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9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刘文波  柴同杰 《畜禽业》2002,(11):30-31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DV)引起牛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综合症(简称AH综合症)为特征.本病在热带、温带,特别是在近东和南亚地区分布较广.此外,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2.
断奶仔猪腹泻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 ,规模化的发展 ,仔猪的数量不断扩大 ,市场对其健康营养状况要求更加严格。但由于仔猪的生理特点、断奶应激因素及病原微生物感染 ,仔猪腹泻成为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疾病之一 ,且危害较大。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成为兽医界的难点和热点 (徐秀华等 ,1 996 )。目前控制畜禽腹泻主要应用抗生素类化学药物 ,亦有人不主张使用这类药物 ,因为预防应用时化学残留能污染乳肉蛋等产品 ,抗生素还会抑制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因此转向益生素类微生物制剂。这类制剂对预防人和畜禽的腹泻有较好的效果 ,已在国内外得到普遍证实。1…  相似文献   
153.
组织滴虫病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引起的禽类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脏和盲肠,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黑头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加拿大、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一些主要火鸡饲养国,非常普遍。本病以侵害火鸡为主,其他家禽易感性不高,但组织滴虫可引起家禽的生长发育缓慢,产蛋下降,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都有此病的报道。现就此病的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4.
我们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会遇到鸡的一些肿头症状,在各种肿头病中,有些病有特征性症状,但大部分不典型,病鸡普遍表现为肿头,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羽毛蓬乱,生长停滞,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衰竭死亡。我们根据流行病学(死亡率的高低、易发日龄、发病季节等)特征、病理变化,以及眼睑、鼻腔、眶下窦、鸡冠、肉髯等部位的肿胀来区分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5.
双歧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是人和许多哺乳动物肠道中的优势菌之一,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籍菌群.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Tidder首次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中分离到了该菌,并指出它对乳儿的营养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自那以后,经过人们多年不懈的研究,现已认识到该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参与免疫、营养、消化和保护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就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双歧杆菌制剂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6.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细胞核(鸡、骆驼除外)又没有细胞器,只有细胞膜,因而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其功能也很简单,仅仅是一种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工具.实际上人们研究发现,红细胞具有很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如CR1、CR3、LFA-3、DAF、MCP、SOD酶等),不仅具有识别储存、粘附、杀伤抗原、清除免疫复合物等作用,而且也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红细胞本身还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自我调控的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7.
用PCR方法对14个奶牛场分离得到的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24株,隐性乳腺炎金葡菌213株,山羊临床型乳腺炎金葡菌12株进行超抗原毒素sea,seb,sec,sed.see和tst基因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奶牛标本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的阳性率为27.42%,隐性乳腺炎为1.41%,山羊标本为33.3%。奶牛标本产生毒素的类型以SEA,TSST-1和SEC为主,山羊标本产生肠毒素的类型以SEC为主。对于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PCR阳性的金葡菌同时用ELISA和RPLA检测,3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8.
应用Andersen-多层级微生物收集器和KS-92 液体喷冲器,对乳牛舍内、外空气细菌含量,即厌氧菌、需氧菌总数以及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舍内空气中厌氧菌总数达到2098~4 295 个/m 3 ,其中魏氏梭菌为0~5.5 个/m 3 (Andersen-收集器);同时在舍内空气中,需氧菌总数为2050~18 094 个/m 3 。在舍邻近(4 m 处)的环境空气中厌氧菌总数为239~2 282 个/m 3 ,其中魏氏梭菌0~2.0个/m 3 ;需氧菌总数为297~4 276 个/m 3 。结果证明,舍内环境的细菌能向舍外环境传播,舍内、外环境微生物含量的高低浮动反映了舍内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59.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气悬状态下存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动物舍空气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种,他们的含量反映了动物舍卫生状况以及动物体相应疾病的可能感染。通过对 K S92 喷冲器空气样品加热 80℃,20 分钟处理,结果证明该菌群几乎 100% 以芽孢形式气悬存在。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多重PCR对从流行过魏氏梭菌病的牧场粪便样品中分离魏氏梭菌的α、β、ε、ι毒素基因进行了检测,确定了血清型。电泳成像显示,仅魏氏梭菌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菌株无,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通过对山东德州、枣庄、泰安、临沂、青岛等地养殖场的418个样品分离的62个菌株的检测,检出率为14.8%,均为A型。研究确认,多重PCR是魏氏梭菌血清型鉴别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研究方法,山东省流行型别与国外报道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