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梁冰 《野生动物》1996,(4):16-20
本文记述1例笼养川金丝猴幼仔“粒粒”,从出生至169日龄成功地放归笼养群体的全人工哺育技术,同时对幼仔个体行为与母乳哺育幼仔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以优质人工乳哺育金丝猴幼仔,补加适量维生素和活性钙,于111日龄添加固体食物以后,随着日龄增长哺乳量递减,固体食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206日龄断奶,幼仔健康成活;(2)主要护理技术为育幼期严格调控育幼箱内温、湿度,适度通风、日照,严格消毒和保育人员的精心爱抚:(3)20日龄开始社群行为驯化,145日龄开始放归训练,并逐渐延长放归时间,169日龄顺利放归笼养群体,为其同类所接纳,到180日龄摆脱对保育员的依赖,习惯于群体生活;(4)全人工哺育金丝猴幼仔与母乳哺育者相比,个体行为发育2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20日龄后全人工哺育幼仔行为发育较迟缓。  相似文献   
52.
广西南宁市进行规模生产绿萝主要方式是在简易大棚内进行扦插繁殖。通过比较试验,以期找到适应当地气候环境,适合在简易大棚内进行绿萝规模化生产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53.
利用标准化距平、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信宜市1962~2006年间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月日照时数以及早稻单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的上升对早稻单产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早稻成熟期降水的波动趋势与早稻单产的波动趋势比较类似,目前,降水和水稻单产处于下降的趋势;早稻生长季均出现暖干、日照减少趋势,导致早稻出现增产缓慢或小幅度的减产趋势。  相似文献   
54.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品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为探究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青稞的品质差异及其与气候的关系,选择64个不同种植区的青稞籽实,测定7个营养品质指标并结合气候区的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不同气候区的品质差异,对不同气候区的青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祁连-青海湖气候区的平均温度显著高于昌都气候区;波密-川西气候区、藏南气候区、昌都气候区和祁连-青海湖气候区的降水量均显著高于柴达木气候区;祁连-青海湖气候区、柴达木气候区和藏南气候区的日照时数均显著高于波密-川西气候区。不同种植区青稞营养品质指标存在差异,粗蛋白含量在柴达木气候区最高,藏南气候区最低;β-葡聚糖、膳食纤维含量在柴达木气候区最高,昌都气候区最低;淀粉含量在波密-川西气候区最高,昌都气候区最低。对5个行政气候区进行综合评价,柴达木气候区青稞籽实营养品质最高,波密-川西气候区最低,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是决定青稞品质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藏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5.
采用信宜市1954~2006年的平均逐月气温、降水、日照资料,利用带通滤波、线性倾向估计、突变M-K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信宜市气候变化与荔枝单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荔枝生长季平均气温越高,荔枝气象单产越高;而荔枝生长季降水偏多反而不利于荔枝气象单产增加;荔枝生长季日照充分有利于荔枝增产。未来几年荔枝生长季平均气温仍会偏高,但降水偏多、日照减少。总体来看,适当采取防水措施,充分利用日照资源,荔枝气象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工业副产品烟气脱硫石膏(FGDG)、粉煤灰(FA)和石灰石(LS)对硫铝酸盐水泥(SAC)熟料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和pH的影响规律,采用FGDG,FA和LS改性SAC熟料,并在7 d和28 d龄期进行UCS和pH测试.采用响应面方法(RSM),建立UCS和pH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交互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CS和pH均受到FGDG,FA和LS单因素和各因素交互作用影响.FGDG和LS,LS和FA的交互作用对浆体7 d和28 d的UCS影响显著,LS和FA,FGDG和FA的交互作用对浆体pH7 d影响显著,但对浆体pH28 d影响并不显著.利用RSM-BBD多目标优化法进行优化各工业副产品,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精确度,得到改性硫铝酸钙水泥满足高UCS低pH时各工业副产品的合适添加比,其试验值和预测值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57.
采用滴定法绘制三元相图,并采用食品等级表面活性剂研制维生素E微乳,在微乳区内选取最优配比来制备微乳,评价不同的均质压力对维生素E微乳体系包封率的影响。测定微乳体系的黏度和pH,采用紫外-渗析法测定不同微乳样品的包封率。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乳体系在一定的pH范围内稳定性良好,新制备的微乳体系平均包封率可达97.5%,放置1个月后包封率变化较小。均质压力对微乳体系的黏度和包封率均具有一定影响,采用高压均质的方法可以制备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维生素E微乳体系。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从药用黄芪属植物营养体、生殖等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近年来我科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然而这类患者极易发生院内感染,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对9例院内感染患者的防治与护理作一分析。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本组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59~78岁,平均657岁。9例中气管切开后出现感染的时间为3d1例、4~10d4例、>10d4例;感染病原菌:属真菌感染5例、绿脓杆菌合并真菌3例、大肠埃希菌1例。12 方法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并配合以下措施:(1)严格进行呼吸道隔离,床边隔离,对病房空气、物品进行彻底消毒,用过的敷…  相似文献   
60.
采用铁岭站1953—2019年的年降雨径流数据,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近70 a该区域降雨径流的趋势及突变点,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方法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提取出该区域降雨、径流的年际频率特征,为该区域的的防汛、抗旱、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