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07篇
综合类   495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繁殖母羊的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殖阶段、胎次繁殖母羊的氧化应激及氧化损伤状态。试验1选取体重、体况相近的2~3胎空怀期、妊娠期(30、60、120 d)、分娩及哺乳期(21 d)的崇明白山羊各5只;试验2选取后备、1胎、2~3胎、4~5胎、6胎及以上的崇明白山羊母羊各5只。分别采集血样,测定血清自由基代谢指标[皮质醇、过氧化氢(H2O2)含量]、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蛋白质羰基化(P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1,从空怀期至哺乳期,血清皮质醇、H2O2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分娩时达最高值,较空怀期显著提高(P0.05);血清T-AOC、SOD活性逐渐增强,且哺乳期21 d较空怀期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8-ISO-PGF2α、PC含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且在分娩时达最高,较空怀期显著提高(P0.05),血清8-OHDG含量逐渐增加,哺乳期21 d达到最高,较空怀期显著提高(P0.05)。试验2,随着母羊胎次的增加,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4~5胎、6胎及以上血清H2O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血清TAOC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SOD及GSH-Px活性逐级递减,6胎及以上较后备母羊下降显著(P0.05);血清MDA、8-ISO-PGF2α、8-OHDG和PC含量逐渐增加,6胎及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综上所述,伴随着妊娠的进行,母羊体内的自由基代谢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体内的抗氧化水平也相应提高以维持氧化-抗氧化体系平衡,但在妊娠后期至哺乳期激增的活性氧自由基破坏了自由基稳衡体系,导致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随着母羊胎次的增加,抗氧化能力逐渐减弱,高胎次母羊氧化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膀胱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Ad-PPARγ腺病毒转染到35株BIU-87膀胱癌细胞株中(实验组),以35株同株未经转染的BIU-87细胞株作为对照(对照组),使用RT-PCR检测CD147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CD147基因的mRNA表达值为(4.51±0.86),对照组为(9.31±0.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基因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93.
野生动物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食肉性动物中猫科动物对弓形虫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惟一的可以排泄含有弓形虫的卵囊到环境中的动物,进而使全世界的人和动物都有机会感染弓形虫病,而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则是重要的中间宿主。然而野生动物感染弓形虫病之后往往缺少明显的临床症状,很难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是否感染弓形虫。野生动物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对整个生物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论文就弓形虫在野生动物中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症状加以概括,为其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趋势、诊断和防控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94.
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刺槐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树木根系分布特征,采用钻土芯法对刺槐×天然草复合系统0-100 cm土层中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上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布具有相似的特征,在垂直方向上,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少,且集中在0~60 cm的土层中;在水平方向上,离树行越近,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均越大。不同坡向刺槐根系差异显著,相同径级、相同位置阳坡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小于阴坡,但根系消弱系数表明阳坡刺槐细根深层土壤生物量分布比例较阴坡多。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哈尔滨市松花江江北湿地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江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哈尔滨江北湿地被人为破坏的现状,提出了江北湿地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合理规划加强立法,加快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建立江北湿地的旅游保护规划及功能分区等具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毕凯丽  王俊丽  刘坤  宋韵霏  张璐  李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27-9328,9339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Helminthospotium oryzae Breda de Hann)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土样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再采用室内平板筛选法进行复筛。将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培养,通过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试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的抑菌谱分析。[结果]从38份土样中分离了494株细菌,初筛获得拮抗菌株24株,复筛得到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4种拮抗菌均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得到其抑菌谱。[结论]为利用拮抗菌生物防治水稻胡麻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为探求适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水分调控措施,选取该地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覆盖与调亏灌溉2种节水措施,分析了不同水分调控措施对苹果和大豆根系空间分布、耗水量与水分利用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上限3个水平:田间持水量的55%(W1,低水),70%(W2,中水)和85%(W3,高水),2种覆盖材料:秸秆覆盖(M1)和地膜覆盖(M2)。结果表明:水分调控措施增加了苹果和大豆总根长密度,且扩大了苹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根长分布。苹果根长密度与距树行距离呈负相关,而大豆则呈正相关,且均与垂直深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大豆鼓粒期土壤水分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先减后增,最小值为距树行1.5~2.0m,与清耕(CK0)和单一覆盖(CK1和CK2)相比,水分调控措施能显著提高0—60cm土层内的土壤水分。聚类分析表明水分调控下苹果和大豆主要水分竞争区域为距树行0.5~1.5m、垂直方向0—40cm土层范围内。M2W2处理苹果细根集中分布在20—40cm土层,大豆细根主要在0—20cm土层,根系错位分布缓解了种间水分竞争,其耗水量可较W3组减少40~50mm,且其产量和水分利用可分别较其他水分调控措施提高29.37%~41.92%,12.29%~53.35%,同时可使间作系统净收益最大,可达2 976.5元/hm~2。由此建议在未坐果的幼龄苹果树行间间作大豆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同时在分枝期灌水150m~3/hm~2,结荚期灌水400m~3/hm~2,鼓粒期灌水300m~3/hm~2,可显著提高间作系统水分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实施间作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方法:采用新型种植模式毛葱、葵花和黄豆间作栽培技术;科学配方施肥,及时追肥;采用机械精细整地播种;综合防治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结论:毛葱、葵花和黄豆间作栽培增效显著,每公顷对比玉米增加收入4万元左右,是农业种植业调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直播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整田、大田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求,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00.
旱地春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水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2年在宁夏西吉县对旱地春小麦膜侧栽培技术及其膜下加盖秸秆和单纯秸秆覆盖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措施都具有明显的节水增效作用,以膜下加盖秸秆效果最为突出。它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平抑地温,提高降水利用率,而且增强了植株活力和群体动态发育,抑制田间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证了农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