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18份不同来源的山蚂蝗属种质材料在3、4、5、6 g/L等不同NaCl处理进行盐胁迫研究。结果表明:糙伏山蚂蝗、南01966银叶山蚂蝗、050223217大叶拿身草等材料耐盐性较强,070312008长波叶山蚂蝗等耐盐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52.
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耐旱系数法对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产量与耐旱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轴径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ASI与单株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性状耐旱性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粗行粒数轴径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穗长ASI。按照综合耐旱系数将自交系耐旱性分为3个级别,耐旱性较强自交系有混517、郑58、掖52106、英64、38-11等19份,占40.4%;耐旱性中等自交系有525、C103、Mo17Ht、黄早四、昌7-2等18份,占38.3%;耐旱性较弱自交系有吉853、综31、L317、Os420、WF9等10份,占21.3%。  相似文献   
53.
早熟复播玉米新玉80号丰产性、稳产性好,在新疆南疆复播区试中,2年667米~2平均产量435.02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67%,生产试验中667米~2平均产量483.3千克,较对照增产5.48%,增产呈极显著差异。南疆小麦收获后复播生育期86.8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熟2天。品质优良,籽粒容重751克/升,粗蛋白含量9.07%,粗脂肪含量4.3%,粗淀粉含量73.56%,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7.6%。籽粒金黄色、硬粒型,商品性好。耐密植,抗倒伏,耐旱,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出灌浆期耐热性强的玉米自交系。【方法】在花后7~17 d以自然生长为对照,分析玻璃温室高温处理下10份新疆骨干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变化,采用产量热稳定性分析与千粒重热感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供试材料的耐热性。【结果】LX9801、PH6WC、PHB1M、海014和武314在热胁迫下产量稳定性好,其中PH6WC丰产性突出。502、KW4M029、PH6WC、PHB1M和海014等5份自交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小于1。综合产量热稳定性及千粒重热感指数,PH6WC和PHB1M的耐热性突出,海014耐热性较好。武314可作为耐热育种亲本材料。【结论】灌浆期热胁迫下千粒重的降低,是玉米自交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九禾6929可作为耐热育种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早中熟玉米籽粒直收新品种新玉108号的产量潜力、耐旱性和适应性,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北疆早中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量化数据,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9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玉108号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53.5 kg/666.7m2,比对照登海3672增产5.89%,增产点率89%。生产试验产量907 kg/667m2,比对照增产2.97%,增产点率80%。平均机收产量1103.4 kg/667m2,高产田产量1 327 kg/667m2。平均生育期120.1 d,较对照早熟0.45 d,所需≥10℃有效积温2 500℃。籽粒容重782 g/L,粗蛋白9.6%,粗脂肪3.5%,粗淀粉75.49%。倒伏倒折率1.2%,收获含水量24.9%,机收籽粒破损率3.78%,落穗率0,落粒率0.7%,产量损失率0.7%。耐旱指数0.95,属强耐性级别,与先玉335相同,较郑单958高两个耐旱等级。耐密性较好,耐密系数为1.12。【结论】新玉108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脱水快,抗倒伏,耐密植,耐旱性强,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机械收粒。  相似文献   
56.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参加1998年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的12个参试组合及其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各个组合的综合表现及各性状的作用与关系,为鉴定和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进行综合评估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7.
玉米不同世代材料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3号的F2∶3家系为材料,研究其产量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在10个数量性状中,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为穗粗、行粒数、轴粗、穗行数、穗长;在F1代和F2∶3家系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行粒数、穗粒重、穗长,较弱的是百粒重、出籽率.杂种优势与遗传力相关不显著,但与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显著.其中,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与单株产量高度正相关.穗长、穗粒重、百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子彼此高度正相关,穗长与穗粗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依次是穗粗、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因此对掖单13号而言,在新疆条件下,穗粗的增加和穗行数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新疆复播玉米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TOPSIS was more suitable for multiple cropping corn varieties than the yield production analysis,and existing relative problems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TOPSIS on corn varieties were also discussed.Eight corn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TOPSIS,which taking the data from Xinjiang multiple cropping corn cultivars test area in 2006 as examp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X4721 was the highest value of 0.577 3,XINYU 9 listed the second and CX3416 the third with the values of 0.5101 and 0.44 respectively.The three cultivars were suitable to grow in Southern Xinjiang.  相似文献   
59.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旱性差异及改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37份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两年的开花期耐旱性鉴定, 筛选出耐旱系12份(K22、 SH15、 X178、 P138、中自01、中自451、金黄96B、齐319、旱23、东91、临京11、 CA156). 在干旱胁迫下, 果穗吐丝延迟, 雌雄开花间隔增大, 结穗率下降, 籽粒产量严重降低; 雌雄开花间隔天数和结穗率与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是可供耐旱性选择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新疆制种基地早熟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最佳收获期,为制种企业生产高质量种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早熟玉米品种新玉29号、新玉35号和新玉54号3个杂交种制种生产,授粉后每隔3 d收获果穗1次,并测定籽粒水分,种子晾干后,通过标准发芽、冷试验、田间出苗鉴定和种子相对电导率测定,评价玉米种子活力。【结果】 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籽粒含水量、标准发芽率、冷发芽、田间出苗率和相对电导率存在差异,3个玉米杂交种籽粒生理脱水速率表现为新玉35号>新玉29号>新玉54号,籽粒灌浆速率表现为新玉29号>新玉54号>新玉35号,早熟玉米新玉29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2.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35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54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4.7%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3%以上。【结论】 在新疆早熟制种区可以用授粉后天数作为参考指标,指导杂交种子生产田收获,获得高活力的杂交种子,比常规收获时间提前7~12 d,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