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清瘟败毒浸膏以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收载"清瘟败毒散"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而得,其主要由金银花、黄芩、连翘、黄连、石膏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除烦、凉血止痢、扶正祛邪之功效;用于治疗畜禽因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混合型温热病.为了使该方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现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该制剂最佳制备工艺的确立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2.
采用HPLC方法测定温毒清浸膏中栀子苷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8 nm;色谱柱:Diamonsi L C18(5μm,200 mm×4.6 mm);柱温:25℃;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 500。结果显示,栀子苷进样量在0.060-0.6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32%,RSD为1.26%。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温毒清浸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3.
茵陈蒿散源于《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1],在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纤维素酶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国内在中药提取领域的应用也有研究,但尚未见到应用于成方的研究报道。笔者将纤维素酶应用于茵陈蒿散中,以栀子苷、大黄素、大黄酚为指标性成分,考察纤维素酶对该散剂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药材茵陈、栀子、大黄(均购于安徽亳州,经性状鉴别均为正品),栀子苷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为含量测定用,批号:0749-9605),大黄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为含量测定用,…  相似文献   
24.
选用不同浓度清瘟败毒浸膏(饮水中添加0.5、1.0和1.5g/只)对鸡新城疫病毒(NDV)攻毒鸡只进行治疗,观察试验鸡的发病率、痊愈率、死亡率和体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发现清瘟败毒浸膏各组的发病率、死亡率、痊愈率和抗体效价均极显著差异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金刚烷胺对照组。结果表明清瘟败毒浸膏对鸡新城疫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以1.0g/只清瘟败毒浸膏给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三白散超声提取液对鸡空肠运动机能影响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将鸡的空肠置于盛有生理溶液的麦氏浴槽内,分别加入浓度为4.00、8.00、16.00 g/L的三白散水煎液和超声提取液,观察比较离体肠管运动张力的变化。结果:三白散水煎液和超声提取液均能使鸡离体空肠收缩张力和舒张张力降低,收缩振幅减小,浓度增加其作用增强。结论:三白散超声提取液对鸡离体空肠平滑肌收缩运动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6.
黄芪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水提醇沉、碱提醇沉及碱醇提醇沉等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并用不同的絮凝剂对提取的粗黄芪多糖进行纯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碱醇提醇沉得到的多糖最多,并且纯度也较高。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可以较好地除去黄芪多糖提取液里的杂质,进而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  相似文献   
27.
起源于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正在被我国的职业教育界学习和尝试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法,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产品的行为引导着的教学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法代表了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世界先进职业教学理念的完美组合.  相似文献   
28.
中药超微粉散剂在规模化养禽中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超微粉散剂是利用中药超微粉经混合加工制成的中药散剂,利于畜禽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在规模化养禽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1 中药超微粉的特点 中药超微粉是利用国际领先的粉体工程加工工艺对中药实施细胞破壁加工而成的粉剂。一个植物细胞,外面包围着比较坚韧的细胞壁,  相似文献   
29.
大蒜提取液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提取物均为高度敏感,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50mg/mL和25mg/mL,MBC值也分别为50mg/mL和25mg/mL。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0.
以栀子苷、大黄素和大黄酚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纤维素酶作用于茵陈蒿散的酶解时间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茵陈蒿散中加入纤维素酶后,不利于栀子苷的溶出;对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的溶出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初步结论为:在茵陈蒿散的应用中,不宜加入纤维素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