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7 毫秒
51.
梁军 《甘肃农业》2014,(14):78-79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堤防整治中的主体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使得堤防整治中主体工程更加安全可靠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堤防整治中主体工程施工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2.
裂果是我国枣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果实发育过程中一种生理性病害,裂果会导致枣果商品价值严重降低,给枣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该研究主要从枣裂果的类型、枣树品种、果实解剖结构、矿质元素含量和分布、果皮性能、遗传因素、外界环境等方面对裂果机理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生产中枣裂果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3.
膜孔灌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沟畦灌、喷滴灌、波涌灌、低压管灌和膜孔灌的基本灌水特征。得出了传统灌水方法和现代灌水技术在本质上的区别。在比较各种灌水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说明膜孔灌是近于滴灌特征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54.
为探索六须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采用混合使用DOM、LHRH-A2和HCG的方法,对在池塘驯养了2~4年的六须鲶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试验结果:催产的11批45组亲鱼中,顺产39组,催产率达86.7 %;收集鱼卵310.6万粒,获得受精卵244.6万粒,平均受精率78.8 %;孵出全长0.6~0.8 cm的鱼苗177.9万尾,平均孵化率达72.7 %;投喂丰年虫、水蚤、水蚯蚓、鱼肉等饵料,经17~25 d,培育出2.5~10.0 cm的鱼种114.3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64.2 %。试验还获得了具不同时期变态特征的胚胎发育图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 mg·kg-1 DOM+10 μg·kg-1 LHRH-A2+1 000 IU·kg-1 HCG对六须鲶成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在水温23~26 ℃,微流水+充氧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孵化出六须鲶鱼苗;以浮游动物作开口饵料,按1 000~1 500尾·m-2的密度培育鱼苗,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5.
泥鳅养殖管理、常见疫病防治关乎着泥鳅养殖户生活水平与泥鳅养殖效果,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据现阶段泥鳅养殖状态看,养殖户缺少科学养殖方法、对疫病防治不及时从而影响泥鳅养殖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泥鳅养殖日常管理鱼常见疫病防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通过对同一种养殖设备(除光照不同),同一批次,同一品种,不同光照设备(A设备、B设备)的自动化鸡舍,对光照强度进行测定,对比其A、B两种光照设备对蛋鸡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1鸡舍在产蛋率、采食量方面优于T2鸡舍,但是死淘率低于T2鸡舍,综合评价可得出T1鸡舍更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7.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真菌能引起多种林木及果树溃疡病,在国内外分布广泛,其毒素与树木溃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该文对B. obtusa,B. berengeriana,B. corticola,B. dothidea毒素成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同时对该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化学结构鉴定及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毒素应用做了简要总结,并分析了实验中存在的部分困难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8.
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特点及其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昆嵛山重要旅游景区赤松、红松的正常生长,维护景区沿线景观,于2009年开展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特点的调查,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利用无公害植物源杀虫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开展了昆嵛山腮扁叶蜂防治试验并确立了可靠的操作技术。结果表明:昆嵛山腮扁叶蜂在不同林分类型中的有虫株率差异极显著(F2,6=12.570,P=0.007),虫口密度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F2,6=12.807,P=0.007);其中赤松纯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均最高。1.2%烟碱.苦参碱乳油(750~1 500)g/hm2,按照原药与柴油容量比1∶9,1∶12和1∶5 3个浓度实施喷烟,15 d后各林分内的腮扁叶蜂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浓度1∶9处理后昆嵛山腮扁叶蜂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浓度处理,因此,该浓度配比可以作为今后大面积防治腮扁叶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9.
2006~2009年,从野生桂华鲮人工驯化培育入手,开展了桂华鲮的性成熟周期和个体生殖力等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桂华鲮可在池塘人工培育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繁殖盛期为3月底至5月初,每年产卵1次,产沉性卵;成熟卵径为1.60~1.80 mm,吸水膨胀后为2.00~2.30 mm;3~5冬龄的桂华鲮绝对生殖力为1.31~3.12万粒,相对生殖力为18.6~23.0粒/g;绝对生殖力与体重、体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使用鲤鱼脑垂体(P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3种药物混合对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催产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0.
胡瑞瑞      朱铭强    梁军  苏印泉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6):220-226
以杜仲叶林栽培模式枝木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木醋液,分别记为DC550、DC650、DC750、DC850、DC950。测定5组木醋液的部分理化指标、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5组木醋液的理化指标和总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DC550的总酚含量最大(666.80 mg·g-1);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弱于抗坏血酸(Vc),大小顺序为Vc>DC550>DC750>DC850>DC650>DC950;对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且差异较显著,其中DC550的抑菌能力最强,对植物病原菌的EC50为0.77~1.52 mg·g-1。通过GC-MS检出有较高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DC550共含化合物3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