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对牦牛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健康的3岁公牦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低精粗比饲粮(35∶65,C35组)和高精粗比饲粮(65∶35,C65组)。预试期为15 d,试验期为90 d。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组共检测出170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两组共有的OTU数目为1273个,占总OTU数目的74.79%;C35组的物种数、Chao1指数与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65组(P<0.05)。2)在门水平下,C35组牦牛粪便中髌细菌门和蓝藻菌门极显著高于C65组(P<0.01),放线菌门显著高于C65组(P<0.05);C65组牦牛粪便中拟杆菌门、螺旋体门显著高于C35组(P<0.05)。3) C35组牦牛粪便中瘤胃球菌属极显著高于C6...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高原牧区冷季低脂粗饲料供给下,欧拉型后备母羊的适宜钙、磷水平,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8~10月龄欧拉型后备母羊60只,体重为(39.73±2.34)k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5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按组分栏。4个处理组,分别为A组(钙0.08%、磷0.23%)、B组(钙0.15%、磷0.27%)、C组(钙0.56%、磷0.48%)、D组(钙0.98%、磷0.70%),每个处理组饲喂一种精料。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60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精料补充料钙、磷水平增加,后备母羊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尺指标、血清钙无显著变化,平均日增重接近100 g/d。同组不同时间进行分析,D组血清磷水平第70天较第40天低27.16%(P0.05);A、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变化(P0.01);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第40天较第1天高38.76%(P0.01),第70天较第1天高23.74%(P0.05);B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第40天较第1天高27.26%(P0.05),第70天较第1天高34.84%(P0.01);C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第40天较第1天高30.40%(P0.05)。不同组在相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第40天,血清磷水平,D组较B组高38.40%(P0.05),D组较A组高67.56%(P0.01),C组较A组高56.86%(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组较B、C、D三组分别高36.54%、74.41%、127.27%(P0.01),B组较D组高66.45%(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D组较A、B两组分别高97.66%、41.51%(P0.01),C组较A组高34.36%(P0.01);血清骨钙素水平,B、C高于A组21.30%、21.30%(P0.05);第70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组较C、D两组分别高27.51%、31.83%(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D组较A、B组高81.92%、49.71%(P0.01);C组较B组高40.50%(P0.05),较A组高70.75%(P0.01);血清骨钙素水平,B组高于A组25.86%(P0.01);血清降钙素水平,C、D组较B组高24.90%、23.56%(P0.01)。综上所述,日粮不同钙、磷水平不能显著影响母羊的生长性能,也未对母羊血清钙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日粮提供钙4.06 g/d、磷2.08 g/d即可满足欧拉型后备母羊在冷季补饲所需,加入过量的钙、磷,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高原牧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3.
应用代乳粉培育放牧犊牦牛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粉对48头犊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其生产经济效益的分析,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27%、29%蛋白质水平的代乳粉对犊牦牛的增重效果优于自然放牧牦牛;饲喂29%蛋白质水平代乳品的犊牛生长性能优于饲喂25%和27%蛋白质水平代乳粉的犊牛;对犊牦牛饲喂代乳粉的经济效益大幅优于天然放牧的犊牦牛,27%蛋白质水平代乳粉的投入回报率最高。  相似文献   
54.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燕麦青干草与天然牧草组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3种天然牧草均按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 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NDS(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NDF(P<0.01)、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与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01)、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P(P<0.01)、NDS(P<0.05)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牧草组合在发酵12~24 h的正组合效应较高,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且以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进行该地区天然草地反刍家畜的冷季营养补饲时,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型牧草均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因此,做好牧草间的科学搭配组合是提高青海高原天然草地冷季牧草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5.
天然牧草营养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定量分析天然牧草营养成分的可行性,采集高寒草甸类高山嵩草草地天然牧草样品210份,用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天然牧草中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CP、NDF模型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分别为0.9886、0.9554,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4393、1.7169,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CV)分别为9.3355、4.7194;EE模型的SECV、1-VR分别为0.6264、0.668,模型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试验初步建立了河南县高山嵩草草地天然牧草CP、NDF、EE定量分析模型,为青海省各地区天然牧草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以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混合天然牧草为发酵底物,添加不同水平的菜籽油,测定体外培养48 h后,各试验组的相关瘤胃发酵参数,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菜籽油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各试验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和纤毛虫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适量添加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无显著影响;从产气量上看,添加7%菜籽油时,瘤胃累积产气开始下降,添加量为9%时,菜籽油对瘤胃累积产气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建议菜籽油的添加量不宜超过日粮的7%。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初步掌握三江源区冷暖两季矮生嵩草草场土壤养分的含量。[方法]对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冷暖两季0~5 cm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35.78和236.74 g/kg;5~10 cm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5.39和152.92 g/kg,均高于高肥力(15 g/kg)。冷暖两季0~5 cm、5~10 cm土壤平均pH为6.88、6.72、6.85、6.87。冷暖两季0~5 cm、5~10cm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0.2%。冷季0~5 cm、5~10 cm平均磷含量为0.011 6%和0.009%;暖季0~5 cm、5~10 cm平均磷含量为0.117%和0.111%,冷季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全国水平。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为5.15和6.49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大于24 mg/kg。[结论]三江源区冷暖两季矮生嵩草草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肥沃,弱酸性土壤有利于提高铁的有效性,土壤全氮、有效硫含量丰富,速效磷含量中等。  相似文献   
58.
为比较年龄对牦牛瘤胃细菌区系多样性的影响,以新疆巴州1岁幼年牦牛和4岁成年牦牛的瘤胃微生物总DNA为研究材料,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牦牛瘤胃细菌区系的操作归类单元(OTU)聚类、门和属水平上的物种丰度、Alpha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为66.96%~70.31%,拟杆菌门(Bacteroides)相对丰度为21.87%~24.11%,其他菌类所占比例极少。在属水平上,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在幼年牦牛瘤胃内相对丰度(4.69%)高于成年牦牛(2.68%);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在幼年牦牛瘤胃内相对丰度(4.69%)比在成年牦牛瘤胃内(1.79%)高。幼年和成年牦牛的Chao1指数分别为783.50和544.00,Shannon指数分别为4.68和4.52。综上可知,在同一草地放牧饲养条件下,1岁和4岁巴州牦牛瘤胃细菌区系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幼年牦牛瘤胃消化吸收的功能正在转化建立的过程中,所以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成年牦牛,且瘤胃细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更高。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牦牛瘤胃微生物稳态及其营养调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将16只平均体重为29.3kg的成年藏羊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每只羊每日饲喂100g小麦秸、Ⅱ、Ⅲ、Ⅳ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分别补饲草砖、颗粒料和舔砖各100g。对各组试羊每日CP、ME进食量分析得出,四个组CP进食量依次为5.66g/d、12.82g/d、72.02g/d和121.84g/d;相应的能量进食量依次为1.797MJ/d,1.898MJ/d,5.593MJ/d和3.969MJ/d,经98d的饲养试验得出的结果为:补饲颗粒料的Ⅲ组藏羊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补饲草砖的Ⅱ组试羊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说明在CP摄入量低于维持水平时,能量是保证藏羊抗灾存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0.
对35例结核菌素检验判定为阳性的自然结核病牛肺脏,进行了眼观、病理组织学、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病变特点可分为4种类型:小结节性肺结核、大结节性肺结核、小叶性结核性支气管肺炎、大叶性结核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在肺脏上的分布与支气管树分布规律相一致。本实验结果表明,上皮样细胞(EPC)不但具有活跃的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分裂能力;而郎罕氏细胞(LGC)可能来自EPC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