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1998年嫩江洪水之后,按市政府统筹安排,青色草原种畜场以草场救灾,接纳了二里畜牧场的300余只受灾绵羊和自己的种羊群在同一草场上轮回放牧.结果,引起种羊群多种体内外寄生虫混合感染.1998年9月末,全场感染发病种羊381只,占存栏羊887只的43%.截止11月18日已死亡种羊137只,占存栏种羊887只的15.45%,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62.
1998年8月以来,牲畜坏死杆菌病呈地域性大批发生。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8年8月下旬对本市沿嫩江、讷谟尔河、老莱河流域的17个乡镇进行畜禽疫病普查,调查的5群共287头牛中,患腐蹄病的34头,发病率为11.8%;8群共643只绵羊中...  相似文献   
63.
为了筛选出适应松嫩平原自然条件的优良禾本科牧草,试验测定和比较了10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的生育期、越冬率、茎叶比、生长速度以及生产性能5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G1-120披碱草、02-16披碱草、披碱草(北京)、04-16蒙古冰草和G.3.41.74无芒雀麦表现较好,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4.
发酵豆皮、鸡粪饲喂育肥猪试验报告田培育,柴凤久,刘伟(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农户养猪占我省生猪存栏数的90%以上,为促进农村养猪生产、广开饲料资源,我们利用农村富有的大豆荚(豆皮)、鸡粪进行发酵喂猪,探讨农村条件下最佳的饲粮组成,...  相似文献   
65.
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草场上,对牧草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状况与牧草的产量,经济类群变化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二高一低”的变化规律,在干旱季节提高低平地土壤含量水量,可促进小时章牧草的生长发育,在牧草返青期以每公顷灌水300吨,抽穗期每公顷灌水700吨增产效果显著,二者比对照增产39.6%和45.3%,在多雨季节降低洼地土壤含水量,可使质差的莎草科苔草草地向禾本科小叶章草地主  相似文献   
66.
美国籽粒苋,是一种新型粮、饲、青兼用 作物,科学界称之"21世纪的粮食”.其品质 优、产量高,为畜禽饲料之最. 1 营养价值与利用 籽粒苋具有适应性广,易管理,再生速度 快,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优点,尤 其以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而著称.据报道,其 种子粗蛋白质含量15.92%、赖氨酸含量 0.97%、粗脂肪6.21%;叶片含粗蛋白质 28%、茎15.57%,营养价值是高粱和玉米的 2~3倍.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远远高于其它粮 食作物.  相似文献   
67.
三江平原小叶章牧草最佳刈割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小叶章牧草最佳刈割期的探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柴凤久,王玉林,郭宝华,翟景坤三江平原地区现有天然草场213.1万公顷,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天然草地,素以盛产小叶章(Deyeuxiaangstifolia)而著称.随着三江平原的开发利用,草地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68.
69.
为了研究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和农艺措施治理盐碱草原土壤石油污染的效果,试验在大庆采油五厂作业区采用6个牧草品种及不同措施改良石油污染的土壤。结果表明:治理后的草地土壤石油含量降解58.70%~96.60%,土壤pH值降低0.18~0.57,植株高度和密度增加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其中披碱草+处理5(盐碱微生物制剂+磷酸二铵)和苜蓿+处理4(微生物有机肥+磷酸二铵)2个较好组合的产草量分别为6 462.9 kg/hm2和5 666.5 kg/hm2。  相似文献   
70.
以8个甜荞品种在全国19个不同地点进行栽培试验,采用酶重量法测定所得种子中膳食纤维含量,分析在不同地点栽培下不同甜荞品种的籽粒膳食纤维变异情况和不同品种对基本生态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甜荞籽粒的总膳食纤维含量(TDF)、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NSDF)、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WSDF)平均分别为19.65%、14.94%、4.71%,变异范围分别为13.91%~28.32%、8.76%~23.34%、0.63%~9.72%.TDF含量在品种间及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NSDF含量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WSDF含量在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而地点间差异不显著.Scott-Knott聚类分析显示TDF上供试品种可分为3类和参试地点可分为4类;NSDF上,地点可分为4类;在WSDF上,供试品种可分为3类.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甜养品种膳食纤维含量与海拔、生育期均温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榆荞4号的TDF(r=0.637**)和NSDF(r=0.651**)含量与纬度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榆荞4号较其他7个品种对纬度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