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旨在比较尼里-拉菲水牛及海子水牛瘤胃液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选取成年雌性尼里-拉菲水牛及海子水牛各3头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口腔导管法收集瘤胃液,提取瘤胃液总DNA,采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16S rDNA,构建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显示,从尼里-拉菲水牛和海子水牛中分别获得73、100条有效序列,均以Methanobrevibacter属为主。其中尼里-拉菲水牛有70条序列(17个OTUs)与已知菌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 ≥ 97%,占总序列的95.89%,有3条序列(3个OTUs)与已知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处于93%~96%;海子水牛有70条序列(15个OTUs)与已知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 ≥ 97%,占总序列的70%,有30条序列(18个OTUs)与已培养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处于84%~96%。尼里-拉菲水牛和海子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比例分别为76.71%、21.91%和76.00%、19.0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序列分别聚集于两大分支上,其中海子水牛有16个OTUs代表序列和尼里-拉菲水牛8个OTUs代表序列聚集在进化树顶端的同一分支上,且系统发育距离与古菌中任何已知相似序列都相隔较远。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同等日粮条件下,尼里-拉菲水牛及海子水牛瘤胃内产甲烷菌序列均以Methanobrevibacter属为主,两水牛品种的SGMT簇序列比例基本一致,但尼里-拉菲水牛中的RO簇序列比例更高,海子水牛瘤胃内存在更多的未知产甲烷菌。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比较分析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液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选取健康雌性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3头,采用口腔导管法收集瘤胃液,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法提取瘤胃液总DNA,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产甲烷菌16SrDNA,构建16SrDNA基因克隆文库。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获得96个16SrDNA基因序列,均归类于Methanobacteriales目,其中德宏水牛有82个序列(18个OTUs)与已知菌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97%,占总序列的85.4%,有14个序列(9个OTUs)与已知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89%~97%;摩拉水牛有94个序列(13个OTUs)与已知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97%,占总序列的97.9%,仅有2个序列(1个OTUs)与已知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9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序列分别聚集于两大分支上,其中德宏水牛有13个OTUs代表序列和摩拉水牛7个OTUs代表序列聚集在进化树顶端的同一分支上,且在系统发育距离上与Methanobacteriales目中任何已知相似序列都相隔较远。德宏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和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比列分别为83.3%、9.4%,摩拉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和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的比列分别为51.0%、9.4%。由此可见,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产甲烷菌序列以Methanobacteriales目为主,其中德宏水牛拥有更多未知的产甲烷菌序列;德宏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产甲烷菌序列比例要高于摩拉水牛。  相似文献   
53.
蔗叶、蔗梢富含纤维素,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作牛饲料的利用价值很大.蔗区养役牛是传统经营模式,现代甘蔗生产区中役牛逐渐消失.根据市场需求,在蔗区发展肉奶牛养殖业,可使蔗区有机物质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蔗区生产能力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在甘蔗梢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第1、15、30、45、60、90天分别采集甘蔗梢青贮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pH、乳酸、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青贮第1天相比,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甘蔗梢干物质含量在15 d时最低,显著低于第1天(P<0.05),30 d以后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15 d以后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其中以60 d时最低,总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H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5 d时pH即达到4.0以下且趋于稳定;乳酸含量在15 d时即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天时达到最高值(207.17 mmol/kg);乙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在青贮的第1天甘蔗梢中的微生物在目水平上主要以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Bacillales、Micrococcales、Sphingomonadales为主,在第15天时,Lactobacillales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Enterobacteriales,30 d时几乎全为Lactobacillales;在属水平上,第1天时以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phingomonas、Methylobacteriu、Rhizobium为主。15 d时以Lactobacillus占据绝对优势,30 d时Lactobacillus趋于稳定。由此可得出,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青贮30 d即可达到良好的青贮效果,Lactobacillales目中的Lactobacillus属细菌在甘蔗梢自然青贮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正1概述早期断奶和低奶量培育在国外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相当普及。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这也是当前各地培育高性能奶牛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荷斯坦牛犊哺乳期约为40d,全期喂奶量200㎏~250㎏。奶水牛犊的哺乳期为90d~100d,全期喂奶量300㎏~350㎏。另据李瑞生[1](2006年)报道,云南德宏州开展了哺乳期为1个月~2个月、全期喂奶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C15∶0、C16∶0和C20∶4n6外,季节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在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短链脂肪酸(SCFA)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长链脂肪酸(LCFA)总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季中链脂肪酸(MCFA)总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ω6系列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春、秋两季ω3系列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夏、冬季节(P0.05);ω6与ω3系列脂肪酸比值在春季最低(4.43),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ω6/ω3值最高(6.32)。由此可见,不同季节对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欲优化脂肪酸组成应合理改善日粮结构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讨木薯杆、木薯叶更有效的饲用途径,本试验用木薯杆、叶与巨菌草1∶1混合青贮,并加入益生菌、糖蜜等改善其适口性~([1]),饲喂泌乳奶水牛。结果:混合青贮搭配木薯杆叶的比例可能稍大,适口性较差,用量代替象草的10%和20%时,平均产奶量分别下降3.9%和10%(p0.05);对于乳品质的影响不大,代替象草10%组的各项乳指标有所上升(p0.05),代替象草20%组乳糖含量下降0.062个百分点(p0.05)。从本次试验结果看,木薯杆、叶可制作青贮饲喂奶水牛,但占比应小于50%。  相似文献   
59.
试验旨在研究添喂植物甾醇对泌乳水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泌乳量基本一致的泌乳中期健康成年水牛24头,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头每天分别添喂3、5 g的植物甾醇(含植物甾醇≥15%)。结果表明:添喂植物甾醇可延缓泌乳中期奶水牛产奶量的下降幅度,延缓幅度分别为14.29%和28.57%;添喂植物甾醇可提高水牛乳中乳蛋白及非脂乳固体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乳蛋白率和非脂乳固体率分别提高了4.45%和2.15%(P0.05),试验2组则分别提高了5.39%和1.17%(P0.05),而其它成分基本不变;添喂植物甾醇泌乳水牛每个泌乳期可增收550元。综上所述,植物甾醇可延缓泌乳中期奶水牛产奶量的降低幅度,从而提高产奶量,并可提高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60.
意大利地中海水牛业是意大利重要产业,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而饲料资源开发、营养需要研究一直是意大利奶水牛研究的重点。因此,文章从近年来意大利饲料作物种植模式、饲料资源利用、水牛瘤胃微生物营养、营养与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深入了解意大利水牛养殖模式和趋势,为中国水牛养殖业提供借鉴,加快中国奶水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