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2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152.
对奶牛舍颗粒物浓度和分布进行实时连续监测,是评估其环境风险和制定科学减排措施的前提。随着大型奶牛舍的快速发展,对尽可能少且科学地布置测点数量和位置并能够对舍内颗粒物浓度进行精准监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探究测点优化布置方案,该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大型自然通风奶牛舍内3个相邻饲养区域布置17个采样点,对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TSP)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进行了连续6个月监测,得到舍内浓度平均值(视为“真值”);利用系统聚类和误差分析方法得到优化的测点方案,并将其颗粒物浓度结果与6种传统测点方案进行对比,以确定最优的测点数量和位置方案。结果表明,舍内3个饲养区域内颗粒物浓度分布均匀,PM2.5浓度在不同采样高度上无统计差异(P>0.05),而TSP浓度在屋顶通风口下方(9.0 m)明显低于1.5和2.5 m高度(P<0.05)。与真值相比,优化测点方案的TSP和PM2.5浓度监测误差绝对值之和分别为6.4%~22.6%和4.7%~14.2%,均低于传统测点方案。综合考虑优化方案的科学性和传统方案的易操作性,确定最优测点方案为:在奶牛舍中央屋顶通风口下方1.0~2.0 m处布置1个测点,在奶牛卧床上方2.5 m高度布置2个测点,上述3个测点按奶牛舍斜对角线进行布置;另外,分别在挤奶通道、饲喂通道、清粪通道上方2.5 m高度处各布置1个测点;共计6个测点。该优化测点方案可满足监测准确性和易操作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3.
在许多国家,小麦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饲料原料。最近,一些传统采用玉米型日粮的地区,由于玉米供应不稳定,也开始考虑采用如小麦、大麦和燕麦等来作饲料的主要能量原料。小麦作为肉鸡饲料原料,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对其所含阿拉伯木聚糖产生的食糜粘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也作了一定研究。Bedford(1996)研究了小麦日粮中阿拉伯木聚糖的食糜粘度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关系,认为有很强的负相关(R2=09454,P=00001),即使在极低的食糜粘度下,也存在这种相关性。但目前对此尚存争议,本文就小麦中戊聚糖含量与其表观代谢能、食糜粘度和肉鸡…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长期免耕及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下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应用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始于2007年,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传统垄作秸秆不还田(对照,CT)及免耕配合当季收获玉米秸秆量的0%、33%、67%和100%(NT-0、NT-33%、NT-67%、NT-100%)还田。于2021年玉米苗期、拔节期和抽雄期,测定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CT处理相比,4个免耕秸秆覆盖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苗期的Pn,以及拔节期和抽雄期玉米叶片的Pn、Gs和Tr;NT-67%和NT-33%、NT-100%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拔节期和抽雄期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提升了抽雄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0.05)。NT-100%处理在拔节期和抽雄期的光合效率最高,光合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NT-67%处理有个别指标略低于NT-100%,但仍与CT、NT-0和NT-33%处理差异显著。免耕结合秸秆覆盖还田提高了玉米穗的行...  相似文献   
155.
为了克服自主式水稻播种机在水田应用中的障碍,基于一种高精度的路径跟踪算法,结合侧向偏差和航向角偏差作为反馈,建立了非线性转向控制模型,对在泥泞不平的水田中直线行驶时的转向控制进行路径跟踪,且为了避免倾斜引起的位置误差,考虑了车辆倾斜时侧倾角和俯仰角对位置坐标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该算法的平均绝对横向偏差小于2.9cm,航向角偏差小于0.03°,能将横向偏差减小到0.5m以内的短距离,且超过95%的测量横向偏差绝对值小于0.01m,能够满足我国水田自主式水稻播种机的精度及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6.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用种量大,是诸多种子企业生存的主要利润来源。近几年,随着种子企业的增加和审定品种的增多,玉米生产制种量不断扩大,加之套牌和散装等假冒伪劣种子泛滥,导致全国玉米种子连年供过于求,种子积压严重,企业生存陷入困境,整体产业出现疲软和萎缩的不利局面。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分析近几年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意在探索中国玉米种子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给种子企业未来的经营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7.
科学有效地利用优良生态环境资源,借助先进的农机、农艺科技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生产种性纯正、品质稳定的优质小麦。文章围绕选择优质良种、精细整地、培肥地力、规格播种、规范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机械化收获等方面的技术要领,为优质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梁超 《安徽农学通报》2023,(5):63-65+73
铜草花(海州香薷)是有效的铜矿藏指示植物,具有较强的铜吸收、积累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是废弃铜矿山及其污染土壤植被恢复的潜力物种,但铜草花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较少,限制了其在矿区生态修复中的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人工培育铜草花的技术研究成果为依据,简述了人工培育铜草花的技术试验过程,旨在找出最优方案,为人工种植、培育铜草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