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评价9080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等,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9080(沈阳化工):主要成分为四氯虫酰胺康宽(杜邦公司):主要成公为氯虫苯甲酰胺清水对照。1.2作物与靶标试验作物:水稻.靶标:螟虫。1.2.1药剂用量与编号。  相似文献   
32.
干扰与森林更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动态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可破坏或改变原有的环境,对森林群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森林对于各种干扰的反应十分复杂,但总的反应可分为两类:一种格局表现为植被结构的重组,另一种格局是通过更新,形成新的植被。因此,森林更新是与各种干扰不能分隔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生态学过程。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干扰和森林更新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干扰的强度、频率和空间范围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森林产业的作用及其森林的反应,重点讨论了不同的干扰与森林更新机制的关系、干扰对更新的窨格局的影响,干扰与更新周期性的关系、干扰对种子扩散和更新幼苗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枣树(Zixyphus jujuba Mill.)是冀、鲁、豫、晋、陕等地区主要的经济树种,且见效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一年生幼苗为材料,用不同光膜(红色光膜、黄色光膜、蓝色光膜、白色光膜及自然光照)进行不同光质处理,测定其根生物量、3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蓝光处理后黄芪根系生物量是对照(3.37 g·株-1)的1.25倍,红光处理的黄芪根系生物量仅为1.19 g·株-1,显著低于自然光处理,说明蓝光促进了根系生物量的积累,红光不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芪根中多糖、黄酮和甲苷的含量(P <0.05);多糖、黄酮、甲苷产量分别为27.95 mg·株-1,5.30 mg·株-1和0.87 mg·株-1,说明用蓝光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的品质和产量,红光处理抑制了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35.
高温胁迫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在35℃、39℃、43℃高温处理下,研究了华北落叶松幼苗热胁迫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华北落叶松幼苗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高温胁迫初期,华北落叶松幼苗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调节自身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芪有效成分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1年生黄芪为试材,选取3种诱导子(水杨酸、萘乙酸、硝普钠)以及固氮菌T16、T21和黄芪绿肥配制成肥料,按照正交试验设计4因素3水平的9个组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PAL、CHS和SS基因在不同配比施肥条件下黄芪根、茎部位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差异性地影响PAL、CHS、SS基因的表达量。因而,推断其可能会影响黄芪药效成分在根茎部位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37.
[目的]确定黄芪药效成分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法、苯酚-硫酸法、香草酫-硫酸法对黄芪黄酮、多糖、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各成分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酮、多糖、皂苷得率与提取条件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分别为,黄酮∶乙醇浓度85%、料液比1∶25、提取时间60s、提取电压120V;多糖:乙醇浓度2.5%、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05s、提取电压115V;皂苷: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20s、提取电压110V。[结论]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黄酮、多糖、皂苷的得率为0.663%、0.965%、1.126%,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差均小于0.05%,3个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优化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38.
刺五加叶片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扩大刺五加种群数量,以刺五加叶片、叶柄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调节因子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刺五加叶片、叶柄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16-BA+1.5mgL-12,4-D,诱导率分别为86.70%、46.7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20 mgL-1NAA,叶片分化率达80.80%,叶柄分化率为53.33%,愈伤块形成芽丛的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39.
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水曲柳种子的生活力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Rupr .)是珍贵用材树种。搜集母树上自然散落的种子 ,置于不同的温度、湿度及不同的埋藏环境条件下 ,观测种子的生活力动态。结果表明 :冰冻低温条件下 (- 10~ - 5℃ ) ,种子生活力变化不大。但在室内常温条件下 (16~ 2 8℃ ) ,生活力下降很快。自然环境温度中 (- 19 6℃~ 2 0 5℃ ) ,生活力下降速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一年后 ,生活力分别降低 2 0 2 %、 5 1 95 %和 32 60 %。浸泡在水中的种子 ,7周后生活力降低 40 95 % ,三个月后仍有 15 87%的种子可维持生活力。处于潮湿环境的种子 ,容易霉变腐烂 ,7周后种子生活力丧失 90 48%。埋藏在土壤和枯落物中的种子 ,一年后种子生活力下降约 75 %。  相似文献   
40.
苯磺隆对枣树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林粮间作地除草剂使用对林木的影响,以枣树(ZizphusjujubaMill.)为研究对象,选择麦田常用除草剂苯磺隆,用不同浓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1号浓度处理后,新梢生长量比对照降低17 98%,叶面积减小24 56%,开花量减少38 02%;2号浓度处理后,新梢生长量降低44 71%,叶面积减小52 63%,开花量减少68 6%;3号浓度处理后,新梢生长量降低76 28%,叶面积减小96 49%,开花量减少95 76%。对枣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1号处理后Pn比对照降低13 08%,2号处理降低31 71%,3号处理降低41 39%。低浓度下,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随Pn的降低而降低,但高浓度下,Pn、Cs降低,而Ci升高。以上结果表明,苯磺隆对枣树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开花量造成极显著的影响,浓度越高,影响越大;对枣树叶片光合速率Pn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低浓度下光合作用的抑制受气孔因素限制,而高浓度下,光合作用受非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