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51.
以常用的两种苔草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基质及不同的配比,以及基质中添加保水剂和缓释肥对苔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中草炭:松针1∶1,保水剂浓度5kg/m^3,缓释肥浓度为7.5kg/m^3时,两种苔草的株高较高,分蘖也较多,生存率高,抗逆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2.
新形势下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管理工作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者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科研院所的工作效率和整体实力。文章分析了科技管理工作的特点,阐述了科技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科技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及农业科研院所要不断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任用机制等提升科技管理工作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以‘紫光’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Ziguang’)为材料,分别研究了扦插部位、扦插时间和吲哚丁酸(indolebutyric acid,IBA)浓度对其茎秆扦插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部位产生幼苗的生长状况:下部芽苞 > 中部芽苞 > 上部芽苞;八月上旬至十月下旬,随着扦插时间的变化,母株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曲线呈现“双峰型”变化,淀粉含量则持续增加,其幼苗成活率、苗高、鲜干重、最长根长与生根数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月22日左右扦插时幼苗的生长状况最佳,成活率为45%;在0,0.1%,0.2%,0.3%,0.5%,1% IBA处理条件下,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其茎秆扦插幼苗成活率、苗高、鲜干重、最长根长与生根数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0.3% IBA处理扦插茎段时幼苗的生长状况最佳。本试验为狼尾草的茎秆扦插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是北京地区的乡土草坪地被植物。为缓解园林灌溉和水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实施节水灌溉,2012-2014年采用自动称重式大型蒸渗仪研究了青绿苔草草坪的蒸散特性,与北京地区代表性的草坪地被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山麦冬(Liriope spicata)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各种草坪地被的灌溉需水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青绿苔草在不同月份的蒸散速率不同,5月的蒸散速率最高为3.96±0.23 mm·d-1,月作物系数为0.73±0.09~0.95±0.03。青绿苔草草坪的蒸散速率高于同种地被。青绿苔草草坪地被的蒸散速率明显低于高羊茅草坪,略低于山麦冬地被,略高于野牛草草坪。以平均值计算,高羊茅、山麦冬、野牛草的蒸散速率分别是青绿苔草的1.40倍、1.11倍、0.98倍。充足水分供应条件下,生长季灌溉需水量从低到高为青绿苔草地被(110.9~136.2 mm)、野牛草草坪(167.1 mm)、青绿苔草草坪(191.7 mm)、山麦冬地被(233.6 mm)、高羊茅草坪(352.2 mm)。  相似文献   
55.
芒和荻作为草本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研究发现,芒和荻是我国本土多年生高大C4草本植物,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在欧洲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仅仅用于水土保持、造纸、饲料等。该文综述了芒和荻的生物学特征、生物质品质特性、生态效益、国内外利用现状,认为该类植物具有生态类型多、野生资源丰富、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净能产出高,生物质品质好,转化利用途径广,生态价值好等特点,是优良的草本能源植物,适合在我国边际土地上种植利用,目前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和新品种选育及适用于边际土地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6.
低温层积处理对4种苔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地区4种苔草(矮苔草、披针苔草、青绿苔草和涝峪苔草)的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层积处理,测定了层积不同时间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内源激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等指标,对苔草种子休眠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层积处理能够增加苔草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使矮苔草和披针苔草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从34%和40%提高到84%和81%,青绿苔草和涝峪苔草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从7.88和2.86提高到18.15和5.20;内源ABA含量较高是导致苔草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发芽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边际土地类型及移栽方式对柳枝稷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评价能源型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贫瘠沙化的边际土地生境上的适应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壤土(对照)、3种边际土(面砂土、粗砂土、砾石土)和3种移栽方式(营养钵、裸苗、裸苗+营养土)对柳枝稷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沙化贫瘠的边际土壤中柳枝稷幼苗均能正常生长,随着土壤养分含量升高,柳枝稷的株高、分蘖数、主茎叶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裸苗移栽方式较营养钵移栽方式不利于柳枝稷苗期生长,其成活率、株高、分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裸苗+营养土移栽较裸苗移栽显著提高了柳枝稷裸苗的成活率,建议作为柳枝稷边际土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荒漠草原疯草对发生区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了2种危害最为严重的疯草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和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发生地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发生区与未发生区土壤质地、含水量、孔隙度和容重无显著差异,发生区土壤碱解氮显著增加;小花棘豆发生区速效磷增加,速效钾降低。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发生地土壤理化性状差异显著。前者土壤砂粒含量较高,而水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则较低。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发生区土壤物理性质无明显改变,植物可利用养分有显著变化。变异黄芪比小花棘豆更能适应贫瘠的土壤条件,在荒漠草原潜在分布区面积大,更具危害性。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草地雀麦的水土保持作用,在延庆县选择25。坡地建立了相应的径流试验小区,并对土壤侵蚀量、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以及根系地下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种植草地雀麦能显著减小荒坡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量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植被覆盖度为90%时,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仅为14233.19m^3/km^2和57.82t/(km^2·a),保水固土能力分别可达67.8%和98.31%。种植草地雀麦后,浅层(0~30cm)土壤的紧实度显著增加,10cm土层深度处是对照地的1.72倍,雨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平缓,保水效果显著;草地雀麦根系的98.1%集中分布于0—30cm土层。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绿心公园花境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发现城市绿心公园花境植物共计293种(含品种),隶属于57科186属,其中乔木11种,灌木41种,藤本2种,一二年生草本30种,多年生草本209种(含品种);花境营造存在植物选择较多局限于常见物种、忽视植物对场地的适应性、忽略游客与景观的互动需求等问题,从增强城市景观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