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随机扩增微卫星DNA多态标记(RAMPs)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扩增微卫星DNA多态标记是在微卫星DNA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它综合了微卫星DNA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两种标记的优点,可用来快速检测动植物群体的遗传变异及分离新的微卫星DNA。本文介绍了随机扩增微卫星DNA多态标记的种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2.
对中国地方猪品种二花脸和国外品种仔猪的10项主要血液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花脸猪在这些血液参数上与国外品种猪存在显著差异,为中外猪种免疫力的差异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3.
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该病已成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中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太湖猪5个类群(二花脸、中梅山、小梅山、米猪和沙头乌)及姜曲海猪、东串猪在25个微卫星DNA座位上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主成分分析,绘制地理分布图。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地理分布图反映太湖猪类群与其它两品种遗传结构的差异;第二主成分地理分布图反映太湖猪各类群遗传结构的差异,并将其分为两类;第三和第四主成分地理分布图初步揭示华北型与华中型猪品种的基因交流。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全国性地方猪品种的主成分地理分布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5.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Sar1b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Y819557)设计1对引物,以猪肝脏组织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扩增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Sar1b基因cDNA全长编码区,经过EcoRI-Sal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于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获得pET28a-Sar1b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将携带有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1 mmol/LITPG进行诱导表达,经过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诱导表达蛋白大小大约为26 ku,与预期表达蛋白大小一致。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蛋白为His融合蛋白,表明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了目的融合蛋白。猪Sar1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通城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品种,具有肉质嫩美、繁殖力高、杂交配合力好、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华中两头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类群,于2000年被列入全国第1批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据统计,通城猪现有15个血统,每个血统保留2头公猪,其中县种畜场和6个生猪品种改良站各保存每个血统的1头公猪,各乡镇种猪场和农户保存每个血统的另1头公猪;存栏纯种通城母猪约1万头,其中县种畜场饲养80头,乡镇种畜场、保种基地及保种专业户饲养约6000头,农村分散养殖3000余头。  相似文献   
67.
用1%8301多糖悬浮液给小白鼠注5次,每次0.2mL,停药15d后与10只对照小白鼠同时以一个最小致死量的禽源巴氏杆菌攻击,测得8301多糖原粉及其配制的悬浮液,其保存期分别在8a和20个月以上;对小白鼠的保护率在1/9 ̄5/10(11 ̄50%)之间,对照小白鼠则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8.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系蒺藜科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全草,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及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多生于沙漠、半沙漠、草滩、山坡及路旁,藏量丰富。民间以其作为药用的历史久远。其味辛,微苦,性凉有毒,功能祛湿解毒,活血止痛,宣肺止咳。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硷多有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肿瘤、抗原虫、催产、扩张冠状动脉及催醒作用。苏联学者1977年报道,以该总生物碱  相似文献   
69.
黄芪是一味扶正固本、补益气血的中草药,《本草纲目》列为上品。近年来,医药界从免疫学方面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它有促进各种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C-GMP和胃粘膜中的C-AMP浓度,调节免疫功能等等。其成份—多糖也有同样的作用,且能对抗一些免疫抑制剂对免疫组织和外周白细胞的抑制作用。近期研究表明,黄芪有促进NK细胞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兽医界对中草药和针灸影响畜禽免疫功能的研究尚少。为了寻找具有显著增强免疫  相似文献   
70.
骆驼蓬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eganum harmala L.)的盐酸盐注射液按5mg/kg体重肌肉注射;总生物碱纯粉按2-3mg/kg体重溶于定量70%乙醇中静脉注射,对人工感染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的8头1-5岁土种黄牛进行治疗试验。结果:对照组4头牛存活3头,死亡1头,其配对分组时平均染虫率为0.23%,病期平均最高染虫率为8.07%,血液中虫体间歇、反复出现,在20天的观察期内持续存在,试验组4头牛经用骆驼蓬总碱治疗全部治愈,其配对分组时(药前)平均染虫率为0.365,经肌肉注射药物2次或静脉给药1次后,血液中虫体消失,连续10天涂血片镜检,均未发现虫体,试验表明该总生物碱杀灭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