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为害桑科植物,是国内苗木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尤以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蚕区最为严重。桑蟥自古以来一直是桑园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2.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桑树品种"强桑1号"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针对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在中晚秋的变化,研究桑树在自然降温、桑叶逐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特点。结果发现,"强桑1号"桑叶逐渐老化的过程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活性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上升,抗氧化酶系统在桑叶的衰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α-蔗糖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桑叶中提取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为了解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的作用机制,应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桑叶DNJ(纯度95%)对α-蔗糖酶的抑制特性。通过建立的α-蔗糖酶酶促反应体系表明,在α-蔗糖酶质量浓度≤500μg/mL、反应时间8min以内时,反应体系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抑制活性检测表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67mg/mL;依据酶抑制动力学曲线特征推断桑叶DNJ对α-蔗糖酶具有明显可逆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Ki为6.73mg/mL。  相似文献   
15.
若干新桑品种对桑疫病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疫病(黑枯型,下同)又称烂头病,是桑树主要传染性病害之一,细菌通过气孔及伤口侵入,发病初期叶部呈油渍状斑点,后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褐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退绿变黃而脱落,新梢变黑,枝条上出现黑色点线状条斑,有的病斑可延伸到  相似文献   
16.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7.
钟石  林天宝  吕志强  朱俭勋 《蚕桑通报》2010,41(4):23-23,31
<正>桑黄是一种东南亚传统的珍贵药用真菌,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据《药性论》记载:味甘辛,无毒。《全国中草药汇编》则记载桑黄具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抗肿瘤、免疫增强、抗肝纤维化等作用。目前在日韩等国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前期筛选出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发酵条件的筛选优化桑黄发酵工艺。结果最适桑黄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7℃,装液量30 mL/50 mL,种龄5 d,接种量10%,培养时间7 d。在最适条件下,桑黄菌丝体的产量高达26.52 g.L-1。  相似文献   
19.
朱燕  刘岩  林天宝  魏佳  吕志强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15-1916
桑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果桑的二次发芽能在淡季上市,显著增加了果农收益。为了研究果桑二次发芽的适宜条件,本文以主栽果桑品种大十为试验材料,选用市面上3种常用的果树促发芽剂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抽枝宝和催芽发枝素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桑二次发芽率,而使用抽枝宝效果最佳,果桑二次发芽率最高达到74.4%。  相似文献   
20.
林天宝  朱燕  刘岩  吕志强  魏佳 《蚕业科学》2019,45(2):175-180
以叶片老化进程差异显著的2个桑品种强桑1号和农桑14号为材料,通过测定与植物叶片老化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初步探讨桑树秋季桑叶老化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桑树抗老化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植物激素乙烯和脱落酸含量均随叶片老化显著变化,可作为桑叶老化的代表性指标。强桑1号桑叶中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植物激素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农桑14号,但并没有随老化进程呈现显著变化;而脯氨酸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与农桑14号没有显著差异。这些指标对于桑树叶片老化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