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2004年3月山东省莱芜市某养殖户饲养的3000多只肉鸡突然发病,鸡开始时采食量下降,2d后个别死亡。最后,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肉兔巴氏杆菌与波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会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2):44-44,46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混合感染,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的烈性细菌病,常引起兔的呼吸困难、厌食、突然死亡等症状,伴随有神经症状。2004年3月,泰安市某养殖户饲养的1000多只60日龄左右的肉兔突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ANDERSEN-6级和AGI-30(AGI=All Glass Impinger)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对三个不同兔场环境中气载内毒素及革兰氏阴性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二者在数量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兔舍内环境中气载内毒素和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兔舍内气载内毒素含量介于22~774 EU/m3空气之间;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含量在0.39~10.3×102CFU/m3之间,没有检测出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活菌。在三个兔场中,革兰氏阴性菌含量与内毒素含量之间存在弱的正相关(rA=0.23;rB=0.29;rC=0.24),所以不能通过测定气载革兰氏阴性细菌含量来估计气载内毒素的含量。通过对气载内毒素来源的分析,可以推测饲料和粪便可能是其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多重PCR检测圈养牛、猪和羊源魏氏梭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重PCR对圈养源魏氏梭菌的α,β,ε,ι毒素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通过对山东德州、枣庄、泰安、蒙阴曾经流行过魏氏梭菌病的猪场、牛场和羊场的162个粪便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率为19.1%,均为A型。应用该方法鉴别魏氏梭菌血清型快速、简便,结果对于预防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气载细菌内毒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气载细菌内毒素的形成及生物学作用,并从人的生活环境及动物舍环境两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气载内毒素的研究现状,使得人们对气载内毒素有一个初步认识,便于更好的控制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产气荚膜梭菌在淡水鱼中的分布及毒素型,随机采取同一水库的鲤鱼、鲢鱼、鲫鱼、鲶鱼、黄鳝等淡水鱼样品420尾,细菌学方法分离肠内容物中的产气荚膜梭菌,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毒素基因确定毒素型,PCR扩增片段克隆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且与Genebank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自75份肠内容物样品中分离出产气荚膜梭菌;58株为C型(α、β毒素基因),13株为A型(α毒素基因),4株为B型(α、β、ε毒素基因);三型菌株均能扩增出特异性2条带;检出基因与Genebank相应基因的同源性为98.15-99.29%。在淡水鱼检出产气荚膜梭菌的α、β、ε、β2毒素基因,在B型产气荚膜梭菌中扩增出2毒素基因均属首次,本研究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及人类的食品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添加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奶牛粪便中温(35℃)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体系稳定性和指示菌(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存活情况的影响。通过采用1L抽滤瓶作为消化罐,置于恒温箱内35℃模拟中温厌氧消化。检测厌氧消化过程中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数量的变化,同时对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NH4^+ -N含量和pH值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厌氧消化体系中添加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整个消化过程中VFA含量、NH4^+ —N含量和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酸化阶段丁酸和乙酸的产量,降低丙酸的产量,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稳定的厌氧消化体系。添加的微生物可以显著促进粪大肠菌群数量的减少(P〈0.05),但对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数量并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在厌氧消化处理畜禽排泄物过程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推广价值,其实际应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猪场8个猪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评价气载需氧酋和气载葡萄球菌对猪舍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2个猪场气载需氧菌的浓度分别为2.87×104、12.65×104CFu/m3,葡萄球菌的浓度分别为1.94×104、5.74×104 CFU/m3.猪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木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内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占葡萄球菌总浓度的24%和27%.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从葡萄球菌菌在Andem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分布在B-E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0.2~6μm之间.可以进入到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养殖人员和动物呼吸道存在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猪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及气载葡萄球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猪场8个猪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评价气载需氧菌和气载葡萄球菌对猪舍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2个猪场气载需氧菌的浓度分别为2.87×10^4、12.65×10^4CFU/m^2,葡萄球菌的浓度分别为1.94×10^4、5.74×10^4CFU/m^3。猪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木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占葡萄球菌总浓度的24%和27%,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从葡萄球菌菌在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分布在B—E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0.2—6μm之间,可以进入到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养殖人员和动物呼吸道存在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重PCR对从流行过魏氏梭菌病的牧场粪便样品中分离魏氏梭菌的α、β、ε、ι 毒素基因进行了检测,确定了血清型。电泳成像显示,仅魏氏梭菌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其他对 照菌株无,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通过对山东德州、枣庄、泰安、临沂、青岛等地养殖场 的418个样品分离的62个菌株的检测,检出率为14.8%,均为A型。研究确认,多重PCR是 魏氏梭菌血清型鉴别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研究方法,山东省流行型别与国外报道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