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9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诺维氏梭菌是羊黑疫的致病菌,该菌可使1岁以上的绵羊发病,山羊也可以患此病。由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羊黑疫发病急,死亡快,家畜往往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就死亡,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本研究利用重组诺维氏梭菌ɑ毒素制备单克隆抗体,研究过程中成功制备了2株针对诺维氏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978CT716.15.65和1978CT142.38.7。对所得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进行间接ELISA测抗体效价,最高可达到1:512 000。对所获得的2株杂交瘤细胞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2种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鉴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生物活性单一、纯度相对比较高且与抗原结合特异性强等优势,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达到快速检测疾病及治疗疾病的目的,为构建快速检测诺维氏梭菌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2.
高密度发酵是现代发酵工程的一顶新技术,能显著提高大肠杆菌菌体和基因工程产品的产量。我们就影响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的因及其控制、发酵方式的选择和发酵终点判断及异常发酵处理进行了简要讨论,并对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3.
新型猪源性H1N1流感病毒能引起人和猪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2009年4月起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试验拟对其分离株的气源性传播特点进行研究。2011年1月,华东某地区出现流感疫情,本研究从病死猪的鼻腔棉拭子和肺脏中分离到1株新型猪源性H1N1流感病毒A/swine/Shandong/07/2011;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病猪场舍内、外的空气样品中病毒含量;建立气溶胶传染模型来分析该株病毒在实验条件下气源性传播的特点。结果显示:猪舍内空气样品的阳性率为26.10%,病毒含量在3.14~5.72log10copies.m-3空气之间;舍外下风向10m处空气样品的阳性率为40.70%,病毒含量在2.24~3.77log10copies.m-3空气之间;在传染模型中,A/swine/Shandong/07/2011能够造成气溶胶感染组试验猪的感染,但感染率比直接接触组低。研究表明,A/swine/Shandong/07/2011株具有形成病毒气溶胶的能力,在实验条件下能够引起气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4.
对五个鸭舍环境中气栽内毒素浓度与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在测量的鸭舍中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占优势的是肠杆菌,其中大肠杆菌最为常见。气载内毒素与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活菌含量和气载需氧活菌总数在数值上存在弱的正相关,此结果表明不能通过测定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细菌或需氧细菌总数来估计气载内毒素的含量。舍内气载内毒素的含量介于0.19-20.081063EU/m^3之间;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活茼的含量介于1.69~90.3710^3CFU/m^3之间;气载需氧活菌含量介于1.01~55.7210^4CFU/m^3之间。  相似文献   
115.
一种新猪病:猪圆环病毒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对猪的感染率较高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 ,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诊断、预防等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6.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A型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出了大小为470bp的α毒素基因的部分片段。应用地高辛标记法来标记该片段,制备了α毒素基因探针,该探针只与魏氏梭菌DNA发生阳性反应,与其它多种细菌DNA不发生反应;该探针在1:1000的工作浓度下,能检出1-5pg/uL的魏氏梭菌基因组DNA。应用该探针对33株魏氏梭菌进行核酸杂交(Dot-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对魏氏梭菌的诊断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7.
蛋鸡生产中的健康饲养与动物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家禽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家禽面临的福利问题也愈来愈严峻。高密度饲养、不当管理、环境恶化造成家禽行为异常和身体伤害,免疫抵抗力低下,甚至导致烈性传染病的暴发。这不仅影响了家禽自身的福利,也极大降低了经济效益。然而,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动物福利法规。解决家禽的福利问题需要从饲养方式、日常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治、运输和屠宰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降低饲养密度,采用富集型鸡笼,有条件的放弃笼养采用自由放养等生产方式,将成为家禽业主流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8.
鸡兔舍耐药大肠杆菌气溶胶向环境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ndersen-6级撞击式和RCS(Reuter-Centrifugal sampler)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别对泰安市一兔场舍内及舍外下风向10,50,100,200 m,以及莱芜市一种鸡场舍内及舍外下风向10,50,100,200,400,600,800 m处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含量进行了2个工作日的测量,同时以上风向100 m处空气中的菌群含量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兔舍内气载细菌总数与舍外下风向10 m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下风向50,100,200 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兔舍内气载大肠杆菌含量与舍外下风向10,50,100,200 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舍外上风向100 m细菌总数与舍内及下风向10,50,100,200 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鸡舍内气载细菌总数与舍外下风向10,50,100,200,400,600,800 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舍内气载大肠杆菌含量与舍外下风向10,50,100,200 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舍外上风向100 m细菌总数与舍内及下风向10,50,100,200 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400,600,800 m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进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兔舍粪便、饲料及舍内外空气中分离到的菌株均对RIF和P-G耐药,鸡舍粪便、饲料及舍内外空气中分离到的菌株均对RIF、ERY和P-G耐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及耐药细菌可随气体交换传播到周围环境中,使其周围环境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9.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193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到60年代初世界各国均报道了此病,它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感染雏鸡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相似文献   
120.
刘文波  柴同杰  刘辉  周迪 《中国家禽》2001,23(13):18-18
最近,泰安市周围几个乡的养鸭户相继暴发了以呼吸困难、腹泻、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的鸭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