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粱新品种吉杂359号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高粱不育系3148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09YN34R为父本,于2008年组配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抗性好、商品品质好等优点,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2.
高粱新品种吉杂356号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09HV45A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09YN207R为父本,于2007年组配而成,具有高产、耐螟虫,熟期适中,适口性好,淀粉含量高等优点,既可以食用,又可以酿造,是高产优质粮酒两用型高粱新杂交种。吉杂356号制种容易,父母本同期播,制种产量高。2012年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为10 706kg/hm2,比对照四杂25号增产14.5%。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3.
袁菲  张星耀  梁军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2):3722-3731
以汪清林区60个林班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干扰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H=∑B2W2-∑B1W1,构建了基于干扰理论的汪清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其中,有害干扰指标层选取4个指标:森林病害、森林虫害、森林火险以及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内部的增益指标层选取4个指标:树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林分更新状况以及近自然度.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提出基于干扰的健康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最终评价结果显示:汪清林区60个样地中,处于优质状态的样地有6块,占总样地数的10%,健康指数均大于0.2;处于健康状态的林分13块,占总样地数的21.67%,健康指数在0.1-0.2之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林分23块,占总样地数的38.33%,健康指数在0-0.1之间;处于不健康的林分18块,占总样地数的30%,健康指数小于0.结果表明,在天然林中,无论是针叶纯林还是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大多处于亚健康和健康的状况,这与他们近自然度高,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而在落叶松人工林分中,由于林分物种多样性低,群落结构简单,近自然度最小,林分的增益能力弱,因此不健康的占有绝大多数.该评价结果可为该林场展开相关的健康经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使用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人工驯化饲育3年的天然三角鲤亲鱼1676尾,采用经筛选的鱼类敏感药物(PG、LHRH-A2、HCG)单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2-2005年,先后进行了10批共600组的三角鲤人工繁殖试验。收集受精卵795.5万粒,在水温20.0~28.5℃条件下,利用环道池孵化出鱼苗680.9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5.6%。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自受精卵至鱼苗破膜而出的发育全过程,拍摄了各个阶段胚胎发育图谱。培育出2.5 cm以上鱼种631.7万尾,平均成活率达92.8%。  相似文献   
65.
吉农5号(15%克·福·酮)种衣剂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农 5号种衣剂是吉农高新公司农药分公司研制并开发的玉米专用种衣剂 ,主要成分为克百威、福美双和三唑酮。以 1∶5 0的药种比例拌种包衣即可 ,具有用药量少、持效期长的特点。药剂由高分子膜控制缓慢释放 ,可有效地抑制地下害虫 (蛴螬、蝼蛄、金针虫 )、苗期病害 (立枯病、君子兰苗 )和丝黑穗病的发生危害 ,提高保苗率一至两成 ,增产幅度 5 78%~ 12 76 %。  相似文献   
66.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井陉县于家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为例,阐述了社区参与旅游环境系统维护的必要性,展开了于家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意向的调查,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于家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地梢瓜的驯化试验,分析了地梢瓜的适应性及水土保持、营养等方面的利用价值。试验表明,地梢瓜既是一种药、食、饲用资源,又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适于在河西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8.
植物抗病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  梁军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08,44(2):143-149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某些特定基因调控的,在细胞生长发育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物学过程,伴随着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其中,植物过敏性反应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表现为植物在不亲和病原菌侵染下受侵细胞及邻近细胞的快速死亡,从而导致病原菌生长受抑制,HR过程对于植物抗病性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抗病过程中的PCD和HR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病理学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过程中PCD及HR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植物HR特征、可能的信号传导因子、检测方法、产生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林木抗病中的PCD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I-69杨生长过程分析和生长阶段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2 90块 I- 6 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树冠特性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别不同立地指数、不同造林密度拟合了胸径、树高、材积的 Richards生长曲线 ,并用有序样本聚类法以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为分析指标对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 ,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各生长期的特性。认为 I- 6 9杨是一个速生性十分明显的无性系 ,造林密度太大时会掩盖立地对生长和产量的效应。培育胶合板用材 ,应选择高立地 (2 0、2 2 m)地段和采用小密度 (156、2 0 4株·hm-2 )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0.
对斑hu人工繁殖获得的8批鱼苗进行了4种不同培育密度、温度、水质指标以及不同饵料水平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斑hu苗种培育密度适宜范围在246~432尾/m^3,最佳密度是356尾/m^3;温度适宜范围23~28℃,最适范围23~25℃;水质指标在DO≤5.0mg/L、NH3-N≤0.48mg/L、pH值7.2~7.6的条件下养殖效果较为理想;最佳饵料组合为丰年虫和水蚯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