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5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51篇
  31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正>中国的规模化养猪企业中,很多并非原来就从事养猪生产,他们看好养猪生产的前景,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但他们缺乏养猪经验,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背行业规则的现象,即养殖企业的管理误区,这是整体规模化养殖企业成绩低下的重要原因。对于养殖的忽视和误解,从而出现了错误的决策,导致生产成绩低下。解读养殖企业管理的误区意义重大。本文对集团化养殖企业管理误区分析如下:1人员管理误区1.1对于场长和技术人员的考核过  相似文献   
32.
为了寻找贯流式水轮机中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的合理取值,在保证其结构紧凑性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水力性能,在其他主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导叶与转轮之间轴向间距s值为30, 40, 50, 60和70 mm 的微贯流式水轮机模型进行全流场数值计算,研究轴向间距对贯流式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轮机的水头随着轴向间距的增大而增加,水轮机的轴功率随着轴向间距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综合各流量条件,水轮机通常在适中的轴向间距下取得较高的效率,该模型在s=40 mm时效率达到最高.选择适中的轴向间距可以改善转轮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和流态;过大的轴向间距会导致转轮进口发生负撞击,出现脱流现象;转轮出口的湍动能随着轴向间距的扩大而减小.在最优工况下,轴向间距从30 mm扩大至70 mm的过程中,转轮内部的水力损失逐渐增加,增加幅度达到15.6%,而出水管中的水力损失则减小了19.7%,总水力损失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选用s=40 mm 作为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33.
杨龙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255-257,260
通过查阅、分析归纳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成果,借鉴不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经验,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环节可运用的模式,其中拆旧区土地复垦方面有迁村并点模式、缩村腾地模式、迁村上山模式、撤村并居模式及整村搬迁模式;资金筹措方面有财政资金投入模式、社会资金投入模式及农村集体组织自筹资金模式;周转指标管理方面有先借后还模式及先还后借模式。通过研究,可辅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范标准,优化农村居民点科学布局,用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促进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34.
【目的】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常年浅耕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犁底层增厚与土壤板结的问题,研究深耕(打破部分犁底层)与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渗漏量、氮素淋溶量及氮素形态的影响,阐明稻田氮素淋溶量与耕作、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稻田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2015年安徽省舒城县设置两种耕作方式(旋耕12 cm、深翻20 cm)、3种等氮量施肥方式(仅施化肥处理T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T2、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T3)的田间定位试验,2019—2020年监测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以及稻季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量。(2)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对稻田水分渗漏量的影响。【结果】(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翻20 cm较旋耕12 cm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但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的水分渗漏量,仅在分蘖期增加7.4%,孕穗期之后无显著影响。(2)土柱试验结果显示,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水分渗漏量较旋耕12 cm和深翻20 cm显著增加,淹水时分别增加19.0%与11.0%,非淹水时分别增加23.0%与21.5%。(3)田间试验水分渗漏液中的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T3较T1和T2处理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显著降低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各施肥处理间铵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4)从整个水稻生育期看,两种耕作方式对氮素淋溶量影响不显著,而3种施肥方式下氮素淋溶量存在明显差异,T3处理降低了氮素淋溶量。深翻条件下T1、T2与T3处理氮素淋溶量分别为10.69、11.74和9.14 kg N·hm-2,旋耕条件下分别为9.83、11.21和8.58 kg N·hm-2。【结论】深翻20 cm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但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及氮素淋溶;相同耕作方式下,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因此,在长江中下游黏质且犁底层厚(如红黄壤型)的水稻土区,部分打破犁底层,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可构建深厚肥沃的耕作层,且不会增加水分渗漏和氮素的淋溶。  相似文献   
35.
为筛选出适宜在安徽省种植的亚麻新品种,2019年对7份亚麻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鉴定试验,对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原茎产量及种子产量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IBFC2019-2的原茎产量最高,为5 396 kg/hm2,种子产量为287 kg/hm2;中亚麻21的种子产量最高,为968 kg/hm2,原茎产量为4 249 kg/hm2。这2个品种最适宜在安徽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罗氏沼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海圣 《水利渔业》2003,23(3):58-59
从患病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性质测定,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虾,半致死剂量为3×105个/mL,证实温和气单胞菌为罗氏沼虾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病原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氟嗪酸、壮观霉素、复达欣、头孢呋肟、菌必治、先锋霉素Ⅵ、头孢噻吩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7.
影响中华鳖产卵、孵化的几个因子程宝良(江苏省宝应县水产局)闵每圣(江苏省宝应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局)86—89年我们在宝应县长沟特种水产养殖场对中华鳖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成功。四年累计产鳖卵145347枚,孵出稚鳖113459只,平均孵化率达8...  相似文献   
38.
<正>猪猝死征主要是由魏氏梭菌混合其它细菌共同引起的一种急性死亡症。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人畜粪便、土壤、水等环境中,该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亡。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家畜猝死征与该菌有关,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一般发生于育肥猪、母猪,呈散发性流行。2013年12月,江西农业大学兽医院接诊一例  相似文献   
39.
对云南热区4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抗性评价和发病特点调查,同时评价了人工摘除病叶法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拉比品种抗病性优于其它3个品种,同一品种植株上各部位发病严重程度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用20%噻菌铜SC 300倍液进行病害防治时,辅以人工摘除下部重病叶的措施可显著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0.
采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M(V)曲线初期冲刷效应判识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城郊环境差异影响,径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初期冲刷效应存在明显分异,城区COD、TP、TN污染物浓度低于郊区,氨氮浓度高于郊区;城区径流存在初期冲刷效应,郊区无明显初期冲刷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