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猪细小病毒(PPV)、牛疱疹病毒2型(BHV2)和犬腺病毒1型(CAV1)3种动物D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释放方式以及所致细胞结构的变化,通过电镜进行了观察比较.(1)这3种动物DNA病毒的复制和装配过程均发生在细胞核内,以毒浆结构(Viroplast)或核内包涵体为增殖场所和物质基础,但并非都形成结晶样结构.(2)有囊膜的BHV2,其核壳体在细胞核内装配完成后,从核内膜上以出芽方式获得囊膜,然后进入核周池,聚集的病毒使核外膜向胞质方向隆起,形成病毒性包涵体而脱离核外膜,并逐渐向细胞膜的方向移动,最后从细胞膜的破损处以病毒包涵体形式释放到细胞间隙.而无囊膜的CAV1,核壳体在细胞核内装配完成后,从细胞核膜破损处或细胞核崩解后进入细胞质,待整个细胞崩解后才能释放出来.无囊膜的PPV,在核壳体装配完成后,成堆地以病毒流的方式,从扩张的核孔释放到细胞质中,待细胞崩解后再释放出来.(3)3种病毒增殖时,宿主细胞的固有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以及溶酶体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变化,并能诱导宿主细胞出现一些新的结构,除毒浆结构外,还有管状结构、细纤维样结构、周期性结构和髓膜样结构等,其中周期性结构仅见于BHV2感染.  相似文献   
12.
对MDCK细胞上驯化克隆产毒量高的大斑株 (LP)的第 5 0代毒和 75代毒进行了实验免疫研究 ,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安全性好 ,通过静脉和口鼻接种CAV易感犬 ,无任何致病反应 ;用10 4 .0 TCID50 以上的该毒免疫CAV易感犬 ,即获得 97.5 %以上的免疫保护 ;将其在CAV易感犬连续传 5代 ,其安全性与原毒相同 ,表明该毒株在 5 0~ 75代之间遗传性稳定 ,免疫原性良好 ;与CPV和CDV弱毒联合免疫 ,结果与各弱毒单独免疫所产生的抗体无差异 ,说明该毒株不但可以单独用于免疫 ,也可与其他弱毒联合免疫。是一株较好的疫苗候选株 ,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犬瘟热病毒的生态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研究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查了17个毛皮动物和野生动物的676份材料,从犬,貂,貉,狐熊,小熊猫,大熊猫,狼,狮,虎,猞狮、金猫等12种动物病料中,检出含有CDV材料487份。应用间接ELISA、免疫荧光和中和试验等技术检测了8种动物158份血清,其中从犬,狐,小熊猫、虎、金猫,狼等6种动物的106份血清中检出了抗CDV抗体。应用RT-PCR和基因探针检查了4种动物的37份材料,其中有29份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犬冠状病毒(CCV)的方法,利用感染CCV的犬肾传代细胞包被酶联反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作为第2抗体,建立了检测CC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抗原的包被量为每孔3×104个染毒细胞,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40。试验发现,包被的病毒抗原经甲醇固定30min后可以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减少病毒抗原的使用量。与中和试验比较证实,2种抗体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959—1964年我国新疆、四川、青海、吉林、内蒙等省(区)的马属动物发生了“疑似马传染性脑脊髓炎”(以下简称疑马脑炎)据统计,发病率为3—14%,死亡率为28—73%,死亡马(骡)8万余匹。我所梅祥林等于1964年从新疆、青海、四川省8例病马的16份肝、脑组织,经家兔脑内传代方法获得10株病毒。当时鉴定三省毒株相同,且都与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I型)有共同抗原性。  相似文献   
16.
首次应用原代和传代犬肾细胞从临床疑似犬传染性肝炎(ICH)和狐狸脑炎(FE)的犬、狐病料中分离获得4株腺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等系统鉴定,证明为犬1型腺病毒(CAV-1),即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和狐狸脑炎病毒(FEV).以往对 ICH 犬肝测不出HA 效价的原因,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不耐热的非特异 HI 物和可与完整病毒竞争红细胞 HA 受体的单价游离血凝素.通过加热和加犬2型腺病毒(CAV-2)免疫血清的方法,可检出其中的 CAV-1血凝素而确定 ICH 诊断.用 ICH 犬肝中的游离血凝素免疫 ICH 易感犬,可使其产生抗 CAV-1HI抗体,获得 ICH 免疫.研究了用于检测 ICH 犬血清、腹水和肝脏样品的处理方法,首先建立了 ICH 微量补反诊断法;在对 ICH 犬肝 HA 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新鲜或醛化人0型红细胞和犬抗 CAV-1与 CAV-2血清,又研究成既可用于临床诊断又可用于抗体调查的微量血凝诊断法.进行了 CAV-1和 CAV-2弱毒苗的复制和实验免疫试验,证明 CAV-2弱毒复制苗对各类犬、狐均安全有效.而且对 CAV-1母源抗体有较强的抵抗力.通过回忆反应和特异淋转试验,汪明 CAV-2弱毒对 ICH 的免疫主要在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发表的CAV纤突基因序列,用PCR方法,对4个CAV-2毒株和4个CAV-1毒株的纤突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测定的核甘酸序列经推导得到分别编码543和542个氨基酸CAV纤突蛋白垒序列。测定的CAV-2比较表明:我国流行的CAV-2SY强毒株与国外标准强毒株TorontoA26/61株相同.其驯化致弱的毒株与驯化前相比在1134位发生碱基颇换。测定的CAV-1比较表明:我国流行的CAV-1株与标准强毒R1261株差异相对较大,而国内CAV-1毒株互相之间相对差别较小CAV-2与CAV-1纤突基因的同源性为80.48%。  相似文献   
18.
在24孔组织培养板上应用从美国引进的犬冠状病毒(CCV)参考株NL18与猫肾传代细胞(CRFK),采用固定病毒(100TCID50)稀释血清法建立了CCV中和试验。运用该方法测定了142条群养犬和35条散养犬的中和抗体水平,以1∶4作为阳性血清的判定标准,群养犬与散养犬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29%;测定了母犬的血清与乳汁、所产仔犬及仔犬脐带血的CCV抗体效价,证实母犬可以通过胎盘及乳汁将抗体转移给仔犬,吮食乳汁是仔犬获得母源抗体的主要途径。本试验从抗体水平上证实我国的犬已发生CCV感染。  相似文献   
19.
动物园猫瘟热净化的新手段—聚合酶链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FPV)又名猫细小病毒、猫传染性肠炎病毒、猫瘟病毒。该病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特征。 1 957年 (Bilin)病毒首次被分离培养成功。通过对多种动物类似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证明 FPV在自然条件下感染猫科和鼬科多种动物 ,如虎、豹、狮子和浣熊 ,但以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 ,包括水貂最为易感。FPV是目前本属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由FPV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可能存在于世界各地。在欧洲和北美已被认为是猫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张振兴和李刚等人 (1 982— 1 984)报道 ,我国许多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延边株(姑称 PrGV—Y)的研究结果。本病毒从旱金莲花草(TroPaeolum mαjus L)上的自然罹病幼虫中分离得到。幼虫在更换其宿主时,对 PrGV—Y 株表现较大的毒性差异:用旱金莲叶饲养的幼虫 LC_(50)为3.5×10~(-7),用甘兰叶饲养的幼虫 LC_(50)2.5×10~(-6);以10~(-4)的高浓度病毒悬液感染幼虫时,其死亡率分别为95.6%和83.8%。本文还探讨在菜粉蝶幼虫的人工饲育和病毒生产上,用旱金连叶粉作其半纯饲料,以增高幼虫的感染发病率,有利于病毒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