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9篇
  7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为探讨播期、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鹰嘴豆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适宜东北地区鹰嘴豆种植的播期和密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选用‘白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期(3月29日、4月7日、4月16日和4月25日)和4个密度(16.7万株·hm~(-2)、11.1万株·hm~(-2)、8.3万株·hm~(-2)和6.7万株·hm~(-2))处理,通过测定鹰嘴豆干物质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性状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粗淀粉和全氮含量,对不同播期鹰嘴豆的生育进程、光合特性、群体质量、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鹰嘴豆的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推迟,生育期缩短,单株荚数先增加后减少。随着生长发育的推进,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早播的鹰嘴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低于晚播,晚播能够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高密度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低于低密度,减小密度能促进可溶性糖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上升,同时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正相关。播期(X1)、密度(X2)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150.288 9+47.169 3X1+464.092 5X2-1.499 9X12-11.376 4X22+1.292 2X1X2。综上所述,中晚播鹰嘴豆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中早播。延后播期导致花前可溶性糖积累量和籽粒淀粉含量下降,而茎、叶的花前贮存氮素转运率和转运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上升。中低密度鹰嘴豆的花前物质积累对产量影响较大,花后氮素积累量较高,而中高密度鹰嘴豆的花后物质积累对产量影响较大。中早播、中密度或中晚播、高密度的鹰嘴豆可以提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白鹰1号’选择播期4月23日、密度7.64万株·hm~(-2)的栽培方式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在生产中,可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2.
目的观察鼻唇沟菱形皮瓣旋转修复上唇皮肤癌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2例患者上唇部基底细胞癌、鳞癌切除后形成的缺损,设计鼻唇沟局部菱形皮瓣旋转修复。结果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色泽、质地较好;伤口Ⅰ期愈合,愈合后瘢痕细小,效果满意。随访3~6月未见肿物复发。结论鼻唇沟局部菱形皮瓣在修复上唇皮肤癌缺损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3.
铜针栓塞术治疗血管瘤21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铜针治疗血管瘤的经验,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采用铜针介入治疗血管瘤病21例,用直径1~3 mm铜针直接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5~10 min两次并留置铜针1周或仅留置铜针。结果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5例,明显改善4例,复发1例,肿瘤无进一步发展1例,治愈率为71.4%。并发症:发热和局部疼痛18例,皮肤坏死2例,手指运动功能障碍1例。结论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对病变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基层和手术未切净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4.
本试验通过开展发酵新型皇竹草制作、新型皇竹草饲料加工配比、饲喂、饲养成本等研究,发现饲喂25%发酵新型皇竹草配合饲料,试验组从岭藏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但发酵新型皇竹草配合饲料的增重用料成本比对照组商品料的低2.05元/kg,且发酵新型皇竹草耐贮存,适口性好,也有较佳的增重效果,加之新型皇竹草易栽种,产量高,营养好,作为从岭藏鸡的饲料来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5.
白绿17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所于2012年以BL99217为母本、白绿1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黑绿豆新品种。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85.3 kg/hm2,比对照白绿13增产7.2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85.7 kg/hm2,比对照白绿13增产10.9%。202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吉认绿豆2021004)。  相似文献   
196.
利用遥感数据开展森林资源优势树种的分类对森林资源的监测、森林可持续经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针对复杂地形区域的破碎化森林,采用高分二号(GF-2)的多光谱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进行森林优势树种的精细分类。本文以地形复杂、森林破碎化的湖北省竹山县九华山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树种进行精细分类,比较支持向量法、最近邻法(KNN)和随机森林(RF)三种不同分类算法的分类效果。在尺度阈值为30、合并阈值为95时分割的基础上,利用SVM、KNN和RF分类结果和分类精度差异较大。分类精度最高的是SVM分类方法,总体精度为68.52%,Kappa系数为0.62;其次为随机森林分类法,总体精度为60.29%,Kappa系数为0.54;KNN分类方法精度最低,总体精度为59.41%,Kappa系数为0.53。GF-2号数据能满足树种分类基本需求,在复杂地形和景观破碎化地区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树种的分类精度更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7.
陕西安康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陕南主要的茶叶生产地区。尽管安康顺利脱贫得益于茶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当前茶产业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外部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内部产业结构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安康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安康茶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茶产业上、中、下游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茶基地标准化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形式单一、品牌效应弱等。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加大基地标准化建设、引进并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资源扩大产业链、利用富硒特色增强品牌效应等,以帮助安康茶产业顺利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8.
为明确分期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结出马铃薯合理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分期施肥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肥对提高马铃薯株高和茎粗有一定效果,T9的株高最高,相比对照提高了14.3%,T6的茎粗值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4%;在块茎形成到块茎成熟期,有7个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在产量方面,有7个处理的产量高于对照,其中产量最高的是T6,产量为38460 kg/hm2,比对照增产9%,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品质方面,分期施肥各处理的VC含量相比对照均有所增加;有8个处理的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结果表明:合理分期施肥不仅能提高马铃薯单产,而且还可改善马铃薯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