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家禽活动空间的相应减少,环境性致病菌逐渐成为家禽感染发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沙门氏菌作为家禽的一种常见致病菌,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进行传染,污染的饲料、水已成为沙门氏菌感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2.
从山东地区发病肉鸽中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SDZ08),经测定,其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的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107.85、52.5h、1.8、2.2,表明该新城疫病毒为强毒.通过分析其融合蛋白(F)发现,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F基因分型及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SDZ08株属于基因Ⅵ,与La Sota、F48E9、B1、V4等传统毒株同源性较低,与鸽源NDV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血清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抗原基因,筛选毒力较强的血清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提取其基因组,分别用Sau3A I酶切法和shotgun法对基因组进行处理后,选取1.5~3 kb的DNA片段,与PUC118载体连接后电转化JM109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血清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组文库。两种方法得到的库容量分别为40 000和50 000左右,随机挑选阳性克隆鉴定表明有外源DNA片段的插入,说明建库成功。该文库的成功构建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新的抗原基因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为了建立白虎定喘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金银花、黄芩、知母、板蓝根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特异性强;在0.103mg/mL~0.824mg/mL范围内黄芩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阴性对照无干扰,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98%,精密度试验RSD为0.61%。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对白虎定喘口服液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45.
西地碘粉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西地碘粉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方法]选用清洁级ICR小鼠60只,采用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西地碘粉急性中毒症状,并测定西地碘粉经口给药对小鼠的LD_(50)。[结果]小鼠经口给药后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包括:给药后15 min,高剂量组小鼠出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并逐渐转入抑制,反应迟钝、不食、麻痹。0.5~1.0 h后有小鼠出现呼吸困难,伴随脖颈伸直、食欲废绝;3 h后开始出现死亡,小鼠死亡前出现惊厥、抽搐、震颤等神经症状。急性死亡发生于给药后3~24 h。中毒死亡后剖检发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伤,其次是肺和心脏。根据各剂量组死亡率,计算出西地碘粉对小鼠的急性经口LD_(50)为4 972.75 mg/kg.,其LD_(50)95%可信限为4 382.77~5 642.16 mg/kg。[结论]西地碘粉对小鼠的经口LD_(50)介于501~5 000 mg/kg,属于低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清营颗粒的急性毒性效应,选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限量法进行试验,经口单次给予雌雄各10只SD大鼠受试品清营颗粒,给药剂量为30 g/kg体重,然后分别于染毒前0 d、染毒后1、2、7、14 d测定大鼠体重,并连续14 d进行详细临床观察。观察期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大体剖检。雌雄大鼠在给予30 g/kg体重剂量的清营颗粒后,精神状态良好,采食、大小便及体重增长正常,直至试验结束时无异常临床症状出现。雄性大鼠在给药1、2、7、14d后,体重持续增长;仅有4只雌性大鼠在给药1 d或2 d后体重降低,其他雌性大鼠体重持续增长。剖检结果显示,无肉眼可见病变。综上所述,清营颗粒对雌性和雄性SD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耐受剂量大于30 g/kg体重。根据化学物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标准依据,表明清营颗粒无毒。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从山东省不同奶牛场筛选出6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按试验要求分三组,第一组为20头8~15月龄的未配种的青年奶牛,第二组为20头处于干奶期(围产期)的奶牛,第三组为20头产后一个月的奶牛。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的方法从产道分离到细菌150株,其中乳酸杆菌46(30.70/4)株、表皮葡萄球菌39(26%)株、无乳链球菌21(14%)株、大肠杆菌23(15.3%)株、芽孢杆菌8(5.3%)株、棒状杆菌5(3.3%)株、念珠菌8(5.3%)株。比较结果显示,乳酸杆菌为正常奶牛产道内的主要寄生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但是未配青年奶牛的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分离率并不高。试验发现,奶牛阴道内的寄生菌一般为2~3种。  相似文献   
48.
参考1型鸭肝炎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7条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覆盖整个病毒基因组三个忠实性片段,并按顺序组装进载体pBR322中,获得全长cDN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克隆与母本毒序列同源性达99.6%,并且5’端的T7启动子和3’端的Mlu I线性化位点均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49.
采用Cetavlon、冷酚、不同浓度乙醇沉淀、离心等步骤精制的荚膜多糖,用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分析检测其理化特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提取的荚膜多糖具有良好的多糖特性、结构特征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0.
家禽的细菌性疾病是由以禽副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出血性败血症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细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