0.02 mm)之和,占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0.82%,中等和低水平,占34.8%和39.2%;p H 6.03,微酸;碱解氮31.11 mg/kg,极低水平88.4%;有效磷16.44 mg/kg,极低水平53.62%;速效钾105.76 mg/kg,低水平46.4%;有效铜0.46 mg/kg,中等水平59.4%;有效锌0.54 mg/kg,低水平52.2%;有效铁19.05 mg/kg,高和适宜水平,占44.9%和49.3%,养分变异系数:有效铜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锌交换性钙有效铁,其中有效铜113.14%,为强变异,其他为中等变异。蓬莱产区土壤呈酸化趋势,p H 5.56,变幅在p H 4.43~6.68,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88.
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耧斗菜根解剖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大花耧斗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显微观察法等对CK、10%、20%、30%、40%PEG浓度模拟干旱胁迫下大花耧斗菜根在0 d、3 d、6 d、9 d、12 d的须根数、根长、根冠比、维根比等形态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耧斗菜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对大花耧斗菜须根数影响不显著性,根长显著增加,根冠比在胁迫时间3d后显著增加,维根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大花耧斗菜植株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变化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整体先下降后上升,而且从始至终各处理组的含量都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13种植物actin基因的密码子组成、密码子偏性及聚类关系,了解其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影响密码子使用的因素,为深入研究分子进化及物种进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odonW 1.4.4软件分析13种植物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密码子组成及使用参数,并对影响密码子偏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应用MEGA 4.1对13条基因的CD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密码子偏性的聚类分析.[结果]双子叶植物中actin基因的GC含量为45.0%~51.2%、GC3s含量为36.3%~53.8%,单子叶植物中GC含量为53.0%~58.3%、GC3s含量为60.9%~75.8%;actin基因在单子叶植物中偏爱G/C结尾的密码子,双子叶植物中偏爱A/T结尾的密码子.GC和GC3s与有效密码子数(EN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均为-0.906.ENC绘图分析结果表明,actin基因密码子偏性同时受突变和选择压力影响,单子叶植物受选择压力影响的程度大于双子叶植物.基于actin基因密码子偏性的聚类将单子叶植物高粱、玉米聚为一类,水稻、大麦、竹聚为一类,8种双子叶植物聚为一类.[结论]actin基因密码子偏性与碱基组成密切相关,其密码子偏性在单、双子叶植物间存在差异,依据密码子偏性的聚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0.
连续两年对22个茶树品种春梢的一芽二叶制蒸青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氨基酸含量年份间差异极显著,咖啡碱含量年份间差异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茶树体内生化成分含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外,还随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