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4篇
  23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71.
为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日粮对荷斯坦公犊牛腹泻情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9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代乳粉(MR)、一半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与膨化大豆的混合精料(HMCS)、蒸汽压片玉米与膨化大豆的混合精料(CS),饲养150d,记录犊牛腹泻情况,测定犊牛血液指标。研究发现,MR组的腹泻情况最为严重,腹泻指数为59.74%,其次是HMCS组,为15.13%,CS组最低,为1.03%;犊牛血液抗氧化指标表现为,CS组犊牛的过氧化氢酶、谷光氨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均是最高。MR组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与HMCS组差异不显著(P0.05);MR处理组犊牛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HMCS组的含量处于二者之间;血细胞分析结果为3个处理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S组犊牛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在数值上均是最高;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为,MR处理组犊牛血清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而CS组犊牛血清的尿素氮、总蛋白及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MR组。CS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最高;CS组的IgM浓度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CS组的数值均是最高的。研究表明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可以减少犊牛腹泻发生,提高犊牛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水平,并促进血液总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72.
北京地区常见鼠尾草属植物AFLP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京地区鼠尾草属(Salviaspp.)植物的7个种23份样本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利用2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稳定性好、多态性较高的6对引物用于扩增北京地区鼠尾草属植物基因组DNA,银染后在灯光下统计扩增条带数,构成二进制矩阵表。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分析,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Treeplot模块生成聚类图。[结果]对23份鼠尾草属植物进行AFLP分析,得到36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9个,占总扩增位点的97.82%。在遗传距离为0.32的水平下,23份鼠尾草属植物样本归为7个组:一串红(S.splendens)组、蓝花鼠尾草(S.farinacea)组、朱唇(S.coccinea)组、雪见草(S.plebeia)组、丹参(S.miltiorrhiza)组、荫生鼠尾草(S.umbratica)组和罗马尼亚鼠尾草(S.officinalis)组。蓝花鼠尾草、朱唇、雪见草、丹参、荫生鼠尾草、罗马尼亚鼠尾草与一串红的亲缘关系依次增远;一串红种内,自选品种(系)与商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开展鼠尾草属植物的种间和种内远缘杂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
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初步育成了可采用常温水进行缫丝的家蚕新品种LBM43×LBM。在25℃水温条件下,LBM43的450 m解舒率55.8%,纤度为4.39 D,粒茧索绪平均时间为6.8 min;LBM的450 m解舒率10.0%,纤度为2.58 D,粒茧索绪平均时间为3.0 min,粒茧缫丝平均时间为2.0 min;一代杂交种LBM43×LBM解舒率88.9%,纤度为2.83 D,粒茧索绪平均时间为3.0 min,粒茧缫丝平均时间为2.7 min。杂交一代的万头蚕收茧量为18 kg,是原种LBM43的1.84倍,是原种LBM的2.02倍。  相似文献   
74.
一串红株型突变体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株型突变体BN35—1分枝能力强,不必摘心,株型自然成球。本研究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2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对突变体BN35—1、野生型BN35及4个商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以确定BN35—1与BN35亲缘关系。另外用21对供试引物组合单独对突变体及原种进行多态性分析以寻找差异条带。结果表明,BN35—1与BN35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系数为0.9861,远高于其他商品种、BN35与商品种以及商品种间的相似性。在21对供试引物组合中,12对引物检测出BN35—1与BN35基因组DNA共52处基因座位位点存在差异,相应的特异条带是控制株型突变或与控制株型突变基因相连锁的侯选基因片段,深入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75.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IEEE802.15.4协议的JN5139终端节点设计,对影响大田作物生长造成影响的诸多因素,如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浓度等环境因子提取实时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以及转发。借助GPRS网络实现对数据的上传,并传入到Internet,通过TCP-IP传送到相关用户,及时了解所需信息,指导耕作方向。根据实际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等方面叙述了开发过程,并通过实验测试数据,图片等形象手段体现作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村干部频频外出务工的现象。据笔者对湖南省石门县十多个乡镇的调查统计,该县有5%现任村干部已经外出务工,有近30%的现任村干部有外出意向,有的村只剩下村党支部书记一人在家“坐镇”。这种现象的存在,将对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与新农村建设带来不可小视的影响,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8.
为了验证几种复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54%史丹利复合肥、48%洋丰复合肥、45%玉露牌配方肥)、52%洋丰超级稻肥田间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性价比最好的复合肥。试验结果表明,45%玉露牌配方肥的各性状指标都较好,在水稻应用增产效果明显,能使水稻每667㎡增产5.0%~6.1%,增收91~101.1元。  相似文献   
79.
外源钙对镉胁迫下芥菜型油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5、10mmol·L-1Ca2+搠寸不同水平镉处理下的油菜幼苗生物量、根长、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HPLC分析外源钙对油菜幼苗镉胁迫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镉处理浓度为150、300、450μmol·L-1时,5和10mmol·L-1Ca2+均能有效增加植株的生物量和根长,5 mmol·L-1Ca2+能显著减少油菜幼苗中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及GSH的含量.镉胁迫浓度为600 μmol·L-1时,施钙后油菜幼苗出现生物量低、MDA含量高、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均下降,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镉处理浓度≤450 μmol·L-1时,5 mmol·L-1Ca2+能明显缓解芥菜型油菜生长和生理所受胁迫,外源钙可作为减轻镉胁迫对油菜毒害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80.
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多酚差异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盔  刘忠松  龙桑  严明理 《作物学报》2007,33(3):476-481
以芥菜型自交系黄黑油菜种皮为材料,研究了其多酚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测定了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样以没食子酸和茶儿茶素标准计的多酚含量,发现黄种皮的多酚含量约为黑种皮的90%,显著区别于甘蓝型油菜的10%,因此多酚含量高可能是芥菜型黄籽油菜性状稳定的根本内因。基于香草醛试验,推测黑种皮中含有3-OH的黄烷醇类多酚,而黄种皮中没有。基于加入位移试剂后特征吸收谱带Ⅰ与Ⅱ的位移方向与大小,推测黄酮醇类多酚A环在黄种皮中可能主要为单酚羟基,而在黑种皮中可能主要为邻二酚羟基结构。这种多酚分子的结构差异可能是形成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色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