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在我国农机化的历史进程中,履带拖拉机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几年来,履拖产销量连续大幅度下滑,并且出现了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这种局面的迹象。履拖真的山穷水尽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客观分析,履拖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市场对现有的履拖产……  相似文献   
72.
品种来源 丰光一代萝卜杂交种是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以4—01A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国光一号萝卜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1984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1985年 3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予以推广。 4—01A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 4 B是在1977年春发现萝卜自然不育株后,采用连续自交、回交筛选的方法,经过四年六代选育而成的。从1978年开始,在选育不育系的同时,开始测配杂交组合,从中选出4—01×国光一号这个优良组合,1981年定名为丰光一代萝卜。在定名之前曾用过 19A×国光的代号。 产量表现1978—1980三年测配18…  相似文献   
73.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4.
饲养种鸡的唯一目的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合格种蛋继而生产优质雏鸡,种蛋的破损严重影响种鸡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破损种蛋的经济效益,于1991年进行了裂壳种蛋修补后孵化试验:将破损伊莎祖代种蛋17652枚修补后进行孵化,孵出小鸡  相似文献   
7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粗比转换对牦牛粪便微生物分布及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接近、健康的3周岁公牦牛,1~60 d饲喂精粗比为30∶70的饲粮(C30组),61~120 d转换为精粗比为70∶30的饲粮(C70组)。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120 d。试验第60 d和120 d,饲喂3~4 h后随机选取6头试验牦牛,采用直肠粪便采样法收集约50 g粪便,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测序,比较分析粪便微生物区系,进行PICRUSt2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两组谱系多样性及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PCoA分析发现,两组牦牛的粪便菌群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C70组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30组(P<0.05)。在属水平上,C70组中的未分类菌属(unidentified)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30组(P<0.01),未培养细杆菌(uncultured_bacterium)和罗氏菌属(Rosebu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30组(P<0.05),毛螺旋菌属_NK3A20_群...  相似文献   
76.
应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存秀  刘书杰  柴沙驼 《青海草业》2007,16(3):15-17,26
利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岁阉牦牛为瘤胃液固定供给动物,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验证了应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技术评定青海高原天然牧草动态营养价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今后继续开展高原牧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生长期牦牛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8头1.5岁生长牦牛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饲喂含CP6.71%,10.14%,13.43%的日粮,用比较屠宰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氮代谢。结果表明: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为54.06g,193.67g,247.47g,其中Ⅱ组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Ⅲ组与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Ⅲ组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应的尿氮(UN)排出(g/d·W ̄(0.052))分别为0.562,1.291,1.762,其中Ⅱ、Ⅲ与Ⅰ差异极显著(P<0.01),Ⅱ与Ⅲ差异显著(P<0.05);在氮沉积(NR)、采食氮利用效率方面,三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牦牛的维持需要量RDCPm=6.093W ̄(0.52),增重需要量RDCPg=(1.1548/△W+0.0509/W ̄(0.52)) ̄(-1)。得出的三个回归方程均呈强直线相关(P<0.01):1.UN与进食氮(NI)的回归方程UN(g/d)=-0.11W ̄(0.52)+0.4732NI(n=9,r=0.928)2.粪氮(FN)与干物质进食量(DMI)及NI的回归方程FN(g/d)=-0.7510(1+0.8  相似文献   
78.
汾葵3号向日葵是山西农科院经作所用7401—4A不育系和7911恢复系杂交育成的一个油用夏播优良杂交种。油用向日葵的三系配套和杂交种的育成,跨入了全国向日葵杂优利用的先进行列。 这个杂交种经1985—1987三年在17处参加省级良种区域试验,在5个供试品种中连续  相似文献   
79.
针对放牧家畜营养研究中新兴的饱和链烷烃技术应用的基础工作需要,以三江源区典型草甸的14种牧草为研究对象,对牧草具有的饱和链烷烃浓度模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嵩草+杂类草草地型草场14种主要牧草间链烷烃浓度模式差异明显,不同生长季节也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特有的"植物指纹"信息;同时14种牧草中均以长链的奇数烷烃含量丰富,偶数烷烃含量较低,即C_(27)、C_(29)、C_(31)、C_(33)烷烃含量丰富,且C_(29)烷烃含量最高,浓度大于100mg/kg。这为今后饱和链烷烃技术在高寒草甸草场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择食性研究中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高寒地区草地牧草分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4岁含1/2野血牦牛为瘤胃液固定供给动物,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应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技术评定了青海省菜籽饼的营养价值,研究了青海当地高蛋白质饲料在牦牛瘤胃中的动态发酵情况,为充分利用青海省当地高蛋白质饲料,制定高寒地区放牧家畜的补饲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