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业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农业高等院校建立起来的进行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食业孵化的重要平台.农业大学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定位不够准确、园区资源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够理想和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积极探索农业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从政府方面、大学方面和园区企业方面提出了若干个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2.
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耐除草剂基因转化到玉米中获得兼具抗虫和耐除草剂的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实现了玉米复杂性状的有效改良,研究了转耐除草剂CC-2基因和可表达Bt毒素的cry1Ac基因的双抗玉米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及目标蛋白表达量。通过调查喷施除草剂后玉米植株存活率及株高和生长发育情况,研究了转抗虫耐除草剂基因玉米‘CC-2×BT799’、抗虫玉米‘BT799’、耐除草剂玉米‘CC-2’,以及常规玉米‘郑58’在田间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并用ELISA测定了供试品种中CP4EPSPS和Cry1Ac蛋白含量。对草甘膦的耐受性试验表明,转复合基因玉米‘CC-2×BT799’与单抗草甘膦品种‘CC-2’对草甘膦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心叶期喷施草甘膦推荐施用剂量中量和2倍剂量对其株高和后期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ELISA检测显示,CP4EPSPS蛋白在雄穗中的表达量较叶片稍高。且双抗品种‘CC-2×BT799’较‘CC-2’中的CP4EPSPS蛋白含量稍高。在雄穗中,‘BT799’的Cry1Ac蛋白含量与‘CC-2×BT799’相当。在叶片中,‘BT799’的Cry1Ac蛋白含量约为‘CC-2×BT799’的2倍。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能够有效抵御草甘膦的喷施,Cry1Ac蛋白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3.
河南省珍稀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1999年到2001年河南省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了河南省珍稀植物现状,并针对珍稀植物保护利用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利用1971—2020年ERA5 0.25×0.25再分析的地面气温、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开展基于积温预报方法、600度法则方法的检验修订,应用地面自动站点2012—2021年实测资料建立樱花始花期预报模型,对比分析3种樱花始花期的预测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积温预报方法得出的预报指标为每年1月1日以后日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达334℃·d即为开花日,600度法则方法以前一年12月25日为起始日,日最高气温累积达600℃·d即为开花日,使用2种指标进行历年回测,除去异常年份,始花期平均误差天数分别为3.2 d,通过方差分析得出600度法则效果较好;(2)将樱花花期与各个阶段气温、最高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与12月中旬平均气温呈负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樱花始花期预测模型,进行历年回测,除去异常年份误差,始花期平均误差天数为2.3 d。  相似文献   
35.
我们在开展对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时,就红豆树、软荚红豆、降香黄檀、格木、翅荚木等5种豆科珍稀树种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和绘制成图。并从种子(果实)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细致的探索性地研究。以期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为研究豆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基于改进深度学习模型的鱼群密度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群密度的检测是做好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基于水下鱼类的群聚现象,采用基于拥塞场景识别卷积神经网络(Congested Scene Recogni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SRNet)技术,将剔除了全连接层的VGG-16与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保持分辨率的...  相似文献   
37.
建立了牛奶和奶粉中16种磺胺残留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快速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所得清液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富集,流动相为甲醇和1.1%乙酸—0.01 mol PBS溶液(梯度洗脱),应用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0%~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检测牛奶样品的灵敏度为0.5μg/L,奶粉样品的灵敏度为5.0μg/kg。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对农业上广泛使用的酰胺类除草剂甲基胺草磷,在1~4mg·L-1浓度下,对蚕豆幼苗胚根的生长抑制效应、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及蛋白质组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1~2mg·L-1浓度下,可以观察到影响幼苗胚根生长和部分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现象,在4mg·L-1浓度下,幼苗胚根生长被严重抑制,由对照组的(4.55±0.61)cm降至(0.92±0.022)cm。在4mg·L-1浓度下处理的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多极分裂细胞的出现频率为9.4%;染色体桥、断片和滞后染色体的出现频率为2.8%。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6个新的蛋白质斑点,(78kDa/pI8.0,76kDa/pI7.8,35kDa/pI7.3,32kDa/pI6.8,30kDa/pI7.2,28kDa/pI6.9)被诱导产生,1个蛋白质斑点,36kDa/pI5.8的含量减少。幼苗生长受抑,染色体结构变异和蛋白质组分变化可以认为与甲基胺草磷的处理有关。本研究从细胞学与生物化学水平上对甲基胺草磷的作用机理做了比较研究,发现3~4mg·L-1的甲基胺草磷是临界浓度,可以抑制蚕豆幼苗的生长、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和蛋白质组分变化。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上合理、安全使用酰胺类除草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近15年来河南杨树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应用灰色理论与方法,对未来10年河南杨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0.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社会化服务主要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背景和政策要求出发,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分析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探讨农业生产托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托管的生成逻辑由逻辑基础、生成条件、表现形式、主要目的、重要前提等内容构成,在稳定产权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要素投入、降低成本与风险、提高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业生产托管面临服务体系不健全、供需矛盾问题突出、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服务组织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推动小农户积极参与、完善粮食生产托管政策支持方式等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