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8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动物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不足的状态称为免疫抑制.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免疫抑制性疫病在集约化程度高的大型猪场和鸡场中较为普遍,已对养猪业和养鸡业尤其对肉猪、肉鸡生产造成很大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成为制约养猪业和养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感染、鸡传染性囊病、鸡网状内皮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等.然而,对于鸭传染性疫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鸭的免疫抑制病.我们依据近些年来,对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疫病开展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检测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鸭呼肠孤病毒、鸭流感病毒、鸭2型疱疹病毒、鸭圆环病毒可直接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与鸭免疫抑制相关.综合文献报道,本文将鸭呼肠孤病毒病、鸭流感、低毒力鸭瘟病毒感染、鸭2型疱疹病毒病、鸭传染性囊病、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鸭圆环病毒感染一同归为鸭的免疫抑制病.  相似文献   
72.
该文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及植纹鉴定技术,对长白山地区野豌豆属三种植物成熟叶片的解剖结构及表观结构植纹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野豌豆属植物演化关系,为其属下分类及演化趋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广布野豌豆、大叶野豌豆、歪头菜叶片解剖结构对比结果表明:歪头菜叶片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外切向壁角质层加厚,木质部导管孔径较大,主脉纤维细胞发达并形成维管束鞘。植纹鉴定结果表明:虽然同属植物叶片表观结构植纹特征具有同源相似性,但供试的野豌豆属三种植物叶片表观纹理及垂周壁类型有明显差异,广布野豌豆无副卫细胞,大叶野豌豆、歪头菜植纹气孔副卫细胞平列不等型。数理统计后的植纹特征显示,歪头菜较大叶野豌豆更进化。供试的三种植物的演化关系为广布野豌豆<大叶野豌豆<歪头菜。  相似文献   
73.
鸭圆环病毒PT07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临床健康的番鸭法氏囊组织中分段扩增获得鸭圆环病毒(DuCV)PT07全长基因组,将扩增片段分别克隆,获得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DuCV基因组全长为1988nt。经基因组结构分析发现,DuCVPT07的基因组有3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V1/rep和C1/cap是2个主要的ORF,分别编码Rep蛋白和Cap蛋白;在V1/rep和C1/cap的5'起始端之间存在与启动滚环复制有关的1个茎环结构和1个正向重复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发现,DuCV可分为2个群,PT07与TC1/2002~TC4/2002和FJ0604同处一个进化分支,而与Ger、33753-52和MH25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4.
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登陆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11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A/Chicken/Zhejiang/HJ/2007(H9N2)毒株8个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基因序列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8个基因片段均有HJ毒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其血凝素(HA)基因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PSKSSR*G-,为不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 HA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特征;与QA/HK/G1/97的进化关系较近,处在同一分支。其神经氨酸酶(NA)基因在63、64、65位点上有3个氨基酸(T、E、I)缺失,在遗传进化上属于常见的CK/BJ/1/94(DK/HK/Y280/97)群系。核蛋白(NP)基因整合有同地分离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NP基因片段,进化关系较近。基质蛋白(M)基因与1999年香港感染儿童的两株流感病毒(HK/1073/99和HK/1074/99)进化关系属于同一分支。非结构蛋白(NS)基因与近年来分离的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进化关系相近,和1998年首次报道的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SW/HK/9/98)处在同一进化分支。聚合酶蛋白(PA、PB2、PB1)中,PB1从33-47位存在15个连续碱基缺失,是首次报道该基因ORF内存在缺失,从遗传进化上和近年来分离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处在同一分支上;PA基因从遗传进化上和PB1基因类似;PB2基因与常见的流感病毒毒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在相应的进化树另成分支。因此,A/Chicken/Zhejiang/HJ/2007(H9N2)是由不同流感病毒基因亚系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  相似文献   
75.
为了鉴定水稻新品种在南平市的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及其它性状,为新品种审定和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南平市目前水稻种植现状,2003年开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76.
对南平市2007年中稻新品种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7.
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入手,探讨目前状况的形成原因,探索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业管理的思路,以保障农机维修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机安全、高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8.
生态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品质是一个以加工制品衡量的复合性状。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是小麦子粒品质性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麦谷蛋白/醇溶蛋白的比例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决定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烘烤品质。子粒中淀粉的品质尤其直/支链淀粉的含量和比例影响到面团的性质和小麦制品尤其是蒸煮制品的品质。淀粉中的酶类和脂类对小麦品质也有影响。小麦子粒的品质表现是基因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温度、降水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均可影响小麦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79.
建立同时检测鲫(Carassuys auratus Linnaeus)血浆和肌肉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初步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肌肉样品经液-液萃取和固相小柱处理后,以乙腈:水= 40:6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采用SHIMADZU ODS柱(150 mm×4.6 mm; i.d., 5 μm)色谱柱分离.测定鲫经口染毒后血浆和肌肉中DMP和DEP的浓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定量限为0.05 μg/mL,回收率95%以上,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经口染毒48 h内,鲫血浆和肌肉中均能检测到DMP和DEP的残留.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已经初步用于鲫血浆和肌肉中DMP和DEP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相似文献   
80.
为了配合杂交水稻雄性不育诱导剂保纯灵的应用技术研究,探讨了保纯灵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保纯灵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农S-1和培矮64S两种材料的叶片和颖花核酸总含量均降低,叶片酸溶性无机磷含量降低,而颖花中含量增加;叶片和幼穗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首先表现增加,随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衡农S-1叶片和颖花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均增加,而培矮64S叶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加,颖花中该酶活性首先增加随后降低;衡农S-1叶片和颖花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降低,而培矮64S叶片和颖花中,该酶活性首先增加随后降低.此外,光温诱导的培矮64S不育株颖花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可育株的酶活性,光温诱导雄性不育与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颖花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