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异色瓢虫对两种蚜虫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异色瓢虫成虫经24小时饥饿处理后,对不同密度下的大豆蚜和玉米蚜捕食量变化的比较分析,认为异色瓢虫捕食这两种蚜虫功能反应符合Ⅱ型反应,均可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方程式为:Na玉米=0.6792N/(1+0.0022N)、Na大豆=0.9463N/(1+0.0023N),同时,经比较异色瓢虫对大豆蚜和玉米蚜的功能参数,发现异色瓢虫对大豆蚜的控制能力明显强于玉米蚜。  相似文献   
62.
实验结果表明,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交尾后3~7d之间为产卵盛期。成虫取食食物不同,产卵量也不同,5%白糖水饲喂产卵量最多。卵在田间呈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63.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越发凸显。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卓越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促进个人发展成为农业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个性化培养为切入点,通过对2014届植物保护学专业学生进行试点开展实践培养,以期探索农业院校发展卓越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4.
为了更好地开展杂豆田害虫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杂豆高产稳产,2014—2015年对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林甸县、甘南县、依安县、肇源县、拜泉县、农大实习基地、和平牧场和梧桐河农场等地的杂豆田节肢动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发现,杂豆田节肢动物共72种,分属2纲,12目,53科,其中有害昆虫和有害螨共52种,天敌20种,中性昆虫2种;为害严重的害虫有双斑萤叶甲、细胸金针虫、绿带翠凤蝶、苜蓿盲蝽、豆蚜、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65.
利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培养黄绿木霉菌所得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生长抑制率,比较黄绿木霉菌发酵液抑制稻瘟病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PD液体培养黄绿木霉菌可以获得有较强抑菌能力的代谢物质,且蔗糖和乳糖也可做为碳源。培养96h至120h时抑菌能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66.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了毒蘑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毒蘑菇GD-1菌株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碳源与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硫酸氨,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最佳pH为5.5。利用该菌株进行对虫体的毒害作用试验发现,菌体和发酵液混合后对黄粉虫幼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67.
厦门市林木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采集、引诱采集、室外纱笼饲养采集、室内饲养采集等方法,对厦门市天敌昆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厦门林木天敌昆虫已鉴定的有7个目、25个科、70种,其中多数种为天敌昆虫。了解这些天敌昆虫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开展。  相似文献   
68.
榕树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是厦门市榕树(FicusmicrocarpaL.f.)的最主要树干害虫,在厦门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中旬成虫出现,5月下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6月上旬幼虫孵化;并提出了星天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9.
根据对寒地稻田内水稻负泥虫幼虫及卵的调查,计算了5种聚集度指标,并进行了Iwao回归分析和Taylor幂的法则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及卵在田间均为聚信分布,聚集强度对种群密度具有依赖性,环境条件是引起虫体聚集的主要因素,幼虫在田间在分布单位为个体群,卵为单一个体,同时提出了理论抽样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70.
水黾对灰飞虱的天敌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黾(Aguarium paludum Fabr.)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捕食情况的观察,明确了水黾对灰飞虱的捕食行为,并对水黾对灰飞虱的功能反应和不同密度下水黾相互干扰的干扰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