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综合评价香榧营养品质,本试验以浙江省8个不同地区共32份香榧生籽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包括宏量营养素、矿质元素及维生素E在内的38项营养品质指标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以评价其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香榧营养品质指标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宏量营养素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微量营养素中钠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脂肪与蛋白质、淀粉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多数氨基酸间表现为极强的正相关,亚油酸与金松酸、硬脂酸与油酸两组脂肪酸在组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组间表现为较强负相关。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磐安县、东阳市与诸暨市3个地区宏量营养素指标评分较高;微量营养素评分较高的为柯桥区、嵊州市与松阳县,整体综合评分在0.403~0.528之间。本研究结果为香榧营养品质评价及产品分级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气质联谱测定褐飞虱体内的保幼激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质联谱法检测了稻褐飞虱1~5龄若虫及羽化后1 d的成虫的保幼激素滴度,结果表明在各龄若虫及成虫的各种翅型下都能检测到JH-1和JH-3。以JH-3滴度计算,就1龄、2龄、3龄、4龄、5龄以及成虫而言,其检测下限分别为25、15、15、10、1、1头。此方法测定的全过程回收率JH1和JH3分别为91.3%和95.7%。  相似文献   
1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土壤中有效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土壤中有效硫,试验原理基于SO42-和BaCrO3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置换出定量的CrO42-,通过原子吸收法测定Cr,通过换算得知有效硫的含量。试验优化了影响结果的浸提剂、静置时间、陈化时间等因素;通过标准土样的验证,结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我国山东省130份、云南省77份板栗样品的砷、铅和镉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板栗中砷、铅和镉等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评价,并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食用板栗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东、云南两省板栗重金属砷、铅、镉的含量分别为ND-0.051 mg/kg,ND-0.120 mg/kg,ND-62μg/kg,板栗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山东、云南两省板栗的砷、铅、镉污染指数均远低于1,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云南省板栗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高,云南省玉溪市板栗P综达0.3572;山东省板栗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低,山东省日照市板栗P综最低为0.0615。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山东、云南两省板栗靶标危害系数最大仅为0.01018,均低于1,成人日最大食用板栗35 g,儿童25 g,远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儿童食用板栗的重金属风险高于成年人,其靶标危害系数约为成人的2.678倍。本文总结了山东、云南两省板栗主产区的砷、铅、镉等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拟为全国板栗主产区重金属含量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LC50、共毒系数(CTC)的测定及室外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氟铃脲与几种磷农药的复配制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几种复配剂对斜纹夜蛾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及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精喹禾灵残留测定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中除草剂精喹禾灵残留的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微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C18柱和DAD检测器,以甲醇和0.2%磷酸水溶液(274∶,V/V)为流动相,在波长234 nm进行检测,土壤中精喹禾灵的回收率为88.4%~90.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75%。未灭菌土壤中精喹禾灵的降解速率比灭菌土壤中快,接种优势微生物后精喹禾灵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表明微生物是土壤中精喹禾灵降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Established method by reverse phase HPLC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 analysis and hazelnut extract trace of taxol. Through the research, seven mass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taxol compounds were contested, and the taxanes database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ciltaxel contents were 23.65 μg·mL-1 and 4.09 μg·mL-1 in leaves and stems respectively. The paciltaxel cont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hazelnut was slightly different, which were 0.61, 0.23 and 0.35 μg·mL-1 in hazel branch, leaf and leather. With these data it can quickly identify the known paclitaxel compounds in hazelnut extract, and can perform the unknown structure analysis to certain degrees. This analysis method is confirmed sensitive, reliable and fast.  相似文献   
19.
八氯二丙醚在茶汤中的浸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氯二丙醚是一种农药增效剂,其化学名称为双-(-2,3.3,3)四氯丙基醚,又名S-421。经实验测定它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有机氯类杀虫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对抗性害虫,主要添加于卫生杀虫剂中。国内在食品和农药产品中均未制定有该化合物的标准,但德国从2001年开始将此化合物列入MRL名单,标准为0.01mg/kg,欧盟对此参照执行。近几年在我国出口的茶叶中已大量检测到该化合物,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干茶中的八氯二丙醚有多少溶解于茶汤中被人体摄入,目前无研究报道。为此,本文就茶叶中八氯二丙醚的浸出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竹笋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及竹笋可食部分重金属健康风险,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浙江省和江西省8个竹笋生产基地的土壤和竹笋中5种重金属(Pb、Cr、Cd、As、Cu)含量。结果显示:生产基地土壤中Pb、Cr、Cd、As、Cu平均含量分别为35.5、47.5、0.22、8.5、25.5 mg·kg~(-1),其中Pb和Cd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4.2、0.58 mg·kg~(-1),超出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14)的限值;竹笋中重金属Pb、Cr、Cd、As、Cu含量范围分别为6.0~39.7、9.0~105.4、0.70~19.9、1.4~4.6、322.0~1 648.9μg·kg~(-1),均未超出标准森林食品质量安全通则(LY/T 1777—2008)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的限值。竹笋生产基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RI)较低,虽然江西省花桥镇和绕二镇Cd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但竹笋可食部分对重金属积累较少,通过竹笋摄入5种重金属健康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低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不会对暴露人群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