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换代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本研究试图从农业系统食物产出中的肉食和粮食产出分析我国现行农业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与缺陷。采用H-P滤波分析,通过对我国耗粮型和非耗粮型肉类产量以及粮食的稳定性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发现:1)1992-2012年间,我国人均粮食消耗量、人均耗粮型肉类消耗量和人均非耗粮型肉类消耗量之比由1992年的70.53∶6.36∶1变化为2012年的9.37∶2.68∶1,人均粮食消耗量在人们膳食结构中显著降低,肉类消耗逐步上升;2)目前我国肉类产量处于波动上升阶段,随着肉类产量和消耗量大幅增加,继而使得粮食消耗增加;3)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自2000年以后,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在逐渐减小。因此,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下,肉类需求的上升和粮食增长潜力减小的矛盾逐渐凸显,这使得降低动物粮食需求成为必要,增加食草性的非耗粮型肉类的产出,发展草地农业成为了可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
[目的]厘清林缘山区生态肉牛养殖扶贫的优势与困境。[方法]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在甘肃省林缘山区3个村开展精准扶贫调查。[结果]该区域开展生态肉牛养殖扶贫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饲草资源丰富、资金保障有效、贫困户参与度高、饲养品种优良、交通条件便利、市场前景广阔、周边养牛环境好等8方面优势,但也存在盈利模式单一、饲养方式不科学、农作物秸秆未充分利用、产业化程度低、防疫及疫情监测机构不健全等5方面的问题。[结论]为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4点出发:一要改变思想和经营模式;二要改变传统养殖模式,缩短出栏周期;三要调整饲草料营养结构,提高其利用率;四要探索生态肉牛养殖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3.
苜蓿生产视角下我国奶业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1—2014年我国苜蓿和牛奶产量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了苜蓿和牛奶二者生产重心的位置分布、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及重心偏离等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苜蓿生产重心与牛奶生产重心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苜蓿生产与牛奶生产的年平均重心偏离高达621.69 km,并有不断扩大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奶业布局,实现草畜一体化,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在进行奶业布局时应与苜蓿生产布局统筹规划;短期来看,苜蓿生产企业和奶业企业应积极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另一方面,已将苜蓿等草产品的运输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省份应继续实施与完善,尚未实施的苜蓿生产优势省份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尽早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4.
2007年12月1-2日,来自全国80多个学术团体约220名草业青年工作者齐聚海南省海口市,参加了“中国草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国草学会名誉理事长、2008年国际草地草原大会组委会主席洪绂曾教授,2008年国际草地草原大会组委会总顾问、中国工程院任继  相似文献   
25.
家畜养殖规模是草地载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对于引导牧户合理放牧,遏制草地退化,确保我国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根据在青海省调查获取的牧户数据,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了冻原高山草地上相关因素对牧户家畜养殖量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深入剖析了不同规模牧户家畜养殖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探索家畜养殖影响因素在牧户规模层面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冻原高山草地牧户家畜养殖量的主导现实因素为自然因子,其余影响因素依次是政策因子、教育因子和非牧因子;中等以下规模牧户家畜养殖量受家庭劳动力和非牧就业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中等及以上规模牧户家畜养殖量受人均经营草地面积和草原补奖政策的显著影响,补奖政策中禁牧比草畜平衡更能达到保护草地生态的目标。建议增加牧区非牧就业机会,积极引导中等以下规模牧户参与非牧就业,同时加大冻原高山草地禁牧范围,并在补偿标准上对中等及以上规模牧户适当倾斜。本研究发现了冻原高山草地上家畜养殖影响因素在牧户规模上的异质性,为政府针对不同规模牧户区分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由大连长兴岛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所在地(25 km2)的等高线图,通过坐标测量机测量得到数据库文件,用到不规则曲面的拟合和生成技术得到三维三角剖分插值模型,将该模型转换为3DMAX模型进行渲染,得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演示模型。由于三维散乱数据点之间拓扑关系的复杂性,国内外对其直接剖分的理论和方法尚不完善、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1],本文无疑是由等高线图对地形地貌科学准确描述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
放牧家畜模拟践踏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慧龙 《草地学报》2009,17(5):636-642
放牧家畜践踏在草地退化和健康维护中起主导作用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结合放牧家畜放牧行为和踏压作用力分析,采用气泵与践踏器直接连接的设计,研制了"手持式气动放牧家畜模拟践踏器"。"手持式气动放牧家畜模拟践踏器"是一种精确模拟放牧家畜的践踏作业的手提便携式专业工具。通过压缩气体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下运动,模拟放牧家畜的践踏作用,模具平台前装有活动关节可同时模拟放牧家畜践踏的"摩擦削切作用",由于汽缸工作压力大小可调节,践踏次数可计数,从而实现对牛、马、羊等放牧家畜的践踏可调节、可计量的目的。该机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手提便携、性价比高,特别适用于小尺度研究各种放牧家畜践踏对任意类型草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我国传统农业对谷物高产的追求导致土地的过度使用、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地被开垦为农田,因而改变耕地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对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者的相关性、甘肃省粮食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比例的耕地转变为牧草地时的食物产出效益,来探索耕地转化为牧草地的必要性及其对食物安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草具有必要性,一是因为传统农业粮食增产的空间十分有限,二是因为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口粮消费量递减。当15%的耕地转变成牧草地时,较低生产力(3 t·hm-2)、中等生产力(6 t·hm-2)、较高生产力(10 t·hm-2)水平下的总食物当量变化分别为:减少2.3%、增加2.6%、增加16.8%。因此,退耕还草发展草地农业可以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用并持久地服务于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9.
基于RUSLE模型的三江源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 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特征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降雨侵蚀力因子年际浮动变化较大,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土壤可蚀性因子呈斑块化分布特征,较高可蚀性类占到总面积的95.66%;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受海拔显著影响;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在研究区自西北向东南呈现空间异质性特点,过度放牧是引起下垫面侵蚀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2)对RUSLE模型的验证显示相关系数和平均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49和75.29%,RUSLE模型估算存在一定的高估,在没有形成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机理模型前,应用RUSLE模型仍然是较好的现实选择之一。3)利用RUSLE模型估算的三江源2001-2012年平均侵蚀量为3.1×109 t/年,侵蚀强度分级重心转移分析表明中度侵蚀、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重心相对集中,侵蚀程度最高的3个地区为格尔木市唐古拉乡、治多县和兴海县。4)由土壤流失量结合市场价值法,估算出研究区2001-2012年平均有机质经济损失价值为114354元/km2, 总年均经济损失达399亿元,整个研究区受土壤侵蚀现象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创新发展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分类、分级、分段、分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0.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雅  林慧龙 《草业学报》2015,24(1):141-157
草地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国土资源之一,充分合理的利用这种资源禀赋,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草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维护生态安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草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将草产业的运行按照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进行划分,在每一环节中分别将国内外草业经济发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产品生产环节、企业组织与产品加工环节和市场及配套环节中,我国草产业发展都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充分发挥我国草地资源的发展潜力,在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这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尽快进行草业生产方式和经营形式的变革,由政府与企业相互配合,完善草产品市场的运作机制,尽快设立草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行业代码,并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草原立法,将草原立法的出发点由确定所有权转移到指导和规范草产业的运行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