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饲料原料成分是影响肉品质的最直接因素。本文对饲料原料的分类、肉质评价指标及饲料原料成分影响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更合理的应用饲料原料提高肉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阶段快大型黄羽肉鸡异亮氨酸需要量。分别选取0、22和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鸡2400、2160和1920只,按照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8个异亮氨酸梯度水平饲粮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栏),公、母各3个重复,0~21、22~42、43~63日龄3个阶段每栏分别为50、45和40只鸡。各阶段基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50%和0.45%。3个阶段各处理组饲粮均在基础饲粮中呈梯度添加异亮氨酸,组间间隔水平均为0.05%,各处理饲粮除异亮氨酸外其他营养水平均一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料和自由饮水。结果显示,异亮氨酸水平和性别对3个阶段鸡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且异亮氨酸水平和性别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随着异亮氨酸水平提高,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二次曲线变化(P<0.05;P<0.01)。双斜率折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0~21日龄阶段,公鸡、母鸡和公母混合鸡群的异亮氨酸需要量,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77%、0.72%和0.73%,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75%、0.70%和0.73%;22~42日龄阶段,公鸡、母鸡和公母混合鸡群的异亮氨酸需要量,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8%、0.64%和0.66%,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6%、0.62%和0.64%;43~63日龄阶段,公鸡、母鸡和公母混合鸡群的异亮氨酸需要量,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4%、0.59%和0.61%;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1%、0.57%和0.59%。黄羽肉鸡异亮氨酸营养需要量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各个饲养阶段公鸡的异亮氨酸需要量均显著高于母鸡,以料重比为评定指标得到异亮氨酸营养需要量低于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得的需要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33.
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黄羽肉鸡饲料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经查阅并总结了2017-2018年关于黄羽肉鸡饲料营养的国内外文献,旨在为黄羽肉鸡安全、高效养殖提供技术参考。作者主要从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研究、非常规饲料原料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在黄羽肉鸡饲料营养的应用及研究中应关注以下内容:明确饲料原料中矿物元素、维生素的含量,减少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资源浪费;中草药具有多糖、生物碱、皂甙和有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建议使用时应合理配伍制成多功能中药添加剂,使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有提高改善作用;益生菌添加剂是一种对黄羽肉鸡养殖有效、绿色环保的添加剂,其中芽孢杆菌和酵母效果较好,两种益生菌组合使用其效果更佳;改进植物性饲料原料的生产工艺以提高其利用率;开发新型的动物性蛋白原料,如蝇蛆和黑水虻等昆虫类动物性蛋白具有安全、绿色环保等优势,是新型动物性蛋白原料的优选。总之,中国的黄羽肉鸡高效养殖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建议完善黄羽肉鸡、种鸡饲养标准,开展更广泛的黄羽肉鸡饲料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以及黄羽肉种鸡母体营养对后代肉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4.
随着优质鸡品种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化利用,有关如何满足优质肉鸡营养需求、充分发挥肉质优势、保障其健康、高效生产等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2015年优质肉鸡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优质肉鸡营养需要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代谢调控技术研究、饲料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三个方面.总体上,关于优质肉鸡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国际上报道较少,国内主要针对不同地方品种优质鸡营养需要参数、植物活性物质、益生菌和酸化剂的应用技术、饲料资源(小麦、棉粕、菜粕和酒精副产物等)的安全高效应用上开展了大量研究,而关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利用方面的报道仍较少.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玉米-花生仁饼型低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氮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1920只(公母各占1/2),公、母鸡各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4个组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5%、21.5%、20.5%和19.5%。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水平CP和性别对21日龄肉鸡末重和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2.5%CP组和21.5%CP组ADG均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饲粮CP水平对肉鸡ADG的影响具有显著线性效应(P<0.05)。22.5%CP组公鸡ADG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CP水平组(P<0.05),21.5%CP组公鸡ADG也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22.5%CP组和21.5%CP组母鸡ADG均显著高于19.5%CP组(P<0.05)。2)饲粮不同水平CP对肉鸡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22.5%CP组F/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21.5%CP组F/G显著低于19.5%CP组(P<0.05)。3)饲粮不同水平CP均对肉鸡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21.5%CP组肉鸡氮利用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19.5%CP组氮利用率也显著高于20.5%CP组(P<0.05)。由此可见,以玉米-花生仁饼为基础饲粮,低CP水平饲粮中尽管补充添加了晶体氨基酸,但是还是会影响公鸡生长。1~2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母鸡饲粮CP水平可以降低1~2个百分点。建议将公、母鸡分开饲养,以实现对其营养的精准调控,提高氮利用率,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36.
中国是畜牧业大国,饲料资源需求大,但供应不足等问题严峻,非常规饲料资源对黄羽肉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非常规饲料资源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米糠、饲料米、木薯、木薯渣等非常规能量饲料原料;棉籽粕、菜籽粕、玉米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花生饼粕等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和桑叶粉、辣木叶粉、杏鲍菇菌渣、发酵味精废弃物、柚皮粉等其他非常规饲料资源。介绍了非常规饲料原料含有的毒素与其他抗营养因子,分析了非常规能量、蛋白饲料原料分别与常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相比时营养特性、成分含量的优势与不足,并分别给出了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适宜添加量、添加时间及时长,最后总结了目前在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在黄羽肉鸡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进一步促进黄羽肉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叶绿醇对脂肪细胞分化及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醇(phytol)是植物叶绿素分子上一个支链。动物摄入的叶绿醇在体内可以代谢产生植烷酸和降植烷酸。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不仅是机体氧化代谢的重要能量来源,而且在糖脂代谢、脂肪细胞分化聚酯调控方面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指出该过程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PPAR)和视黄醇受体(RXR)的激活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叶绿醇在体内的基本代谢过程,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调控糖脂代谢的功能及其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深入研究叶绿醇的分子营养学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模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雏252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7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符合饲养标准需要量;低蛋白质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3%,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异亮氨酸,使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相同;其余5个组根据扣除法原理,依次按照饲养标准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及异亮氨酸水平扣除20%,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不变,分别为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蛋氨酸组、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和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低蛋白质-赖氨酸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2)低蛋白质-蛋氨酸组和低蛋白质-色氨酸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蛋氨酸组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P<0.05).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与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P<0.05).3)所有组排泄物中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氮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所有组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存留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蛋氨酸、精氨酸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和低蛋白质-苏氨酸组的苏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到,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7.51%)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适宜比例为100∶(44~ 55)∶72∶(18~23)∶(54~72).  相似文献   
39.
黄羽肉鸡在我国肉鸡产业乃至整个畜禽行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众多已有的黄羽肉鸡能量需要量研究数据分析得到的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黄羽肉鸡氮校正代谢能需要量参数。分类型、分阶段综述了黄羽肉鸡粗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钙、非植酸磷、钠、氯、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量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应用的肉鸡氨基酸平衡模式。涉及的绝大多数营养需要参数已编制录入最新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NY/T 3645-2020)中,为实现黄羽肉鸡精准营养提供参考借鉴。综述了黄羽肉鸡肉品质营养调控研究,主要涉及维生素、矿物元素等营养素和大豆异黄酮等非营养性功能添加剂对黄羽肉鸡肉质的调控作用。在黄羽肉鸡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方面,主要综述了小麦、米糠等非常规能量饲料,棉籽粕、菜籽粕、玉米DDGS等非常规蛋白饲料,以及桑叶粉、辣木叶、发酵树叶等其他非常规饲料资源在黄羽肉鸡中的应用研究,这些将为实现黄羽肉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43~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43~63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用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1 6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5个组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50%(基础饲粮)、0.57%、0.64%、0.71%和0.78%苏氨酸的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43~63日龄黄羽肉鸡的料重比(P<0.05),其中0.57%、0.64%、0.71%和0.78%苏氨酸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50%苏氨酸组(P<0.05),但对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相关(P<0.05),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计算得出,黄羽肉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68%,苏氨酸每日需要量为0.61 g,苏氨酸与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76、1.94和4.00。2)0.64%、0.71%和0.78%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50%和0.57%苏氨酸组(P<0.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