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16篇
  23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68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配制含高水平蛋白质和脂肪的高浓度饲料,可以生产出大量的低成本食品,但加剧了对植物蛋白源饲料的依赖。通过优化饲料纤维,补充复合酶制剂,配制低营养浓度、低成本饲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日粮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确保胃肠道菌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动脉炎病毒,主要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在体外,这种病毒可以在筛选过的猴细胞系上生长,如MA104细胞。本试验检测了爱乐新、替米考星、泰乐菌素这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MA104细胞上抑制PRRSV的能力。结果显示爱乐新有抗病毒效果,替米考星也有一定效果。泰乐菌素没有抗病毒作用。PRRSV感染需要核内体有较低的p H值。研究证明,爱乐新可以提高核内体的p H值,这可能是爱乐新抑制PRRSV复制的一个重要机制,不过也可能涉及其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4.
基于EOS/MODIS的亚像元火情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对比监测卫星(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EOS)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资料多波段和多空间分辨率的优势,研究了在混和像元中分解出亚像元火点,建立不同红外波段混和像元二元非线性方程表达式,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亚像元火点的面积和亮度温度.通过对2002-2004年的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火情进行估算,可以认为,该方法为小火点和扑灭后的余火估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5.
精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鸟氨酸和瓜氨酸可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猪)体内通过复杂的器官间代谢进行相互转化。小肠、肾脏和肝脏是这些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皮质醇则是这些代谢的一个重要调控激素。由于这些氨基酸(除鸟氨酸和瓜氨酸之外)通常大量地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组织蛋白中,所以养猪生产者习惯上不大关心猪日粮中精氨酸族氨基酸的添加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氨基酸在养分代谢和免疫应答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会影响猪的饲料利用率。精氨酸和谷氨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具有明确的功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猪肉生产中。由瓜氨酸在小肠中合成减少所引起的精氨酸缺乏,是限制哺乳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酶学和代谢学研究结果均表明,对于7~21日龄哺乳仔猪而言,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内N-乙酰谷氨酸的生物利用率低下应为通过谷氨酸和脯氨酸合成瓜氨酸受到阻碍负责:因此,无论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还是口服N-胺基甲基麸胺酸(N—carbamylglutamate,N-乙酰谷氨酸的一种稳定的代谢类似物)都能提高哺乳仔猪的肌肉蛋白合成率和增重。此外,在早期断奶的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酸已可防治其小肠萎缩,并且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30~114d的小母猪日粮中添加精氨酸,也会显著地提高产活仔数和窝初生重。大规模地使用饲料级精氨酸和谷氨酰胺为提高全球养猪生产的动物健康和养分利用率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6.
球虫病是家禽生产者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威胁。无论该病表现为临床型还是亚临床型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此应给予不断关注。由于该病的致病原生动物易对特定抗球虫药产生  相似文献   
167.
根据羊痘病毒(CaPV)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中的一段序列和P3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通过确定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羊痘病毒核酸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用这2对引物均能扩增出羊痘病毒相应的特异性片段,而用此PCR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和羊口疮病毒,结果均为阴性。与中和试验比较,建立的PCR方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表明,该PCR方法可对组织病料中的CaPV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8.
本研究评价缺磷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鸭生长性能,胫骨矿化及器官重量的影响。试验1:选用4种工业植酸酶通过高水温(90℃)及造粒(50%)测定其剩余率,C酶剩余率最高,其次为A、B和D。试验2:相同体重选择560只健康公鸭,随机分配到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笼。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饲粮,添加国标钙水平和非植酸磷(n PP)4.0 g/kg育雏料及3.8 g/Kg nPP育成料(阳性对照,PC);n PP缺乏组含1.3 g nPP/kg育雏料或1.1 g nPP/kg育成料(阴性对照;NC)。NC日粮造粒后剩余植酸酶C水平500, 1,000, 2,000, 3,000和4,000 units/kg饲粮。在0-14天,与PC组相比,NC组鸭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降低(P <0.05)。NC添加剩余高剂量植酸酶组(P <0.05)显著改善其ADG和ADFI,耗料增重比呈现二次曲线降低(P <0.05)。在14-35天,与PC组相比,NC组鸭(P <0.05)的胫骨长度、重量、灰分、钙、磷和锰含量显著降低;NC添加剩余高剂量植酸酶组(P <0.05)胫骨重量和灰分、钙、磷含量呈二次方增加。此外,相比其他处理组,NC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指数显著增加(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剩余高剂量植酸酶可减少甚至消除NC组对鸭生长性能,胫骨矿化及相关器官重量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9.
N.  Nicodemus  J.  Garcia  R.  Carebano  J.  C.  De  Bias  李亚君译  刘泉雨校 《饲料与畜牧》2008,(2):61-61
试验数据由4个试验中瘘管奶牛(60个试验个体)得到。仅自由采食不同种类粗饲料或补充混合精料。不同时间测定瘤胃排空,在平均瘤胃池和平均日流量的基础上进行纤维动力学测定。不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INDF)在瘤胃的平均滞留时间(MRT)范围从35h~92h。测定MRT时使用传统的瘤胃排空技术,以一级动力学和单室模型为基础,过高估计了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DNDF)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0.
本试验研究了持续0、3、6、12周饲喂高能量日粮对发育前期小母牛采食量、体增长和体脂沉积的影响。同时以饲料组成、日采食量和体增重等数据评估了NRC 2001奶牛营养需要给出的相关指标。选用荷斯坦小母牛(11周龄;体重107 /-1kg)作为试验动物,试验设为H0、H3、H6和H12等4个处理,每个处理16个重复。首先持续12、9、6和0周饲喂低能量日粮,而后持续0、3、6、12周饲喂高能量日粮。在试验开始前屠宰4头试验牛(11周龄),其余64头试验牛在试验处理结束后进行屠宰(23周龄)。每日平均饲喂低能量日粮0.6 kg,其中含16%粗蛋白质和45%中性洗涤纤维。高能量日粮每日平均饲喂1.2kg,其中含18%粗蛋白质和23%中性洗涤纤维。在12周试验过程中日平均实际进食量在H0、H3、H6、和H12,4个处理组分别为0.64、0.65、0.83、和1.09 kg。试验小母牛体重、肩隆高、髋宽、胴体重、肝脏重和肾周脂肪重量随高能量日粮持续饲喂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肋骨部位随高能量日粮的持续饲喂,脂肪含量增加,蛋白含量降低。由本试验结果可得知,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中,低估了发育前期小母牛在饲喂高能量日粮条件下的干物质采食量,同时高估了低能量日粮条件下的干物质采食量。根据本研究两种日粮的实际采食数据作为比较的结果为,NRC略微低估了低能量日粮的摄入量,而较高的(40%)估计了高能量日粮的进食量。可进一步解释为NRC饲养标准中低估了小母牛在饲喂高能日粮条件下的脂肪沉积能力,而过高地预测了摄入每能量单位对体增长的贡献。饲喂高能量日粮对发育前期小母牛体增长和体脂沉积具有时间依从性,长期与短期持续饲喂高能量日粮的结果线性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