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IGF-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多态位点,将该位点多态性与大通牦牛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R-SSCP检测到大通牦牛具有AA、AB、BB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028(0.0972);对IGF-Ⅰ基因第1内含子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一处单碱基C的缺失/插入,造成了该位点多态性的出现;6月龄和12月龄基因型为AA的大通牦牛的体质量和体斜长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5);18月龄基因型为AB的大通牦牛的体高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BB型(P<0.05),说明大通牦牛品种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长性状有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趋势,可以作为大通牦牛品种选育的目标基因型.  相似文献   
22.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催化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产生供组织利用的脂肪酸和单酰甘油。笔者综述了LPL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3.
西藏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主体畜种,牦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目的]为了解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娘亚牦牛ALP、Glu、TG、CK指标极显著高于西藏高山牦牛(P0.01),而其他指标在2个牦牛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皖东黄牛AST指标低于3个牦牛品种指标,ALB指标大于3个牦牛指标。阿什旦牦牛的UA指标明显低于皖东黄牛和西藏高山牦牛与娘亚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CRE指标低于皖东黄牛和阿什旦牦牛,UREA指标高于阿什旦牦牛。娘亚牦牛母牦牛TCHO、ALT、ALP、Glu、CK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娘亚牦牛母牦牛ALB指标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西藏高山牦牛母牦牛Glu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品种、性别、自然环境等均会导致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24.
牦牛LPL基因外显子7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技术对5个牦牛品种共398头牦牛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外显子7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LPL基因外显子7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各群体在该基因座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三种基因型与牦牛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牦牛的体重、体高、胸围存在显著相关(P<0.05),BB型个体体重、体高、胸围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初步推断牦牛LPL基因第7外显子可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25.
安格斯牛与牦牛杂交所产F1犏牛显示出较高的杂交优势,不仅耐高寒、耐粗饲,而且弥补了牦牛生长慢的缺点.为了解安犏牛的线粒体结构特性,从二代测序数据中组装了安犏牛[Angus cattle(Bos taurus;♂)×Gannan yak(Bos grunniens;♀)]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安犏牛基因组大小为 ...  相似文献   
26.
哺乳动物精子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超微结构研究是检验精液品质,揭示精子发生机制,开展受精生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态结构出发,综述了不同情况下精子变化的特征,论述了国内近些年来在哺乳动物精子超策结构上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开展哺乳动物精子超微结构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对无角牦牛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测定,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8月龄和30月龄的无角牦牛,进行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18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1.95%和48.53%,30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0.28%和49.68%。与其他地方牦牛品种相比,无角牦牛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产肉性能。[结论]利用当地牦牛品种为母本培育的无角牦牛在产肉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28.
试验从心肌酶活性、肝脏代谢、肾脏代谢、机体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及脂代谢方面比较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牦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为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较高海拔地区)采集牦牛血样49份,在河北省红松洼牧场(较低海拔地区)采集牦牛血样29份,检测25项血液生化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个牦牛群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较低海拔地区牦牛相比,较高海拔地区牦牛血液生化指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球蛋白(GLB)、肌酐(CRE)、尿酸(UA)、丙二醛(MDA)、葡萄糖(GLU)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及白球比(A/G)极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牦牛心肌酶活性、机体代谢功能及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较高海拔地区的牦牛长期身处低氧环境,逐渐产生高原适应性。  相似文献   
29.
选取青海省大通县地区无角牦牛10头,在冷季自由放牧条件下使用MOOnitor监测系统对其放牧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无角牦牛在试验期内24 h各类活动时间、游走距离来分析其在冷季放牧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1)无角牦牛在1、2、3月份24 h内平均休息时间极显著高于4月份(P0.01)和5月份(P0.01),而4月份平均休息时间又极显著高于5月份(P0.01);5月份无角牦牛平均行走时间极显著高于1、2、3、4月份(P0.01),而平均采食时间却极显著低于1、2、3、4月份(P0.01);5月份无角牦牛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极显著低于1、2、3、4月份(P0.01),而日均游走距离显著高于1、2、3、4月份(P0.05),同时4月份日均游走距离又显著高于1、2、3月份(P0.05)。(2)在1、2、3、4月份,无角牦牛的第1个活动高峰出现在9:00—10:00;第2个活动高峰出现在18:00—19:00;5月份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8:00左右。(3)无角牦牛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分散。说明冷季放牧压力较大时应采取适当补饲来保证无角牦牛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野血牦牛及牦牛胚胎移植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野血牦牛胚胎移植技术推广应用的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